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颖  孙礼军  周文 《新建筑》2013,(1):166-169
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内容就是建构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为城市提供充满活力的空间与场所.猎德城中村改造之猎德涌两岸景观工程尝试从传统岭南水乡景观、文化要素取材,复建岭南水乡特色景观意象,以期提升城市开放空间和珠江滨水景观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在"水法"法则影响下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为研究范围,分析了其以水为相地原则的村落景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发育历程、空间格局、景观象徽等构成因素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空间意象的分析,揭示了"水法"法则不仅在岭南水乡独特地域环境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水法"的民间信仰在民众对生存环境趋利避害的民俗行为。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水乡景观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具有悠久历史和地域特色的珠三角水乡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从而必将经历激烈的演变过程。以广州小洲村为例,通过对小洲村空间景观格局、建筑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剖析,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探讨在蔓延的城市空间里保护与延续珠三角传统水乡景观的途径。提出乡村景观的保护重点主要包括各级文物点的保护、乡村空间景观意象的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统经济的发展。论述了通过保护并延续水乡聚落景观的质朴性特征;水乡建筑的多元化保护与利用;建立多种社区居民参与的保护机制以维持水乡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建设绿色廊道,保护水乡景观区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等手段,保证珠三角水乡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黎林  彭重华  马卫华 《山西建筑》2007,33(14):10-11
总结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常见的河道景观类型,对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空间河道景观的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河道景观的空间形态及边缘处理,探讨了该水体营造景观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开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加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岭南水乡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备受瞩目.文章通过对广西灵川熊村的概况、空间特征、建筑特色、景观资源、民俗文化等基本要素的分析,研究在保护岭南水乡特色风貌的同时,对其景观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实现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岭南水乡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对顺德青田村水乡文化、公共空间、村落物质空间进行分析,并以传统岭南水乡文化作为基线,提出了岭南水乡文化的传承战略,以避免过度开发引起乡村特色丧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导报》2005,(6):80-81
中山市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名人辈出,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同时拥有特色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北林苑详细分析了中山市的整体生态系统和存在问题,提出营造河涌两岸绿色生态链、城市生态绿岛、  相似文献   

8.
乡村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是保存、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乡村及其概念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探讨,对传统文化审美视角下乡村景观意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建构。乡村景观的基本意象可分为生产意象、田园意象、山水意象、聚落意象和文化意象5个类型。并对3处典型的杏花村景观意象营造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应注重乡村景观意象的积累和挖掘、注重基调意象或核心意象特征的凝练、注重意象体系的差异化构建。希望能够对乡村景观意象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顺德水乡中具备典型岭南水乡特征的逢简水乡为例证,通过对水环境的功能、特征分析研究水环境保护及发展的对策,做好河涌绿道的生态建设,恢复水乡文化和景观。  相似文献   

10.
李敏茜 《城市建筑》2013,(14):4-4,6
本文通过传统岭南水乡聚落意象的文化提炼,结合广州亚运媒体村项目工程设计实践,以岭南传统居住聚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文脉延续传承的研究,探索现代社区中的传统岭南人居空间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乡村景观意象的概念,从乡村景观意象的特征出发,对田园综合体表达乡村景观意象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以"乡愁贵州"项目的乡村景观意象设计为例,探讨了田园综合体中乡村景观意象元素的具体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水乡文化景观是岭南传统水乡农业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反映了从晚清至今持续不断变化的人地关系。为了在不同历史时段和空间区位上,探究珠三角不同类型水乡景观格局的共时性差异和历时性演化规律,采用图析方法在景观结构尺度下通过分区多时相景观要素的识别、提取、结构提炼、对比分析,提炼类型特质,提取类型间演化过程的共性规律,为珠三角水乡景观格局的识别与保护提供有效的切入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荔林水乡"城市特色发展历程着手,以莆田市部分乡村地区景观正逐步转型至城乡公园景观为契机,以田园景观为视角,分析了当地"荔林水乡"景观格局下各景观要素的特征形式与内涵;以乡村地区景观特色发展的原真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提出研究兴化平原"荔林水乡"田园景观原型的意义,以解决当前城乡公园景观发展的困境,探讨当地特色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江三角洲水网密度高,水乡景观风貌特色鲜明。运用风景园林学的景观层次法,采用ArcGIS技术,并结合舆图对比,以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层级、聚落尺度层级、节点尺度层级探讨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表征。在区域尺度层级,阐明东江三角洲依水系演变呈现出的三类结构性景观特征;在聚落尺度层级,以17个典型聚落作为样本,揭示水乡景观在聚落防御、生产、生活所呈现的营造特征;在节点尺度层级,对应区域尺度层级和聚落尺度层级,选取典型水乡景观节点,分析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呈现特征,以期为岭南水乡景观风貌特色的保护和延续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岭南水乡游憩空间作为村民休闲、集会、健身最重要的空间载体,能够最紧密满足居民日常的游憩需求;因此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以东莞万江26个水乡社区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问卷、记录及访谈等方法对其特征、使用和建设进行分析,针对规划缺失、景观同质化严重、环境治理和质量管理不足等问题,从增强游憩空间的复合功能、中心性、系统性、辨识性、环境品质等方面提出规划和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乡村景观与诗人情怀境界融合并符号化为古诗词,是传统乡村景观的诗化意象。基于乡村居住文明价值认同,针对当前乡村景观与诗意栖居理想相悖的建设现状,以及当代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诗意语境缺失的理论现状,从古诗词入手,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以成都平原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建立空间源词条-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此为参数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对成都平原古诗词乡村景观信息进行词条挖掘、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从中析出成都平原乡村景观语义及诗意意象图谱,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现实地域相对应的在地性诗意乡村景观意象特征,以探索优化乡村景观特征及乡村诗意栖居之可能。  相似文献   

17.
“岭南水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连片桑基鱼塘或果林花卉商品性农业区为开敞外部空间,具有浓郁“广府民系”地域建筑文化风格和岭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的水乡聚落类型。 2002~2004年间,以顺德杏坛镇为重点,笔者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批岭南水乡文化遗存,现将田野考察所得与文献资料记载相结合,连缀成文,简述珠三角主要的岭南水乡文化遗存地--顺德水乡的特色与形成。顺德古来桥多 桥,是构成水乡的的关键要素。顺德河网错综,古来桥多,所谓出门过桥、举步登舟。据调查,顺德保存较好的古桥尚有金鳌桥、明远桥、引龙桥、起凤桥、…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作为江南水乡代表性城市之一的嘉兴市,在城乡新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嘉兴市在经历了从城乡新社区到美丽乡村再到特色小镇的发展后,其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景观和水乡风貌的保持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集中的乡村居民点建设,水乡风貌渐失,使得千城一面和千村一面现象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嘉兴农村社区的建成环境进行研究与探讨,文章通过使用后评估的角度,探讨适合水乡特色的社区建设策略,使其重塑江南水乡意象。  相似文献   

19.
岭南水乡景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炎热多雨、重商远儒、兼容并蓄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岭南水乡景观空间中在田园风光、河涌水巷、节点园林3个主要层次表现出明显的特性.其中国园风光构成水乡开敞的外部空间;河涌水巷既构成发达的内外商业带,又展现自身丰富的景观形态;节点园林中以水口园林和祠堂庙宇前广场最具特色.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州亚运城岭南水乡风情建筑项目,从空间精神与格局、空间片段与要素、传统材料3个方面的表达探讨其空间形态的营造.展现有形有色、可触可品的地域景观及民情风俗.  相似文献   

20.
罗晓萍  宋劲松 《规划师》2021,37(4):63-70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是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依托区域内的岭南水乡特色生态人文资源及家电制造业,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丰富公共空间、构建多元交通体系等,打造具有浓郁岭南水乡特色的"创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