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人为中心的开放式办公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年代初期,著名的德国QuickbornerTeam在分析了办公室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工作流程和交际流程的结构,在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设置一些工作单元,将提高办公生产效率。这个建议更激进的方面是摆脱封闭式办公室,并打破了这种长期被接受的概念—工作在一个封闭的办公室里就会使人联想到他的地位和威望。它被改变成根据各种职业的工作流程来设置工作单元,强调人与人之间进行平等自由的接触,将办公室看作是交流信息的系统。 随着现代办公设备的不断出现,办公性质逐步由事务性向创造性发展。职员对公司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工作成绩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环境行为学家已研究出雇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工作寿命的直接关系,因此办公环境的设计更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感情,照顾人的心理、生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典型失智老人照护单元公共空间疗愈性目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广州市老人院慈慧楼失智老人照护单元为研究对象,就其公共空间疗愈性目标(TGs)设计开展循证研究。首先采用定点观察与行为跟踪的方法,记录长者在圆形大厅、环状走廊、康复治疗室等公共空间的行为特征;结合医护人员及家属问卷调查,分析公共空间中群体活动与个体行为潜在的疗愈性目标需求。结合我国医护与患者比例低、床位数量大的失智老人照护单元现状,提出通过室内外空间的互动联系融合大自然健康绩效,同时结合特定照护方法形成面向疗愈性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从室内空间、户外场地和护理方法三个层,对慈慧楼公共空间疗愈性目标设计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全球失智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断增长的失智老人群体对专业化的养老机构需求迫切。然而,当前中国能够满足失智老人特殊照护需求的养老机构很少,对失智老人行为模式、空间需求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更缺少专业的护理环境设计应对。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两个空间布局相异的失智老人特殊护理单元中公共空间的调研,连续观察记录了老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与行为。对比分析后发现公共空间中空间布局、家具细节、空间氛围、物理环境等环境因素对老人的空间利用、交流行为、活动开展等行为均会产生影响。最后对失智老人护理机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结合山东济南西城金龄养老社区及河北香河大爱书院养老中心2个养老项目实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围绕"以老人为中心"照护理念,提出优化设计解决方案,强调以满足老人的需求及运营需求为依据进行设计,为养老项目的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1"以老人为中心"照护理念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属接受入住养老社区、老年公寓,在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机构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6.
高品质的城镇空间设计要关注其心理与社会属性,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要满足社交、平等及价值需求,提升空间可及性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社会福祉。未来高品质城镇空间设计可以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城镇空间设计取向。以未来智慧城市为例,本文介绍了居民参与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框架,以期为城镇智能化、体验化的实施践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现今老龄化趋势为背景,针对我国失智老人护理机构发展现状,提出将循证设计理论应用于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从循证设计的方法与思想入手,结合失智护理空间的循证设计原则,通过对国外失智老人护理空间的具体实例分析,探讨循证设计指导下的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为我国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失智老人照料中心的建筑设计实践,提出了小单元居家式照料的建筑设计中应当留意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失智老人的无障碍小单元照料空间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刘雨  杨大禹 《南方建筑》2019,(2):103-109
在二胎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儿童医院建设迎来了广阔空间,儿童医院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其独特功能需求,同时应该更多体现对患儿及家庭的人文关怀。通过对有关数据分析,论述儿童医院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国内儿童护理单元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归纳整理文献资料,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理念、起源、发展,以及该医疗模式对儿童医院护理单元设计的影响;搜集国内外儿童医院建筑案例,从平面组织、病房设计、公共活动空间三个角度,剖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儿童医院护理单元设计中的应用,从中总结“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医院护理单元设计方法,运用于芒市妇幼保健医院的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0.
正当我们谈及人性化时,首先谈论的核心应该是人。对于医疗护理建筑而言,建筑师创造的空间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呢?我认为,其中既包括了医治的对象——病患,也包括了探视的家属,还有医院的实际主角——医生,甚至是城市里面的其他居民。每一类人群都对空间提出了不同诉求,路易斯·康曾经提出:不满足需求是不光彩的,毋庸置疑,当你被带到人间之后,一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集中建造过程。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至今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存量,已进入中老年期。依据国家"城市双修"计划~(1)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精神~(2),城市设计的重点向既有建筑改造方向转移,逐渐成为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文章主要研究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策略,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案例及实践项目案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项目价值定位、空间功能、空间性能、绿色节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形成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实践体系,同时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最近,北京易事达·谈民物业顾问责任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以“养生”为特色的住宅小区——八大处山庄。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这种把“养生”与“住宅”结合在一起的以“人”为中心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据介绍,“养生”住宅的特点是:动静相宜。“动”是指住宅空间的小气候,如气温、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的变化;“静”是指住宅本身的结构,居室宽敞适中,其高度、进深和采光、通风、日照相宜。这种住宅设计所营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三十年后过快的新农村建设导致邻里关系的生疏,交往的缺乏和传统乡土乐趣的消失.该文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中介空间的理念,对邻里单元的核心交往空间进行再认识,意在追寻在乡村居住环境中迷失的邻里情谊,引导居民形成一种和谐的邻里交往观,让乐趣回归乡村,让邻里回归和谐.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的管理对象是物业,服务对象是人,即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而且对物的良好管理,也是为了对人的良好服务。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一切为了人,或者说首先是为了人。这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文中作者通过对“以人为中心”的论述,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应以高质、高效的服务来取得业主的信任,从而在市场中取得立足之地,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资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住宅是供人使用的,人们在其中休息、学习、娱乐,因而其活动空间乃是住宅室内设计的重点,同时也是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各种各样的贮藏用具和其他设备则是为创造这种活动空间服务的。两者关系密切,但却是主从分明。这种主从关系充分体现出室内设计对人的关心,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笔者前不久根据商品化住宅的特点,及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对住宅室内设计作了一些尝试,其主题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设计”。人的活动空间是住宅室内设计的重点,为此,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固定家具解决主要的贮藏问题,并从使用方便出发,尽量减少活动家具的数量,以求使用空间的完整开阔;同时对室内的墙面、地面和天  相似文献   

16.
17.
《Planning》2016,(8)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不能仅仅追求学生分数的提高,更应该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1.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期望学生们可以在上课时紧跟教师的教学速度。虽然在上课过程中教材是固定的,可是在同个班级中学生们水平不同,其思考的过程、信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大型办公场所.大型购物商场等公共建筑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经过“非典”的肆虐后.建筑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关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天津海益中心工程便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有益探索,该项目利用空中花园和生态竖向交通核把绿色生态环境引入高空;利用一层到地下一层的透空空间,使地下层的绿化伸出地面,整个工程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城市住宅建设整体质量谭庆琏“八五”期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00多亿元。其中全国城镇住宅完成投资7600多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9,(11)
关于我校快递中心的设计,着重考虑快递中心的空间布局,让空间功能区分布更为合理,方便同学的进出取件和快递的收纳安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