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建设追求"提质增效、存量发展",避免空间风貌"千城一面"的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成为挖掘土地价值的主要途径。而作为旧城改造中"性价比"较高的老工业区备受关注,同时,工业遗存的价值也逐渐被重视,"保护、利用、复兴"成为当今国内老工业改造的主要思路。通过对西安市幸福路地区军工厂建筑及环境的调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保护级别和保护方法,以期寻找出旧城更新与工业遗存保护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实现延续旧城空间肌理、传承旧城文化精神、凸显旧城风貌特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33老场坊是loft工业的代表作,通过对1933的建筑设计、色彩、装饰元素等分析,诠释Loft工业风格——上海1933老场坊的文化旅游价值以及所引领的时尚潮流设计之风!  相似文献   

3.
刘建国 《建筑结构》2021,51(21):后插14-后插15
现今建筑改造更新是因城市化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而形成的新领域,其不同于常规的大拆大造,而是一种利用原有的旧建筑进行立面或者场所的更新,也是一种对地域人文保护与传承的方式. ◆工业化旧建筑改造设计效果图.工业文化遗产建筑是旧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也是目前着重进行更新与改造的方向.在工业建筑设计中采用以古为新的方式,将工业文化的特征进行保留.其将室内中传统的钢结构以及钢柱进行修缮与保护,用合理的结构进行支撑,顶部采用新的钢网进行铺设形成比较开阔敞亮的室内空间,这与传统的工业场所有所区分.同时,也注重对钢结构体系等原有元素的留存与再利用,因为钢结构体系是工业建筑的重要象征,也是人文地域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4.
楼瑛浩  朱晓青  王竹 《工业建筑》2012,42(10):25-29
地区性工业遗产是特定时代产业文脉的表达,同时也是特定技术线索和工艺流程的文化展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开发,既包括对原有工业文明、工业精神等场所虚质的传承,同时也包含实质空间遗存的利用。以"线索"为楔入点,结合杭州炼油厂改造地块进行探索,一方面从虚质角度出发,探讨文脉、行为、反馈线索对空间的营造意义;另一方面从实质角度,探讨载体、模块的实体再利用保护方针。并总结相关社会指导策略,为今后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具体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您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粟上海计划中两所美术馆的设计,可否简要谈谈此类项目与普通设计委托的不同?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时,我们得以更加贴近观赏者的视角,共情居民的真实需要。不同于普通设计委托,我们在与美术馆的沟通中得以将信息差降到最小,共同商讨将工业元素与粟上海风格融合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项目是一个已建成的后工业滨水景观改造工程。场地内原有的民国首都电厂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模范电厂,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从保护工业遗存、打造场所精神等设计理念入手,具体分析了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采用"放宽视野"的方法对原有防汛墙进行改造重建,以便同时满足亲水和防汛需求;通过"拆、固、增、改"手段,在滨江易塌陷的基础上构建景观构筑物等。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变"三产"迫使老旧工业逐渐走向衰退,工业遗存作为时代发展的遗留物,其功能及产业转型不仅有赖于工业遗存自身要素,也取决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工业遗存更新中依托原发工业产业的"工业+"及文化产业导入的"文化+"两种产业驱动模式的分析,结合首钢工业园区更新中的产业转型实践,阐述了在遗存更新中的"工业+"和"文化+"两种产业模式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沈阳铁西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存是沈阳城市工业文化的载体,不仅要注重单体建筑的保护研究,还应从城市空间的视角探讨工业遗存区的保护与更新。本研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的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度等指标,量化分析沈阳铁西工业遗存区的空间结构,针对现有工业遗存区的空间结构问题,提出未来沈阳铁西工业遗存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禾  宗轩  肖韡 《城市建筑》2012,(16):77-81
宗:武汉自清末以来就是中国南部工业重镇,"汉阳造"又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当您接触到这个项目时,对于项目最初的构想是什么?或者说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沈:我认为接触这个项目指的是接触到这个项目各方面的受益者,包括开发商、政府主导的城市管理部门、项目未来使用者及当地居民,之后才能对设计应该要做什么有个正确的判断。我们最初的构想是希望在这个地方能有一个代表汉阳地区历史的建筑,担负起复兴整个汉阳铁厂乃至老汉阳地区的城市文化生活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希望最终达到的效果。在建筑的实践方面,我们希望借助历史来还原原有的工业建筑和文化,真实重现汉阳地区的工业建筑历史发展历程,使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遗存在复杂的基地现状中融合、对话。  相似文献   

10.
《华中建筑》2021,39(6)
通过对创意产业园产生的背景以及公共文化设施设计与园区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方法在促进工业遗存转型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的作用,从提升文化、创造价值、增强归属感等方面探究公共文化设施对于创意产业园的意义,同时援引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创意产业园区为参考,提出在设计公共文化设施时应根据创意产业园中的工业遗存现状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湖北省拖拉机厂改造的实际设计案例,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方法,应当注意对工业遗存的改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符合创意产业园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创造价值、保存文脉、传播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22)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古迹众多,两汉文化遗存也颇为丰富、集中,如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这些都给当代艺术设计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化元素。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借鉴汉文化艺术元素,对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再利用是城市更新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工业遗产再利用作为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方法是实现更新改造的一种手段。笔者以上海地区具有工业遗存的公共休闲空间为例,包括徐家汇公园、红坊雕塑公园、上海后工业景观公园、老白渡滨江绿地、徐汇滨江绿地、智力公园、后滩公园、白莲泾公园等10处案例,研究分析上海地区后工业景观的发展特点,进而总结工业景观改造的一般经验。该文旨在丰富上海后工业景观改造保护和再利用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9)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古迹众多,两汉文化遗存也较丰厚、集中,如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汉文化元素。该文调查研究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对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现代艺术设计借鉴汉文化艺术元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是后工业转型过程中遗留的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记忆的空间资源.出于对土地资源不足及废弃工业用地闲置资源浪费等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考虑,笔者在了解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可行性后,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解析和梳理,思考如何让承载了城市工业发展史的工业遗产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适应性再利用.文章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针对大连实际情况,从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的功能更新、室外景观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使其有机地融入城市空间,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传承和延续其文化,且满足新时代公众对生活需求,以此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是后工业转型过程中遗留的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记忆的空间资源.出于对土地资源不足及废弃工业用地闲置资源浪费等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考虑,笔者在了解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可行性后,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解析和梳理,思考如何让承载了城市工业发展史的工业遗产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适应性再利用.文章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针对大连实际情况,从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的功能更新、室外景观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使其有机地融入城市空间,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传承和延续其文化,且满足新时代公众对生活需求,以此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章明  秦曙  鞠曦 《当代建筑》2021,(4):22-27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以往仅仅对物质个体的存留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而是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将电厂滨水岸线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重视工业文化、工艺流程、工业景观的整体保护,关注工业遗存活化再生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回溯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历程,归纳出了以"城市视角的综合评估""体系叠合的活化再生""原真可读的空间建构"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地景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坐落于上海南外滩老码头新规划区内的水舍,是一座仅有19个客房的精品酒店,共4层。建筑原有3层,始建于1930年代,是当时日本武装军队的总部大楼。酒店面向黄浦江,与闪烁着璀璨灯光的浦东天际线隔江相对。如恩设计研究室将"新"与"旧"的对比作为改造设计的出发点,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混凝土肌理,在现有结构上增加了耐候钢,讲述着这座江边码头的工业历史。酒店第四层为增建部分,建筑师采用了具有工业特色的表皮材料与黄浦江上往来的船舶呼应共鸣,强调了建筑与本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6)
"四喜"岷县点心系列包装设计,将甘肃岷县独特的地方文化和人文景观进行元素的提取,所以包装上的元素都是针对当地的文化所设计的,从标志设计到选图以及颜色都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以当地文化背景作为设计基础。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也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外滩中心     
《城市建筑》2005,(11):67-68
外滩中心是一栋多功能建筑,是为了纪念外滩商业区的历史而建,同时它丰富了上海西部城市的天际线.设计将现代理念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了极具灵感的莲花王冠造型象征生长与繁荣,创造出既反映过去、又面向未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
在中国历代遗存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统吉祥图案也位列其中,它作为民族文化遗产,文化历史价值不容小觑。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许多独特的含义,运用艺术表现形式、象征、谐音等手法,可以将它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表达丰富的象征寓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现代设计的文化源头,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