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晖  李璐颖  李哲林  郑佳芬  刘垚 《规划师》2022,(12):154-160
历史文化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是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重点工作,红色文化资源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与更新双重语境下,如何应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地方困境,协调红色文化传承、历史保护、城市发展三重需求是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以广州中心城区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保护提升规划与建设为例,通过构建分级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体系、制定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规划设计实施全流程行动方案,探索借助城市微更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的协同治理路径,构建红色资源与公共空间治理有效协同、与城市公共资源充分统筹的长效机制,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公共服务品质提高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人本精神的缺失,强调人们对多功能复合场所的需求,主张以人本主义精神为核心,促进市民自发性的民俗活动,在文化基因层面传承地域文化精髓。以汶川县威州镇锅庄广场设计为例,重建人本精神、传承地域文化,从市民的舞台、文化的载体、媒体的平台三个方面阐述设计特点,提出灾后重建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城镇,更是以人本精神为核心的全面整体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郑州二砂文创广场城市设计探索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融入城市发展构架中,以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活力的协同发展.文章重点研究了以文创为特色的区域公共中心构建,在56hm2城市单元中妥善解决园区活动行为整体性与确保城市交通路网系统性的矛盾,以及追求历史意象的工业文化传承和运用新旧共生方法反映城市动态发展的形态表现.  相似文献   

4.
王彬 《中外建筑》2014,(6):116-118
广场是城市地域文化的体现场所,是城市活力空间所在。该文以金寨县红军文化广场设计为例,通过对金寨县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层次解读、红色革命文化的提炼、演绎和诠释等过程来展现城市广场设计中如何体现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为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奇磊  王鑫  张丽蓉  高妍 《城市住宅》2021,28(6):166-167
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地域文化也为城市公共艺术提供了设计灵感.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整合区域文化元素势在必行,这对明确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也大有裨益.因此,通过阐述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缺少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要原因,并重点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9)
幼儿教育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教育与户外活动相结合,让革命精神走进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接受素质教育中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使孩子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大荒精神为例,通过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分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构建依托北大荒精神的红色校园文化,探索出红色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一帆  白小鹏 《城市建筑》2022,(24):90-92+99
作为“积极的城市建筑”和广场空间的精神载体,城市广场标志物是城市地域文化的体现和发展历史的缩影,在传承文化精神、彰显时代风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广场标志物建设造型浮夸、形象扭曲等问题,创造符合城市形象、回应社会文化需求的广场标志物至关重要。本文以城市广场标志物为研究对象,考量人们在标志物存在影响下的价值取向与情感体验,关注标志物的内涵与外延意象表达,探究社会组织方式、社会经济方式等在标志物身上的具象表征,旨在加深公众理解,提升公众对城市广场标志物的认识,进而从理论层面指导标志物的设计和建造。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力量——中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力量导致中西方城市的巨大差异,它包括政治、宗教和精神的力量,它们共同诱发了中西方城市之间的差异.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样受到了这种文化力的冲击,从而产生了西方古代城市以广场为核心与中国古代城市以街市为载体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薇  王甜 《住宅科技》2021,(4):22-25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文章以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景区现存问题,对其入口誓师广场,包括平面空间优化、景区规划设计、参观体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以沈阳小南天主教堂广场设计为例,从广场空间构成的形态与场所构成的文化内涵两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文化广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完善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交流、休闲与陶冶情操的公共活动空间.从城市广场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空间分布特点、继承与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指出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主旨体现于空间环境的创造中;根据每个广场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实地表达其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脉的延续,并注重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公众积极投入"活动参与"和"决策参与",让公众真正成为广场的主人.分析和探讨了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原则及设计趋向,并由此指导城市广场设计,以便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城市休闲与娱乐空间.  相似文献   

13.
市政广场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和形象的体现。因此,市政广场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是优化广场设计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崔芳 《城市建筑》2014,(29):51-51
市政广场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和形象的体现。因此,市政广场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是优化广场设计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意义"的角度谈广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神功能.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还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主要场所.从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广场环境的特征,在分析形式、意象、意蕴等不同层面在广场环境中所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整合、融合自然和历史再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城市纪念广场相对于一般的城市公共空间而言,承载着更多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影响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纪念广场如何适应城市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设计者关注的问题.为此,文中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结合郑州市二七纪念广场的建设实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和信息反馈,通过对120份问卷的评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氛围营造、空间布局和细部设计3个因子,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392%,具有较好的解释性.此外,有针对性地从这三方面剖析二七纪念广场及周边环境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纪念广场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今的城市广场已经超出原有的意义,成为服务混合功能、构筑城市骨架、表达城市性格和提升公共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城市中心广场在区位上的特殊性更加强了这个特点。以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三个广场为例,分析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要素与手法,进一步确定功能定位,塑造场所感和提升空间品质等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雕塑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景观要素,本文研究了隐喻主义雕塑创作思路,分析某城市广场雕塑设计。景观雕塑的本体创作,以造型再现、材质肌理、色彩隐喻、文化传承实现雕塑的隐喻表达。景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构建内敛和开放两种隐喻空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我国的许多城市掀起了广场设计的热潮,人们对交往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诸多的广场设计中能充分反映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精品并不多见.反映在规划、建筑上,文脉代表的就是建筑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所有艺术一样,要让人们接受它,就要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创造,然后再加以具体的提炼、抽象,使其具有艺术价值.在惠安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我们注重城市文脉,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为设计之先,在方案设计中既重视传统又不为其所囿,以人为本,从而对传统、环境、人的需求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区既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精华地区,也是公共空间品质差距较大的地区,是新时期上海加强公共空间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结合袖珍广场设计竞赛的相关研究和设计成果,对上海中心城公共空间建设的路径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认为中心城应当走存量空间挖潜的道路,通过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针灸式”的改造,以激发地区活力,推动城市更新。公共空间设计应以满足市民休闲活动需求为基本目标,注重提升文化艺术品质,统筹城市空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