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寇寰 《华中建筑》2015,(2):168-17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水工业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城市现代化与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相关研究还未完全展开。该文通过对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纲领性文件《下塔吉尔宪章》的解读,界定水工业遗产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对武汉宗关水厂历史建筑遗产——原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进行建筑测绘与相关史料的调查研究,试图发掘武汉水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为武汉市工业遗产研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在七个典型城市进行的近代体育建筑遗产案例调查,在三个层面总结了近代体育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功能活化模式、结构修缮模式及风貌延续模式。归纳了调查中发现的三对矛盾: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物质功能废弃和历史价值凸显、遗产保护和商业开发。探索并讨论了中国近代体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四种思路:建立近代体育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抓住近代体育建筑遗产为城市发展提供的契机、倡导共建共治公众参与的发展方向、引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保护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代基督教教会建筑遗产是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基督教伴随厦门与鼓浪屿的开放入岛并在此创办学校、创立医院、建设教堂,闽南近代教育、医疗始于此,鼓浪屿更是近代基督教在闽南传播的起点。目前鼓浪屿岛上留存大量教会建筑遗产,但往往将其视为西洋建筑的分支,事实上教会建筑的空间分布与发展演变自成系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4,(7)
当今世界人们非常重视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亚洲的建筑遗产也受到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长春,这座城市在近代建筑发展史上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阐述的是长春近代建筑相关理论和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的建筑遗产进行各方面现状因素的评论和分析,来更好的了解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模式,以及提出具有深化和拓展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本文就城市近代建筑的沿革、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青岛市的保护实践作为范例,就如何推进近代建筑遗产保护进行探讨.根据这些探讨作可供城市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借鉴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6.
承传与交融——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璇 《新建筑》2009,(6):73-76
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激发了民族意识,奠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论基础;西方社会制度的传入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性、政府性和工程机构的建立;西方学术教育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了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的发展以及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陈曦  陈亚珉  张鹏 《建筑师》2023,(4):87-94
建筑遗产的保护教育起源于欧洲,文章通过梳理与遗产教育相关的国际会议主题、决议等内容,总结现代欧洲建筑遗产教育方面典型及深具影响力的机构特征,建构起欧洲遗产教育发展的路径:早期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课程的重点是对于建筑师的专业教育,之后逐渐过渡到综合保护指导下的多学科/跨学科教育。国际会议的召开与保护网络的建立促进了保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护的伦理变迁也对保护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研究欧洲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历程,将为中国遗产教育的研究提供参照的他山之石,也为未来遗产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汉近代建筑保护实践的研究,讨论武汉近代建筑保护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要]武汉市整个城市迄今为止建筑形态的演变过程,近代史前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起到主导作用。讨论武汉近代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亦是讨论武汉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空间的价值态度。该文以武昌区昙华林历史文化片区为例,从片区概述、遗产保护成果分析、遗产保护成果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着重在"保护"二字上,做到"修旧如旧",同时慎重地重新考虑历史建筑在当下时代、空间里的功能定位。即"根植于传统,关注古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10,28(12):141-143
从所处地位和保护现状两方面论述西安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指出造成困境的根源是西安近代建筑遗产在价值认知中存在价值取向单一化和价值判定标准模式化两个误区。最后,在分析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西安近代建筑多元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建筑遗产修复是长期以来历史进程的结果.本文结合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梳理了世界古代、近代和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并归纳了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旨对我国当前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了近代建筑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意义,并以镇江的近代建筑遗产为例,介绍了其相关情况并分析了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时对其根源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应如何看待和处理做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沈阳近代满铁附属地作为满铁附属地的一部分,其建筑遗产现存状况、遗产价值、传递信息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难以采用单一模式进行标识。通过对沈阳近代满铁附属地建筑遗产的调研,分析总结区域内遗产标识系统的基本实施刻度,建立由X、Y、Z轴组成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而科学地、整体地和持续地保护和发展好沈阳满铁附属地区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14.
李亮 《华中建筑》2022,(9):24-27
该文对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文化独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研究具有从“物质”到“精神”、保护从“点”到“片”、从物理属性到大众的研究趋势。重点剖析了大众与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关系,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修订,提出了大众对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影响,这是解决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武汉近代里分住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2,他引:11  
李百浩  徐宇  吴凌 《华中建筑》2000,18(3):116-117
以往关于武汉近代里分住宅的研究,仅有部分对零散文章,且多沿用上海的“里弄”之名称。文文以近代武汉的主要住宅建筑类型里分住宅为研究对象,历史地分析了近代里分住宅的发展过程、里分和里分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从平面布局、结构、装饰与细部、居住形态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武汉近代里分住宅的特征,对于近代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以及发展具有武汉地方性的保护与更新以及发展具有武汉地方性的现代住宅设计,都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顾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建筑遗产与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重视文化在近代建筑保护中的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武汉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内地城市中开埠较早,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伴随西方传教士涌入武汉而产生的教堂建筑,与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中国古典建筑相比,几乎找不到任何传承的关系。但就是这些风格"迥异"的教堂建筑,逐渐冲击与促进了武汉近代本土建筑发展,并在当今成了这个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文对武汉近代教堂建筑①的类型进行研究,希望对该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规划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中已经迅猛开展并受到关注,然而长沙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其工业遗产的发展相对滞后。该文通过对长沙滨江近代工业遗产的分布及保存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该区域工业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并契合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格局特征,结合实例,分别从规划、建筑、技术、景观等角度剖析长沙滨江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得与失。最后试图从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宏观规划等薄弱环节给出建议,以推进工业遗产再开发在长沙的发展,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李臣喜  朱永春 《山西建筑》2009,35(16):37-38
以福州近代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对现存福州近代工业建筑进行了初步调研,并以福建船政建筑为例,对其历史背景、整体布局、单体特征及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以期对福建船政建筑进行功能转换,实现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赵彬  武艳红 《山西建筑》2008,34(18):7-8
通过对西方教会在武汉办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西方教会学校对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及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特点,以揭示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