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4)
犍陀罗是佛教造像的源头之一,在这里创造出大量的佛教雕塑作品,其中佛本行故事占重要比例。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皇家石窟群,第6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其中有30多幅佛本行故事保存。文章选择其中18个故事情节,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其与犍陀罗雕刻在图像布局、表现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犍陀罗是佛教造像的源头之一,在这里创造出大量的佛教雕塑作品,其中佛本行故事占重要比例。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皇家石窟群,第6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其中有30多幅佛本行故事保存。文章选择其中18个故事情节,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其与犍陀罗雕刻在图像布局、表现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期佛寺制度由于受印度犍陀罗影响,一般将塔置于整个佛寺的中间位置,后期由于官方及民间佛教的发展,"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成熟,唐代,佛教寺庙布局路线合二为一,向着佛殿为中心的形式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北方古建筑考察中所遇到的佛寺论述佛教寺院的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2)
图像学最早于19世纪下半叶由法国学者马莱提出,而最有影响的研究者则是潘诺夫斯基。现在图像学的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分析。其任务是破译图像的含义,挖掘图像潜在的政治、社会、文化的意义。笔者以美术作品《奥尔南的葬礼》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利用图像学研究去阐释问题的答案:我们不仅可以将艺术理解为文化和历史上的精神存在,也可以从其他有利的角度来阐释它的意义。图像学使视觉艺术进入了更加丰富而又具有科学、哲学精神的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图像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内容分析为出发点,根据传统史学的知识背景解释艺术品象征意义的方法。它将作品理解成人类心灵某种基本倾向的表征,这种倾向是创造此作品的地点、时期、文明和个人所特有的。如果想要找出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学者就必须尽可能地运用构成某件或者某组艺术品的内涵意义的文化史料,检验他所认为的那件艺术品的内在意义。用图像学研究方法检验中国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也是可行的。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可见作者批判了夜宴者奢靡的夜生活,表露了自己对南唐小朝廷前途的忧虑,也起到了对南唐后主李煜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与考古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遴选为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巴米扬山谷的评价是这样的:"巴米扬山谷的佛像和岩洞艺术是公元1世纪到6世纪之间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宗教发展的杰出代表,将多种文化的影响融汇进了犍陀罗文化中的佛教艺术。巴米扬山谷拥有众多的寺庙,也有穆斯林时代的军事工事。巴米扬山谷也是2001年震惊世界的塔利班炸毁两尊巴米扬大佛悲剧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迟群  许政 《华中建筑》2014,(3):149-153
基于佛塔与佛寺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实物,结合笔者对"中国古塔"研究及古塔保护实践经验,提出在丝绸之路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早期佛寺"塔为中心"制度受印度犍陀罗佛寺影响,在国内沿官方与大众两条路线发展,官方佛寺承袭印度规制而大众佛寺则模仿官方佛寺由本土居住建筑改造而来。随着佛殿地位提高,"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在唐代佛教教义中国化成熟的基础上,佛寺布局两条发展路线合二为一,并向以佛殿为中心定制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潘诺夫斯基作为图像学的代表人物,将图像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和图像学阶段。图像学的诞生,让艺术充满了科学与理性。他认为图像学主要是对图像的表面和背后深意的解读,在分析作品时,不仅要解读图像的表面,而且要挖掘和思考图像潜在的内容。该文以米勒的代表作品《拾穗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像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赏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中国当代油画家何多苓2013年广东美术馆个展的系列组画风格优雅,充满诗意,形象而深刻地呈现了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变迁的困境、根源及未来出路。文章运用现代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以现代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生态问题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何多苓的系列组画如何以独特的画风呈现有关生态变迁问题的完整思想体系。此外,文章提出了"组画空间意境"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从风格受众的角度,分析了感受性指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获得了风格分类,并且以量化的方式对风格进行了描述,达到了拓展风格学研究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