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壮大伴随着社会分化、集体迁徙、民族融合和地理阻隔这四个重要因素。客家文化能在诸多不利条件下逐步成熟化和多样化发展是与其内在向心性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客家文化的向心性解读,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客家民居的核心特征。本文提炼井祠堂围池和楼这几个基本类型,结合客家文化对客家民居的向心性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梳理诸多不同区域多样化客家民居的特性和共性,为客家民居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2.
3.
自汉代起,中原地区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及自然灾害,大批人口向南迁徙,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江西赣江、福建汀江、广东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与其它地区汉族不同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客家人在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建了极具个性的家园,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客家民居雄伟壮观的外壳中,包裹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布局主次分明、均衡有序。宗祠、厅堂、居室、天井、廊院个性鲜明、庄重而亲和,这正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在建筑手法上的表现,与古代中原汉族在文化心态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清初康熙年间清政府…  相似文献   

4.
以赣州客家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的村落调查,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赣州客家传统民居基础信息数据库"。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归纳总结出赣州客家传统民居主要类型,并深入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出形态各异的客家传统民居的同质性及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
东江是发育于粤东的最大河流,是历史上客家族群南迁的重要路径之一,河源和惠州作为位处东江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的两大客家聚居地,其民居形态受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及周边民系文化扩散的影响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差异。文中通过分析两地客家民居的形态差异以及导致产生差异的关键要素,试图探索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与民居形态之间的互动机制,这将有助于梳理和探索处于不同外部环境的当代客家民居适应于其所处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客家民居胎土谈生殖崇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家民居胎土谈生殖崇拜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吴庆洲一、胎土源自生殖崇拜文化客家民居的围龙屋和五凤楼中,均有一处称为胎土(或称化胎、花胎、花头)的所在(图1),其位置在中轴线上的祖堂之后,形如半月,高于祖堂地平。若其后无围龙屋,则呈土丘状;若后有围...  相似文献   

7.
东江是发育于粤东的最大河流,是历史上客家族群南迁的重要路径之一,河源和惠州作为位处东江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的两大客家聚居地,其民居形态受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及周边民系文化扩散的影响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差异。文中通过分析两地客家民居的形态差异以及导致产生差异的关键要素,试图探索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与民居形态之间的互动机制,这将有助于梳理和探索处于不同外部环境的当代客家民居适应于其所处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龙南县地处赣、闽、粤三角地带,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最南端,与广东省连平县、和平县接壤,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客家人在南迁的漫长岁月中,积累了生存经验,用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的智慧,建造起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功能齐全的围屋,创造了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 龙南县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县。县内居民因辗转搬迁,兴衰毁变,现存围屋只有350多座,均系明  相似文献   

9.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天矩地、方圆并陈的客家民居,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意象”的涵义以及中国古代观象制器、制器尚象的技术美学思想,指出客家民居有五类意象: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的意象、向往佛国宇宙的意象、宣扬儒家文化的礼乐意象、生殖崇拜意象、祈福纳吉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交流空间组织、建筑的尺度、施工的质量、建筑文化底蕴等几方面阐述了客家传统民居文化中的许多精髓理念和做法,说明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可以在现代住宅建设中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人文、艺术、建筑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闽、粤、赣地区客家民居及其典型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其建筑造型、环境构成等方面的美学特征.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客家民系文化和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内涵,并对客家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做了相关探讨.在长期的碾转迁徙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显示出以儒为本的耕读文化、祖先崇拜的寻根.  相似文献   

12.
文中阐述了客家民系的形成、特征以及客家民居的类型与建筑特征。而现代社会中,客都梅州如何传承与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城市特色?保护与发展两者的关系应是以发展为目的,以当地老百姓适应时代的良好人居环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装饰内容与特点,对其装饰的发展和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是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它的发展体现了客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与审美观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林梁 《建筑与环境》2010,(6):128-129
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有;土楼,围龙屋,府第式堂屋三大类。从土楼,围龙屋到三合院可以看到客家民居根据时间地点迁移建筑而不断的做出改变。从建筑角度看,容家民居带着浓厚的中原建筑色彩结合客家聚居的特点而形成。其建筑材料(土)和构筑方式与早期北方民间土筑建筑相似,但更具他自身建筑特色:以三堂为核心的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封闭,坚固,聚族而居的容家居住形态。从人文角度看土楼,围龙屋,三合院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而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结构复杂,布局讲究,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5.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以广九铁路为界,深圳西部是以 广府民系为主的地区,东部则是以客 家方言为主的地区。客家方言民系主 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 坪山、坪地、坑梓、葵涌等镇,宝安 区的龙华、石岩、观澜等镇及盐田区 的部分地方。深圳的客家民居光客家 就有200座之多,雄伟壮观,颇具 特色。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员会曾考察深圳的客家围,拟将深圳 的客家围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现 对深圳的客家民居建筑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梅州大埔县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特色民居众多,是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中特色民居种类最为齐全的地区,堪称客家特色民居的"大观园"。作者在学习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承担研究项目的工作需要,多次赴大埔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仔细观察研究并认真访问每一户民居的内外特色。本文总结分析大埔客家民居的建筑类型、结构形式、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描述了大埔客家民居的独特建筑艺术魅力,对大埔客家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借鉴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客家围屋,又被称为"东方城堡",是一种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封闭式客家民居,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主要分布于赣、闽、粤的客家人聚居地。文章通过对赣南、闽西一带围屋的实地考察,主要从围屋的定义与分类、历史成因与地理分布、围屋的建筑特点以及结构特点等方面对围屋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以惠州传统客家民居为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民居建筑形式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讨传统民居的构筑语言及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居住建筑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通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战  陈伯超 《华中建筑》2009,27(3):181-185
该文从城乡差异、多种文化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南通民居文化特征的形成,并叙写了其外敛内显、崇文尊孔的具体特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