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研究注重配置可达性与评价研究,国内注重布局与标准研究.结合国内研究的不足,指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后续研究应注意拓宽研究案例范围;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体系;创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研究和关注数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相似文献   

2.
电子地图兴趣点(POI)是目前大数据形式中一种简单而又极具代表的空间点状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益阳市部分POI数据,利用Arc 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内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及行政管理等7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CRITIC法对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进行评估,以期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多而密集,南部少而分散,各类设施整体上以单核模式或"主核+次核"的多核模式存在;第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在方位上基本一致,与主要交通要道的走向密切相关,但在配置的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之间,教育设施与金融邮电的相关性最高,而居民住宅与商业服务的相关性最低,居民职住分离情况明显;第四,在整体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市政公用设施所占权重最大,商业服务设施所占权重最小,全区整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城市公共服务消费空间研究,有助于从需求角度审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有效性及公平性。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系统探讨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医疗服务消费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居民对公立和民营医疗服务消费的可接受距离差异显著,医疗消费出行空间随年龄增加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较高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城市居民医疗消费空间更大,且外来人口比户籍居民出行距离更远,出行方式选择是医疗消费空间差异的关键。总体上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了三带四圈层的空间结构模式。因此基于需求导向视角,要求城市医疗服务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城市居民基本医疗消费空间的混合供给、提升一般医疗消费空间服务品质、提高重要医疗消费空间利用效率和凸显关键医疗消费空间服务特色,共同促进城市医疗服务的公平及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一定单元内部基本公服设施供给的多样性配置重视不足且分析的空间粒度不够.在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基本公服设施均等化原则指导下,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注重服务单元内的基本公服设施的种类多样和数量的平衡性以满足相应数量的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以武汉市为例,本文以GIS技术、POI数据和宜出行数据为支撑,研究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和多样性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其数量空间配置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而人均数量配置呈现出“三明治”结构;在多样性配置上同样呈现核心—边缘差异,多样性水平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整体相关但不完全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一定单元内部基本公服设施供给的多样性配置重视不足且分析的空间粒度不够.在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基本公服设施均等化原则指导下,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注重服务单元内的基本公服设施的种类多样和数量的平衡性以满足相应数量的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以武汉市为例,本文以GIS技术、POI数据和宜出行数据为支撑,研究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和多样性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其数量空间配置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而人均数量配置呈现出“三明治”结构;在多样性配置上同样呈现核心—边缘差异,多样性水平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整体相关但不完全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指令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与转型前截然不同。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对城市社区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广州城市社区资源配置呈明显向高收入地区聚集的特征传统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分布模式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地区指向的集中布局模式所取代;但受地理区位、开发时序及功能定位影响,社区地位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非完全一致;不同阶层社会群体聚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其可达性差异明显,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7.
裘知  鲍蕾  王玥  王竹 《华中建筑》2022,40(4):56-63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沿用城市标准,然而农村空间格局、规模结构、人口组成及产业业态等与城市存在很大差异,简单套用城市标准已经造成诸多问题.该文选取典型近郊村杭州市余杭区S村为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地图描点等方法调查并归纳"核心生活圈"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发现农村设施资源配置形成核心化趋势,社交心理距离成为引导农...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工作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建成环境密度高、土地和建筑权属复杂、空间资源紧缺的历史城区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历史城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城市功能,但也存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缺乏、空间环境品质低下等问题,这些都对历史城区的更新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外特大一线城市普遍采用创新驱动、公服提升、文化传承等内涵式发展手段促进地区更新发展。本文聚焦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领域,以广州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给现状和问题,探索历史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引领作用和提升策略,以期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带动片区的整体提升,为历史城区更新探索适应性强、实施性高的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近郊村镇作为城市与乡村功能交界区域,成为受城镇空间蔓延影响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建设区域。近郊村镇在城市资源辐射下,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享有多重选择,同时乡村振兴推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导致城市近郊村镇出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配置过饱和等问题,设施配给的错位导致村镇产生不同层面的“借用”现象,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分析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配置现状,剖析评价村镇的“双向借用”“跨功能借用”和“越级借用”机制;为城市近郊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布局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构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快速城镇化后凸显的大城市病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内容和管控手段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在历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中,以"分级配套"、"千人指标"为核心的总体配置思路尚未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各类使用人群多元化的需求和外部市场运营规律等诸多因素的调节作用,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研究。笔者尝试将原有单一标准的蓝图式静态规划模式,转向以需求和实施为导向的行动式规划模式,通过对新需求的研判分析,在配置模式、配置内容、设施空间布局引导及规划建设管控等方面提出调整建议,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