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南客家围屋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下的文化遗产。本文从赣南客家围屋的起源、客家围屋的相关类型和分布研究,并从自然形态、建筑模型、空间布局、房屋功能性、围屋装饰艺术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对客家围屋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广西贺州江氏客家围屋特色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贺州地处南岭走廊中段,是广西客家民系的重要居住地之一。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聚居的场所, 围屋聚落展现了客家在适应环境,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从选址、规划、营造技术、装修、审美等各个物质环境空间方面的素养;同时,亦容纳包含了贺州客家人的哲学世界观,贺州围屋聚落可以说是贺州客家的精神庇所。了解和揭示贺州客家围屋聚落的外在形制和内在成因能对广西客家建筑文化形成有效补充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思思  余磊 《住宅科技》2013,(10):16-18
客家围屋是客家先民辗转迁徙,将中原建筑带到东南沿海并历经千百年演化而锤炼出来的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屋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建筑文化,还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化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围合式群居建筑,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支瑰宝。通过对客家围屋的建筑文脉研究,分析了它的发展脉络、文化传承,研究了客家围屋中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为保护客家围屋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赣南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民居建筑,二者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文章从历史发展、规划选址、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二者异同,进一步了解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特性,总结未来民居建筑设计与发展的启示,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客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一支,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及与之相协调的园林景观展现了客家人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独特的造园艺术。根据对赣南围屋大量的实体调研,通过园林中山水、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将赣南地区客家围屋园林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大类。文章用实例阐释不同类型的特征,总结出围屋造园艺术尊重自然、巧于因借;生产实用、粗率豪放;借物言志、寓意深远的特点。通过对客家围屋造园艺术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完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6.
客家围屋,又被称为"东方城堡",是一种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封闭式客家民居,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主要分布于赣、闽、粤的客家人聚居地。文章通过对赣南、闽西一带围屋的实地考察,主要从围屋的定义与分类、历史成因与地理分布、围屋的建筑特点以及结构特点等方面对围屋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以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客家民族变迁历史,探究了客家聚落的空间演变形式,并对聚落环境、气候、人文、人文特色进行了论述,以更好地掌握广西客家民系乡愁的物质承载体和精神文明,贵港君子垌聚落空间的研究对于今后当地的保护发展和广西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赣南是围屋之乡,迄今保存完好的有500余座客家围屋,成为最具沧桑的人文建筑景观.一座座围屋散落于古老的乡村,矗立在赣南的青山绿水之间,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位和迷人的风姿,引来八方来客驻足惊叹. 江西省全南县龙源坝镇的雅溪村山清水秀,正如其名字一般优雅恬静,闪耀在犹如群星璀璨的客家围屋之中.一条流经了千年的雅溪,静静地流淌着,溪水清澈见底,两岸杨柳依依,荷池盛开的荷花,娇艳无比,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9.
张嗣介 《华中建筑》2003,21(6):99-105
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是赣、闽、粤三角区最大的客家聚居地。龙南县关西镇的新围,是赣南现存诸多客家围屋中最著地方特色的一座清代围屋民居。其建筑功能与文化理念的融合;传统思维与改革观念的协调;艺术感受与生活实用的结合;宫事构筑与休闲活动的同步,使占地面积12208m^2的新围内外建筑,成为集军事防卫与生活起居完美结合的一座围屋民居,至今散发出古老丰富客家文化历史的阵阵郁香。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形自相似和迭代理论及其方法,描述建筑空间生成机制,解析“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以及岭南建筑学派作品,具有量化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建筑分形体现在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以及建筑空间和图形的重复、嵌套和相似关系。复杂性的建筑空间可以经过基本的空间单元有限地反复迭代,再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并置或嵌套组合,就可以构成复杂的建筑形态,其分形成长规则非常简单。从分形思维审视,“两观三性”理论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相结合,与时代精神一致,本质属于自相似和谐的分形迭代思想。  相似文献   

11.
客家建筑文化独具特色,围屋、土楼等形象世界知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客家建筑也融合和接纳了许多新的设计元素,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文章从客家建筑中提取出"向心性"的文化内核,并通过对若干现代客家建筑案例的分析,解读了客家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1,(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3.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2,(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5.
在粤东梅州客家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围屋式民居,明朝成化年间开基的南口镇的侨乡村,在1.5km2的范围内就分布着31座清末民初兴建的百年客家围屋,是围屋聚落最密集的乡村之一。同时这里建筑类型丰富,有民居、祠堂、学塾、庙宇等,民居建筑中又有围龙屋、杠横屋、华侨大屋、别墅洋楼等多种形式。其建筑布局和营造在节约土地、灾害防御、建筑功能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均体现处独到的科学和艺术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借鉴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由于异族入侵,战乱频繁,客家人远离中原故土,颠沛流离,一路跋涉往南方迁徙.在漫漫的迁徙长路上,客家先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 为了防御自保,客家人一般是按姓氏建筑围屋过聚居生活的.每一座围屋必定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祠堂是客家人崇先敬祖的重要场所,是客家人居住地最显著的特征.一般来说,祠堂越大,显示这个家族的人口繁衍就越多,人丁兴旺,所以祠堂也是客家人姓氏地望的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客家履痕里,凝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祠堂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卢倚天 《华中建筑》2009,27(8):192-195
该文选取了赣南围屋和闽西土楼中规模相当的燕翼围和怀远楼,作为赣南与闽西的众多围楼防御性建筑的代表,对这两支客家民居中的奇葩进行了防御空间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选取了赣南围屋和闽西士楼中规模相当的燕翼围和怀远楼,作为赣南与闽西的众多围楼防御性建筑的代表,对这两支客家民居中的奇葩进行了防御空间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6,(2)
分形建筑设计从建筑空间局部衍生整体,完善了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运用分形自相似与迭代方法,对国外基于分形理念的建筑创作进行了探讨。分形迭代、缩放并置、重复排列、镶嵌对称和拟态的分形设计可以生成层次丰富的建筑形态,且手法简单、空间新颖。然而,分形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应结合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等要素综合权衡设计。建筑师可以不受分形迭代或程序的束缚,使用直接明确的分形自相似和镶嵌方法进行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20.
常健  叶茂 《华中建筑》2014,(11):146-150
该文以分形的视角重新审视以传统城市、古典园林、古建筑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其与分形同源于自然的建筑创作思想,其"不谓分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分形性的建筑创作实态。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分形多层次自相似迭代组织思想、分形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统一的几何形态的深厚渊源,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魅力本质。同时更为当前延续历史建筑文化的精髓,探索未来分形于建筑文化领域的发展的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