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江源农牧区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传统农房快速消亡及新建农房能源消耗大且使用不能满足农户使用需求的问题。课题选取青海三江源农牧区典型村落噶丹村作为低能耗示范农房建设点,基于传承地域传统农房营建智慧并综合应用现代生态技术理念,提出该地区适宜的低能耗示范农房设计策略,以期为推动该地区低耗能农房建设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2.
3.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了我国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的广泛实施,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的建设投入和未来几十年的住房品质,也关系着我国五千年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形象延续.因此,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问题需要我们的认真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咸阳市白村新型农村项目的实地调研,本文分析总结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现状问题,并试探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安溪梧桐中学实际项目设计,从主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角度分析低能耗设计理念在宿舍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采用PVsyst与Ecotect软件对建筑光伏发电量与建筑低能耗设计方案进行模拟研究,为营造低碳生态、舒适宜居的宿舍空间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5.
刘鑫 《门窗》2020,(9):30-3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也加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研究绿色节能技术和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但增加了能源消耗,同样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建筑行业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就需要进行改革转型,以节能环保为...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农房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对我国农房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开展的绿色民居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相关工作开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能源短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近几年,建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能源问题,急需推广低能耗绿色建筑以减少能源消耗.常规的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差,不能满足现有的节能需求,因此设计了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以解决目前的资源短缺问题.首先设计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然后比较了外围部件节能适宜性,随后设计了能源...  相似文献   

8.
选取华北地区某学校学生宿舍楼项目作为研究案例,深入剖析了被动式建筑技术在降低能耗、优化室内居住环境方面的成效。通过设计遮阳系统、外墙保温系统、被动式超低能耗门窗系统、新风系统,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源消耗,以期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增强。  相似文献   

9.
庄敬宜  王振波 《住宅产业》2023,(8):69-71+96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本文探索在农房建设中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装配式建筑的方法引入到乡村地区农房改造中,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集成绿色农房方案,以提高施工质量、完善建筑使用价值和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农房更新模式演变的梳理,分析"拆老建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既有农房改造设计是一种能有效保护乡村风貌的更新方法,同时对农房改造设计中"功能转换""功能延续"2种常见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以昆山院士工作站项目为例,尝试对既有农房进行局部加固和改造,在延续乡村风貌的同时,实现质量的升级和更新,从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角度,论述如何将既有农房改造成兼具居住和产业功能的现代新乡土建筑。  相似文献   

11.
从人性化医疗理念和医疗环境营造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型医疗中心的功能和环境设计问题,并提出可操作和执行的措施,以提高医院使用功能和环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袁家村从一个物质文化双重匮乏的村子,后以发展文化为基点,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之最终成为现代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在这期间,袁家村经历了寻找文化、复制文化、创造文化、衍生文化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牛月 《城市建筑》2014,(26):21-22
袁家村从一个物质文化双重匮乏的村子,后以发展文化为基点,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之最终成为现代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在这期间,袁家村经历了寻找文化、复制文化、创造文化、衍生文化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袁家村的调研,对其现在的建设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袁家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的保护和新规划建成的村落整体环境的关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乡村旅游的关系,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丁蔓琪  冯静  刘鷔 《华中建筑》2009,27(12):173-175
该文根据对浙江省杭州市杨家牌楼村住居实态调研,简要介绍目前城市边缘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民新村建设现状,分析当地住居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由此引发出了对于该地区村庄住居建设思路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用户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让所有相关人员参与设计过程,以更好地了解、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法.以郑州市五龙口村村史馆建设项目为契机,在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在村史馆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并分析该方法在应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与不足之处,证明用户参与式设计模式在村史馆设计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以期为此类展览空间的设计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维超  曹荣林  张峰 《华中建筑》2010,28(4):124-127
全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中,科学的划定城市规划区作为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现在却没有统一的划定标准。该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区概念、内涵阐释及发展过程的回顾,对现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各地城市规划区划定做法进行梳理,然后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对其规划区划定内在要求及考量要素进行研究,进而划定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来寻找城市规划区划定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象图村为例,对传统民居的村落与民居之间的关系、建筑特点、建造工艺等角度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发现旅游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优势并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文章研究立足于实地考察,通过走访相关民居、政府部门等,分析民居建筑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村落特征,调研、了解村落与民居的形成及现状,最终得出对偏远山区传统村落象图村的保护和发展的方法一个构想.  相似文献   

19.
乡村风貌不仅是乡村环境特征和传统文化的体现,还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为研究案例,从挖掘特色大地景观风貌、划分景观风貌分区、甄选特色精品村、打造县域美丽风光带,以及对传统村落、现状村落及新建村落提出分类改造指引等方面入手,推动提升东源县县域乡村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合理保护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实现有序更新,是历史街区改造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光山县历史街区——正大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光山县历史文脉与街区肌理入手,以最大程度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特征为原则,提出以"微更新"的设计方法实现城市肌理修复和功能置换.本研究为既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案例借鉴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