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术馆作为展示艺术品的场域,除了展示职能外,还包括对大众的教育及引导,对艺术品的重新诠释以及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等等。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美术馆时代’",对美术馆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多元文化身份的认同、当代观念及时代精神、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等领域上来。本文从当代艺术观念入手,探讨当代美术馆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如何在当代艺术观念的作用下,重塑自身的时代精神与把握时代文化的方向,并体现在建筑与空间功能设计上。  相似文献   

2.
俞婷婷 《现代装饰》2015,(3):139-140
进入21世纪,随着当代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美术馆对于自身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不再仅仅是展示与收藏艺术品的场所。一方面,当代美术馆应能更加融入人们的生活,拉近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丰富多元的当代艺术给展示空间提出了要求。本文试图探讨,在新的艺术发展形势以及新的需求下,如何设置美术馆的内部空间,从而更好地诠释当代艺术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2)
追溯中国的美术馆事业,100多年前的南通博物苑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专业性美术馆的前身。新中国成立以后,美术馆已成为公共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今,人们也开始瞄准美术馆潜在的事业性经营发展。曾经,美术馆多为公益文化事业服务,近年来,私立美术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展览上,也经营与艺术相关的周边衍生品。文章立足现状,针对美术馆的基本职能——展览,探讨美术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2008年中央四部委联合发文,规定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于是,走进美术馆逐渐成为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馆的功能也逐渐由最初的收藏和展示发展为收藏、展示、研究、公共教育和交流等,公共教育因此成为美术馆重要职能,并且逐渐成为美术馆各项工作的中心和最终目标。本文旨在分析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当代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4)
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不仅具有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功能,还有为公众推广、普及和传播当代艺术的责任。地方美术馆的发展与建设,秉承着公益服务、文化惠民、服务大众的宗旨,需要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途径。当下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期,公众审美教育的推广、公共平台的搭建以及公共媒体的形成,是地方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介入公众生活的必要手段。因此,如何改善博物馆、美术馆相对单一和狭隘的收藏展示工作,有效地将适时、多样、双向的公共教育推广活动运用到美术馆的管理与实务中,是每一个地方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晏辉 《石材》2011,(7):26-29
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其数量和知名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代表着一个城市、国家历史的积淀及文化底蕴。现代人对身边的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都已司空见惯,到美术馆去参观,拜访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但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美术馆只能算作"新生事物"。就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的美术馆建设正在用三十年的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5)
美术馆承担着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与文化趣味的重要责任。"互联网+"美术馆促进了网络美术馆的产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便捷的访问模式与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建筑作为表达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场所,除了满足文化活动的需求外,更是深层次文化内涵和高层次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本期专题中,分别从"观点"、"思考"、"营造"三个维度,结合实践项目来表现文化建筑的内涵和精神。"观点"部分:作者从美术馆学、艺术学和建筑学研究的多维视野中选取一些关系片段来探讨美术馆建筑的现状和问题,旨在于当代中国语境中,探索一种基于"关系研究"的美术馆建筑本体认知方法。"思考"部分:于庆成美术馆的设计中,建筑师利用传统的建筑材料,通过建筑表皮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5,(11):200-201
<正>UED:您既是建筑师,又有许多建筑之外的艺术作品,那么在您做美术馆这类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公共建筑时,您的出发点是什么?朱锫:首先是塑造一种人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全新体验。很显然美术馆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术馆从过去发展到今天不仅仅自身在变化,随着展览形式的多样、艺术发展的多元,美术馆自觉或不自觉的需要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去适应艺术家的创作或是参与,满足他们的多种要求。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塑造一种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促成了人民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普遍提高,就有了普遍设立展览馆、美术馆等这一类型建筑的要求。而这一类型建筑从其使用要求上看,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是很重要的部分。其中尤以美术馆的要求为最高,如果能满足美术馆的要求,则其他各馆之要求亦可满足。这里仅就最近我们设计的某一美术馆工程中的采光照明设计考虑过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在新的文化模式与经济模式下,法国和中国如何重新创造未来的美术馆?费保罗今天,我们将从文化、经济和建筑三个维度来讨论未来美术馆的发展,文化项目和建筑间的关系。观众的转型和文化消费的剧变给文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私人业主的商业开发逻辑、私人开发商与建筑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创新型美术馆,包括其经济模式和建筑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装》:作为建筑师,您如何看待美术馆的作用,用于欣赏展览品的建筑还是充当城市地标性建筑的角色?王:美术馆也分级别,并不是所有的美术馆都具有标志性。作为文化类的公共  相似文献   

13.
天津美术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美术馆坐落在天津文化中心湖畔的林荫大道旁,美术馆的主立面和主入口面向湖心,市区街道的一侧则内敛而稳重,与整个环境氛围呈现出和谐一致的状态。天津美术馆可提供4个常设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9)
美术馆是文化机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美术教育的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美术馆在发挥公共教育职能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积极改进。文章主要研究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设计》2016,(8):62-67
设计关注于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功能的对立因素: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私密与公共. 建筑师希望借此美术馆的设计,提供另一种解决冲突的可能性,把体验艺术制作过程的空间(美术馆)主动介入私人领域(居住小区),使双方碰撞的同时有更多偶遇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建筑创作》2019,(2):116-131
作为连接艺术和大众的桥梁,她将促进交叉文化的交流,并成为孵育实验性文化的先驱;她将开创一个美术馆空间的新模式,并转变人们看待、体验和创作艺术的方式;她将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未来的艺术创作和美术馆功能的体现而重新这释过去的艺术遗产;她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当前的艺术创作整合在一起;她将开创一个新的博物馆象征和文化运动。中国美术馆建立了一个新的美术馆模式,以几千年历史文化为视觉背景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8)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美术馆这一非营利性机构需要具备多种功能。"知识生产"作为当今美术馆的核心动力,对美术馆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综合体,以自身为出发点进而展开各种具有目的性的知识制造、传播、交流、保护、再生产等工作。在美术馆里发生的一切与艺术及文化相关的行为,都可以为美术馆创造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术馆的建筑空间从传统的、封闭的、固化的“方盒子”发展成为开放的、包容的、自由的展现城市文化和促进交流的场所,参观者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变成了文化参与的主导者。开放性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视觉体验、心理感受和行为活动是美术馆建筑开放性的3个递进层次,3个层次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以此为支撑,美术馆的参观者能更好地感受艺术个魅力和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4)
地方美术馆是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政府有义务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活服务,有责任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与文物保护意识,有义务让群众享受到先进的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所以政府有义务加强地方美术馆的建设工作,为地方美术馆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或者举行相关的招商引资活动。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才能平衡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地方美术馆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和旅游是体验、保护、传承、创新文化最重要的方式。在文旅空间的打造过程中,金陵美术馆关注本土文化资源,巧妙地融入地域历史特色,又不乏现代气息。作为公益性平台,美术馆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将金陵画派和南京文化民俗相融合,立志打造成有地方特色、面向全社会的文化旅游新地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