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与建筑”主题展览于2000年4月30日~5月15日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举行。展览展示了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学家罗马大学教授保罗波多盖希先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展览从仿生学的角度表现了人类的建筑创作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波多盖示认为”承认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并成为它的一部分也意味着建造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的房屋与此同时这些房屋在某些时候也能通过其外形来反映我们开放的内心世界并成为容纳我们灵魂的内部空间、追求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会表达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意大利“自然与建筑”…  相似文献   

2.
地域性的回归——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蔚  魏晶晶  唐泉 《华中建筑》2010,28(5):40-4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建筑地域性的回归。该文结合一次竞赛实例,试图运用自然生态学等相关的原理,分析传统山地建筑形态的成因,发掘传统山地建筑的地域因素。并从建筑骨架、建筑表皮、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对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进行探索与继承。  相似文献   

3.
遵循“显山露水,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本文介绍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度假酒店方案的设计思路,即度假酒店契合自然山水并与环境融合、山地建筑尊重地形地貌并因山借势;并解析了山地度假酒店在规划布局、单体建筑、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西南山地传统场镇中特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构成,反映了场镇建设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发展的思想,独特的形态与山水环境浑然一体的格局以及孕育其中的人文内涵更是形成山地场镇与建筑间特有的文化.对西南山地传统场镇开放空间进行研究,采用由“点”及“线”到“面”层层推进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其在不同尺度视角下的形态特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场镇开放空间如何保持原真性进行了策略思考,以求得其空间物质形态与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岚 《中外建筑》2003,(2):27-29
建筑产生于环境之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环境带来了冲突与限制,也带来了和谐和创造,而千变万化的环境特征也必然映射到建筑之上,形成建筑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是建筑学和建筑设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从力的感知到受力体系的选择,从结构骨架的支撑到空间形态的实现,从空间形态到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容器,“建筑与结构的关系”本质上体现着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兴国  袁晓菊 《新建筑》2023,(4):107-112
地理环境与移民环境的相互交融,构筑起巴蜀地域多元融合、包容开放的文化地理环境,促成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交流融会。首先,针对复杂山地条件,总结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以经济实用的技术策略向自然争取空间,打破常规以营造富有创新变化空间的营造手段;其次,归纳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将场地改造融入建筑空间艺术,为建筑和环境增添气势的巴蜀山地传统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最后,在分析巴蜀山地传统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营建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实践项目探索该环境观影响下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平原少,山地多,有限的平原面积远不能满足城市化需求,山地建筑已然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类型.面对地形起伏且高差的场地条件,建筑设计需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进行.文章以龙游县某新建小区为典型案例,全方位地介绍在处理山地建筑、场地内高差比较大的居住建筑时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在处理好总图图底关系与小区环境的同时进行场地设计节约土建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我国平原少,山地多,有限的平原面积远不能满足城市化需求,山地建筑已然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类型.面对地形起伏且高差的场地条件,建筑设计需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进行.文章以龙游县某新建小区为典型案例,全方位地介绍在处理山地建筑、场地内高差比较大的居住建筑时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在处理好总图图底关系与小区环境的同时进行场地设计节约土建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张俊峰 《时代建筑》1993,(3):54-57,53
建筑是“人类按照自然形象创造自己天地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一定环境形态延续的综合效应。环境作为包容建筑空间关系的整体。有了建筑物,就有了环境的变化与更新,因而就存在着人类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是一种既定的物质空间,它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机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的相关设计,从土家族传统聚落营造经验中汲取养分,梳理了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包括山地聚落布局、山地道路设计、山地建筑形态、山地聚落的景观与观景、地域材料应用,以及山地基础设施景观化等。从方法论角度总结了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启发。关于复杂地形下的建筑设计,地形学的观点对建筑师来说具有设计方法上的重要启示。地形学是联系风景园林与山地建筑的纽带,对地形学的理解决定了山地建筑的特色。自然力对于建筑而言是一种藏而不露的力量,若设计师能从地形中发现自然力场(field of natural forces)的存在,将其作为设计的前文本(pre-text),则"自然"就会成为建筑形态布局的秩序之源,从而培育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特色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何昉 《风景园林》2020,27(10):13-18
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背景,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和人类美学的视角,创新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城的关系,提出纯自然、近自然、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四个自然”方法论,以此来梳理和总结深圳特区40年来风景园林发展和实践的理念及成就;并研究“四个自然”如何在城市综合系统中良性共存,探索践行城市自然保护和韧性构建的创新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我国思想界出现一股文化热,曾几何时,这股热潮也刮到建筑界。将建筑置于文化的范畴来考察是一种思想进步,这摆脱了把建筑看成“庇护所”、“机器”、“空间”、“环境”之类、单纯从建筑本身来认识建筑的传统思想方法,在建筑与人类社会、历史,当然也就是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中研究建筑,不仅能更为深刻地揭示建筑的本质及其在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位置,促使建筑更好地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且也使建筑师们高瞻远瞩,增强了自豪感与使命感,对于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人类需求,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指出建筑设计应全面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避雨和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四季如春的智能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并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但是不断激增的人口却导致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地空间无疑可以让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得到缓解,山地建筑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山地资源,不仅仅可以开拓人们生存的空间,而且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山地建筑实践,我们既有骄傲的成绩,同时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很多地区在山地上建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但是在我们的山地建筑实践中,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建筑。其设计水平低下、与当地环境不协调、随意对本来山地环境进行破坏、破环山地植被覆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与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相关的风水审美观、意境审美观、混沌审美观、分形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之间蕴含的美学关系.通过梳理这些审美观,在山地环境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建筑师须具备建筑和环境的整体美学思维.并分析与总结了为达成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整体和谐应依循的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的美学法则,以及与经典美学法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而在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占整个西部国土面积的68%。无论是靠崖临江的山城重庆,或是拥有复杂喀斯特地貌的贵州,抑或是独特山地梯田与聚落孕育的云南,特有的地形地貌塑造出与平原城市迥异的城市建筑风貌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生活状态。与平原城市不同,传统山地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经由自然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避雨和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四季如春的智能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并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莱了人类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关丹丹 《华中建筑》2011,29(11):134-136
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等.其中对于一些特殊地理形态下的民居,自然因素的影响就更为明显,该文试图以烟台养马岛为例,通过对胶东传统民居在山、海、岛的特殊地理形态下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建筑形态的描述,从“山地”、“滨海”、“岛居”三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对于民居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