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晶  翟辉 《华中建筑》2020,38(8):71-75
使用后评价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成熟与丰富,评价对象从建筑物扩展到对其他建成环境,包括室外商业步行街。呈贡新天地是呈贡大学城内开发较早、服务范围较广的商业步行街,为学生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但在使用中是否完全满足使用者需求呢?该文运用使用后评价理论与调研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包括观察法、问卷和访谈法。结果表明空间适宜性影响使用者密集度,服务设施布置与使用者聚集点不匹配。并从以上两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为今后大学城新天地步行街的改造和同类商业步行街的设计、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泉城路为例,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分析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尺度是影响商业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空间尺度是舒适商业环境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刘贺  沈昕 《建筑知识》2014,(4):26-2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的陆续开通,郑州市已然步入“地铁时代”。以轨道交通枢纽带动周边区域立体开发已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郑州市二七广场和德化步行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从指导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采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编制相互校核的手法,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态,确定开发利用模式,建立二七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网络系统。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创新的制定了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对城市中心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武汉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为例,从现代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串联式、并联式、集中式、综合式等多种形式选择,内部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停车四大空间的有机结合,内部公共空间街道、入口、广场、中庭等合理尺度的设置等多方面展开,论述现代城市立体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特色和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5.
当实体形态围合的空间被赋予文化和地域内涵后才能成为富有意蕴的场所。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地段的三峡广场步行街的调研分析,对如何营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场所精神作一番探讨,希望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是由街道的空间尺度、比例,沿街建筑的界面形态、以及其韵律、节奏感等因素所构成.同时文脉主义的建筑观对于商业步行街形成地方特色、发掘文化底蕴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徐州彭城一号商业步行街为例对上述观点作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7.
翟佳棣 《城市建筑》2022,(12):40-42+83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居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存在重视视觉质量和经济效益,但忽视使用者感受的倾向。本文以昆明市呈贡吾悦广场街区为例,利用环境行为学和建筑使用后评价的理论、方法,对市民的行为规律、使用感受和实际需要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改造设计建议,以期为建设富有人文温情和生活气息的高质量城市街区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瑞  王旭 《住宅产业》2022,(10):55-59+63
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空间尺度不断增大,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不亲和的外部空间,在商业步行街中尤为明显。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确定了以人群生理感觉与心理知觉为基点的商业步行街近人空间概念架构,并以合肥市三条商业步行街为例进行调研取证,得出人体视域范围及行为活动时空密集区域,最终推导出广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二层建筑出挑空间、室外休憩空间和建筑体量内凹空间五种商业步行街近人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9.
章迟  章明 《华中建筑》2012,(1):133-137
随着物质文明的繁盛,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精神享受。商业步行街也直接映射出城市综合文明的一面,怎样将这张城市名片设计成立体的,有活力,有特色,成为时下城市设计范畴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文以界面为脚本,对城市商业步行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与归类,力图为设计实践作好充分的伏笔。使方案在合理的范围下得到最优处理,使其在具备功能的同时,通过界面合理的设计来整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形态的和谐、视觉的统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充满生机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核心区域商业步行街入口广场空间对于提升城市街道形象,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有着重要作用.重庆市三峡广场北门作为典型的核心商业步行街入口空间,城市街道界面影响大,人流密度高,商业意义重要.文章对三峡广场北门入口空间现状及典型空间要素进行调研分析,依据环境行为学理论,通过对人的行为与空间要素相互关系的探讨,探索提升商业步行街广场入口空间形象与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三峡广场空间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旭东  石理平 《新建筑》2008,(3):131-134
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发展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三峡广场的规划设计与建成情况作一系列相关分析,着重研究空间结构与空间中人的活动;主要对建筑、聚落、城市乃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进行量化研究,进而认识山地城市中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更应该基于空间可达性、人流密度、人流平衡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开辟更为广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业步行街是人们消费购物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许多商业步行街的外部公共空间只是作为商业空间的衍生,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因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消失,城市活力变弱.文章以常熟方塔东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法,对该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升方塔东街外部空间活力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莹  庞弘  李臣 《中外建筑》2012,(7):33-34
现代步行商业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从属于城市的人行步道系统,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河汉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交流、购物、娱乐、休闲的场所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个水岸城市步行街”。就现在的楚河汉街来看,在建筑的形式和室外空间的处理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因此,本文从研究步行街空间形态特征及商业街中人的行为心理需求着手,对建立符合人的使用需求的步行商业空间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从各个角度品评了楚河汉街的设计。同时也对步行商业街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美好的展望,借以说明创造理想步行商业街环境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以湖南大学周边商业环境为对象,以2000年和2007年的调研数据为依据,探讨了高校周边自发性商业行为在空间聚集、区位选择、业种构成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世芬  张婧 《时代建筑》2008,(6):104-107
文章以大连市中山广场为例,从城市、节点、建筑等层面对广场空间及其周边建筑群的建筑风格、空间形态、尺度构成及其生成机理与协调机制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形态类型的提取、归纳、比较以及构成方式的图解与分析,探讨近代建筑群与外部空间有机构成的方法。同时,对广场及其周边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功能提升与整体构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风貌的展廊,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为探究杭州市城市广场的使用现状以及优化策略,文章结合对杭州市市民广场的物质空间以及使用者行为的观察,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影响城市广场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在活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市民广场不同功能区块的主要使用人群、活动类型及活跃度、移动轨迹及驻留位置等.  相似文献   

18.
广场是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关注校园广场空间的塑造,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广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德恒 《安徽建筑》2009,16(6):33-34
介绍南京河西新城市广场B区B栋商业街步行街设计过程,对人流、车流等交通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防火规范对建筑防火方面的知识论述,合理解决大空间的防火分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