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城市热网的事故类型、成因与安全运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热网事故主要分为预制直埋保温管事故、其他管道组成件(包括三通、弯头、异径管等连接件以及补偿器、阀门等)事故,其中补偿器事故比例最高。热网事故成因贯穿热网的设计、设备材料选择、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全过程,应从以上环节入手确保热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机结合了热电联产、多热源联网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的供热方式,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可靠、舒适的供热服务保障。随着城市发展,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供热管网日益复杂,热源供热形式多样,在热网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更多运行模式和其他新问题。由于热源多、管网布局复杂,在实际供热调度运行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作用,更好地通过热网调控实现降低热网能耗,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调度运行过程中,关键是解决在不同室外气候条件下如何将热源的热量通过错综复杂的管网快捷、准确地输送到每个用户。由于影响"热量输送"的因素众多,本文将浅析热网调度运行中的一些热量分配、能耗调控等调度管理方式,同时阐述目前大型城市热网调度运行管理中需要强化的热网调控问题(例如供热延时性)。使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利用好现有的科技手段和大数据积累,更加精细化地实现热网调度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齐文凯 《暖通空调》2001,31(2):77-79
在热网改造前比较了直供、直接供和混水式三种供暖方案,选择了混水式方案;利用分布式微机系统,对城市热网运行工况进行监测管理,工程改造费用低,供暖效果好,在供暖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热网已正常运行4年。  相似文献   

4.
基于热网调研的供热管网元件故障率统计与频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北京、沈阳、哈尔滨及牡丹江的热网运行和故障情况的调查统计,给出了这些城市热网的管道、阀门及波纹管补偿器的分管径故障率数据。对北京和沈阳热网的故障发生规律进行了管径频谱、年频谱及月频谱分析,发现中等管径(DN250~DN400)故障率最高,北京热网故障率随运行年份增加的增长较沈阳慢。北京和沈阳热网元件故障率可作为我国热网可靠性研究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集中供热自动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通过30多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三北地区已有54个城市有了城市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达80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益。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城市热网的监测、控制、调节和管理技术水平需不断提高。由于热网在运行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控制,造成热网热力工况失调,严重的影响了供热质量和城市供热效益的发挥。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城市供热的自动化水平。2.城市热网自控状况和问题城市热力网实行自动控制和调节是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分布式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特点,确定了热网的运行调节方式和调节参数,提出了基于Fuzzy-PID控制算法的PLC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热力站一二次热网的智能化联动调节,实现系统的在节能条件下的科学运行。  相似文献   

7.
热网系统不平衡造成“近热远冷”;采用SNI城市热网控制系统后一次网的自动控制;采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以后二次网的调节,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城市集中供热协会和清华大学热能系联合举办了首期供热系统与调节技术培训班,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至八月十日,为期四周。来自全国二十一个城市的四十七名学员参加了学习。重点对热网的设计、运行管理与调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同时还对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热网优化及电子计算机基楚等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9.
对于现代大型城市热网,其沿程温降及散热损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随着保温材料性能的不断改善,直埋敷设的热水供热管网越来越多。本文试图从热网的整体出发,在充分考虑地下土壤的蓄热能力、热网实际运行调节方式等因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大型热网既满足末端用户的供热要求,还能最大程度地节约系统运行能耗,在热网上加装中继泵是常用的措施。通过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分析,本文对需要中继加压的长距离输送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管网设计,探讨了增设加压泵的条件和优点,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加压泵的扬程、台数及地点对管网运行费用的影响,进而提出中继泵站的优化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新建、改扩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法森 《暖通空调》2006,36(2):70-70
用城市热网供热不仅可减轻环境污染,也可减少用户的运行费用,笔者结合两个运行实例对此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河子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供热规模不断扩大,为提高供热公司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实现节能降耗,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德国政府的贷款,对石河子城市热网及热力站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城市集中供热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13.
以能源分析系统EMS和热网仿真软件TERMIS为核心搭建的智慧热网系统平台增强了供热管网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精细化。本文通过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分析系统,采集得到了济南市部分城市热网采暖季的实时能耗数据,据此对热网的节能效果进行相关评价。结果显示,热网逐日用热量波动明显,存在大量峰谷值,换热站瞬时热单耗基本上符合热指标要求,节能效果显著。算例管网中,小型热网系统的热损仅在2%左右,大型管网系统的热损在2%~3%,长输管网热损达到了10%。由此可见,利用能源分析系统可以对不同规模热网的能耗及其所属换热站瞬时热负荷进行直观比对,以得到管网热损并判断用热超标的末端用户,为热网的运行指挥和调度管理提供即时指导。  相似文献   

14.
计算在相同冷量下基于城市热网夏季供冷、电制冷、天然气型供冷三种分布式供冷模式的电价、热价、气价之间关系。提出了临界热价、临界电价、临界气价,从而得出了基于城市热网夏季供冷方式供冷成本的经济性。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对居住区实行不同能源形式分布式供冷的经济性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2014年西安市热价、气价、电价的基础上基于城市热网(标准热水)的供冷方式并不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热网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一次热网经济比摩阻计算公式;同时结合晋中市榆次区一次热网调研数据,对实际热网、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和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运行能耗最低,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63倍,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51倍。但是,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总成本最高,比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7.6%,比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29%。  相似文献   

16.
郑永利 《区域供热》2003,(6):10-14,46
随着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热源和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调节中的节能问题越来越关心,作者根据多年来对集中供热系统的可研、设计、施工和运行的经验和世界银行有关供热专家的指教而总结的经验,从热源、热网、热力站及二级网的节能和提高热网自动化等几个方面,简明阐述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中应重点掌握的几点,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欣 《区域供热》2014,(3):48-51,72
针对目前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不足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城市热网与地热能复合型集中供热技术,该技术可在不改变集中热源的容量和能耗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集中供热热源的供热能力。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并给出了系统与太阳能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针对城市热网夏季利用率低的现状,探讨了系统夏季供冷的运行模式,分析了用户为不同建筑类型时电厂的夏季供冷流程,为解决目前城市集中供热和供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供热网平面布置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供热,特别是热电合产供热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有显著效果;因此,随着城镇大气污染问题与能源危机的出现和激化,建设供热网已成了先进国家普遍关心的城市建设任务。然而,供热网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都高于分散的家户式的供热。为了保证建设热网的经济效益,降低热网造价从降低供热成本是提高热网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这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优化热网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利用城市热网降低夏季空调电耗的方法,并对采用城市热网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种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在初投资、运行能耗和运行费用方面的差异,指出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带来的初投资增量为16元/m2,且在目前的热价基础上运行3年即可收回增加的投资.就该系统大面积推广后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效果进行了计算和对比,指出了推广该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计算机热量规划管理系统在热网及锅炉系统中的重要性,是热网及锅炉系统节能运行的前提,对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热量规划设计了说明,在热网及锅炉系统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中建立了计算机热量规划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对热网及锅炉系统运行方案给出了量化指标,为热网及锅炉系统运行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