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有2500多年历史,直至今天,平江路历史街区并未凝冻固化,生活生产等职能仍在延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绵延生长的活态见证.针对历史街区的具体特征,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平江历史街区针灸式点状更新的实践适应了活态的社会现状,具有普适性的示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目前中国在历史街区保护理念、方法及实施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运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在深入分析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大皮院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从保护与延续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形态、保护与传承人文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分区的保护方法,以期达到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与更新,维系发展人文活力和机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苏州平江路历史保护街区的街巷空间进行了分析归纳,从街巷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论证,指出只有结合空间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才能真正完成历史街区的使命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以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为例,从经济生态与建筑生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使其既延续了老街的历史文化特色,又适应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活态遗产的特殊性面临保护与发展、效率与公平、近期与长远的多重矛盾,亟需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更新模式和方法.针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的问题,引入微更新理念,探讨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微更新”模式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应关注三个视角,即脉络修复、触媒带动和内生动力激活.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阐述系统化的微更新方法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为例,调研分析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出现的旅游绅士化现象及其影响。对平江路原住民(包括已搬迁的原住民)、更新后入驻的商户、游客等不同人群分别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从街区社会群体结构的转变、对多元社会群体影响的差异、被置换阶层的社会空间特征3方面分析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绅士化产生的社会空间影响,并对未来旧城更新规划提出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平江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走访、现状的考察,解读了平江历史街区中古建筑现存的形式,并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古建筑的更新是必要的,但是有机更新加以功能转换才是其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9.
赵万民  彭薇颖  黄勇 《规划师》2008,24(2):9-13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牵涉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在强调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及城市肌理的保护与促使社区经济复苏与整合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街区和谐社会网络结构关系的保护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社会网络因子得到了初步运用,有力地指导了街区的规划布局,也有利于街区活力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怎样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厦门鼓浪屿历史街区的内涵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通过保护鼓浪屿历史街区的独特物质形态与激发旅游经济,弘扬厦门的历史文化,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汪夔万 《规划师》2010,26(4):42-46,51
城市节点在空间结构中具有战略地位,是人们活动的聚集点,是城市空间意向的5个构成要素之一。采取有计划的、局部的、渐进式的节点改造能够取得保护与更新的双重效果。重庆市万州区将节点分为:道路节点、街道节点、绿化节点、景观节点、门户节点,对不同类型节点制定不同的改造重点,获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异托邦”空间概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历史街区是作为城市社会真实场所存在的城市“异托邦”.并对历史街区的城市“异托邦“特质进行详细解读。并指出.为城市发展提供“反身之镜”和特殊空间实践基地是历史街区的城市使命,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使历史街区回归.同时保持历史空间和创造生活空间的“异托邦“。  相似文献   

13.
万勇 《规划师》2009,25(9):97-101
通过对上海市旧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空间资源类型、产出模式和动力机制等的分析可知,上海市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居住空间、传统工业仓储空间、传统商业空间和各种混杂地带等存量空间资源,坚持走内涵式.软改造"之路,探索以社区为载体、政府有效引导的自组织更新方式,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正面的舆论导向等措施,推动旧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旧城区的振兴和复兴.  相似文献   

14.
张杰 《规划师》2010,26(3):74-78
通过对旧城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安居困境的分析,揭示经济适用房制度上的种种缺失,促使经济适用房由公共物品向非公共物品嬗变,并因此具有市场竞争性与排他性,成为社会利益群体博弈的对象。其根源在于政府职能的扭曲,致使经济适用房不是由政府主导,而是受制于开发商。解决经济适用房制度困境的核心在于政府职能的回归,即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此外,经济适用房制度的修正与完善需要通过整个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北锣鼓巷旧城改造前期策划着重保留胡同的风貌,保留原来的胡同感觉,不破坏原有的街巷体系.以院子为单位保留尽量多的原有的质量较好的建筑,然后进行维修或复原.将这部分整修好的院子出售给有经济实力与文化,向往北京老城生活的人,提高这一地段内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刘华  王玲玲 《重庆建筑》2007,(12):43-46
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就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古镇居民入手,通过改造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参与意识及保护他们的社会结构网络等手段,探讨历史街区得以延续的精神本源。  相似文献   

17.
三学街历史街区是西安市重要的历史地段,具有传统的街巷空间特色和民居类型,目前面临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改造资金投入大、管理立法和保护程序缺乏等问题.规划以保护为主、以更新为辅,通过制定综合的保护与更新目标,划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范围,调整土地利用性质,形成五大功能分区、三级道路格局、绿化景观体系与商业体系协调、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8.
韩飞  林峰 《华中建筑》2008,26(8):127-132
文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山塘历史街区规划改造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分阶段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整体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与文化》2009,(12):21-21
与许多重要文物的发现规律相似,甘熙故居的发现也纯属偶然。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片古建筑群。从1986年起,南京市文物部门将南捕厅19号前后三进及西偏院的居民搬迁并修缮建成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月对外开放。2001年开始,为抢救这座俗称“九十九间半”的巨宅,再现江南清代的民居风貌,南京市政府在此展开了全面抢救,使得“南捕厅”小街一时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20.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徐州回笼窝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为例,尝试从静态可视与动态感知两方面解读传统风貌重构的方法,同时结合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探讨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形成发展以及重塑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