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Planning》2018,(4)
北宋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多表现北方的大山大水,构图宏伟、用笔坚实、深合理趣。北宋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采用气势恢宏的全景式构图;注重师法自然,画面的形象、皴法、笔墨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善于营造悠远的意境。北宋山水画法度森严、焕然一新的艺术面貌,使这一时期形成的绘画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6):137-138
作为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题材,雪景山水画受到北宋众多画家的喜爱,这一时期雪景山水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本文从美学的视角,试图将北宋雪景山水画的写实观念、创作手法、艺术追求等进行归纳与分析,提炼出"心师造化","因心造境","以境传情"这些体现北宋雪景山水画的美学特质与思想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3)
中国山水画艺术源远流长,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到五代、北宋时期成熟,一直流传到当代。中国山水画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其所体现的人文意蕴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当代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中国山水画中的人文意蕴显得弥足珍贵。文章从哲学理念、人生理想与审美情趣三个方面解析中国山水画中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4)
绘画向来以宋元并称,宋代是中国画的高峰期,在这方面既无愧于唐代,更可以傲视明清。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一般都藏得比较深远隐蔽。北宋时期山水画中的亭子位置处于画面的较远处。亭子画的很小,而且一般隐藏在树木间,若隐若现。从亭子的材质和画法的圆润来看,亭子可能大多为茅草亭,目前看到的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几乎都是四方亭。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在山水画中的较近处,周围树木稀少,亭子的造型明显扩大,亭子都是四角亭。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位置大多处于山水画的近处,比起北宋要容易找到亭子,亭子画的也越来越清晰,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大多是四方亭。  相似文献   

5.
在解读山水画作的基础上,对北宋时期与南宋时期的园林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叠石理水与建筑形式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两宋园林的艺术特征,指出两宋园林的发展对中国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9)
中国山水画体现了我国传统绘画的格调与意境,是经过画家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分析创作与写生间的关系,阐述写生是创作的基础、是了解自然的有效方式、是创作与临摹间的沟通桥梁,并从造型、线条、材料等方面提出对山水画写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生活在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与生活在北宋神宗时期的郭熙,所处的时代、环境及社会风气都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和艺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二人的画学思想也存在诸多差异。文章通过对《画山水序》与《林泉高致》的分析,阐述宗炳与郭熙对山水画不同的欣赏观点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9)
《易》暗含奥妙,对于中国古时山水画创作意义深远。文章通过对五代北宋山水画的赏析,从象、太极、五行等方面,探讨了《易》对山水画意境美学创作的影响,希望对于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以及评鉴有创造性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花鸟画漫谈     
《Planning》2016,(8)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花鸟画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兴起于魏晋,成熟于五代,鼎盛于北宋,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发展,并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的花虫草木与人的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
中国山水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以其多变的风格和成熟的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具审美价值。陶瓷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景德镇陶瓷山水绘画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其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相通。文章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中国山水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设计思路构建。  相似文献   

11.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趣城",尝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带来新的微型趣味空间,解决城市问题并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从字面意思来说,"趣城"首先就是"趣",方案要有趣,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项目,而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另外一种解读,是一种轻型的空间提案,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空间策略.另外一个就是"城","趣城"项目针对是城市公共空间,尽管它的尺度很小,但是所有的出发点均基于城市角度,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策略.因此,我们认为"趣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空间实践项目,它尝试从中间往上下探索,是一种结合了极大尺度与极小尺度创新的实验.因此,有趣(Fun)且有效(Effective),这是我们开始思考"趣城"项目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每一个提案都要至少满足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邹晓霞 《华中建筑》2006,24(8):11-12
该文就朱文一“边界原型”与芦原义信“地板原型”展开背景与目的、研究内容、理论依据、方法体系等方面比较研究,分析在探讨城市形态过程中,二人的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导致不同研究成果。作者提出探讨二者理论的现实意义,重申构建本土建筑文化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认为不同理论为我们提供认识城市的不同之“眼”。  相似文献   

15.
"十次小组""流动性"解析与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次小组关注的流动性概念的研究,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组织性、历时性以及社会的流动属性出发,对城市流动性理念进行解析。流动性以其表象中物质性的可视运动方式与隐性中非物质性不可视的流动并置,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示性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同样使用了框架体系的中国传统木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只有被还原至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得到对各自代表的建筑空间的正确解读。文章针对中国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框架体系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进行比较,论述了中国的传统木构框架体系中所隐藏的等级观念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突出了文化背景在解读建筑传统时的决定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洪鸿  王进魁  段海 《建筑》2006,(8):34-38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最近发出通知,决定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一级项目经理数据库,规范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管理。要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迅速建立起一整套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为此,本刊将对各地建筑市场管理处的负责人进行专访。欢迎有关同志就“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转变监督管理方式”这一话题,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3)
在汉语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常常互换使用,但从二者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看,"二"和"两"并不相同,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确立了杜绝所有森林野火的国策,一直奉行至今.按理说,该举措出自良好的动机,充满着理性和善意,应该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美国人逐渐认识到,这项国策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留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4):109-114
针对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安装工程计价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安装工程计价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文章立足于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视角,以论述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的框架,最后提出优化课程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