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的核心课程,为发挥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中的核心作用,必须要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将"课程思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协同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觉意识的培养对推动和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改革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有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高校党建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机制创新。基于此在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以及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现实阻碍基础上,就"双一流"建设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运行模式进行了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高校在专业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价值引领上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本文尝试从解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入手,着力构建两者协同育人体系的"大思政"格局,为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文章针对课程教学中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课程思政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要把思想政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推进学科、课程以及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多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其中"课程思政"是育人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实施路径,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多种创新性成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技术悄然兴起,该技术的普及使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政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6):48-53
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它打破传统课程授课的界限,旨在寻求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之间的融通之道,体现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一跃,具有学生主体、政治导向、思想引领、隐性渗透等特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具有统一性,课程目标具有同一性,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要从目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基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的全学程育人体系。转换育人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改革评价体系和健全保障机制是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型下的全过程育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育人时“立德”和“树人”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高校里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教育事业新局面。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提出,高校要承担起所有课程的育人责任,推动每门课程要有“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融入或者渗透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高校在专业授课时,如何架起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桥梁,成为众多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8)
<正>2018年3月,天津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在本市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131"项目。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新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创新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一、音乐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要深挖高校全课程的内涵价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0)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本文对大学物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开展了探讨,并以《电磁感应定律》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8)
"课程思政"是高校在所开设的各类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和不同专业课程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挖掘其隐性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涵盖并渗透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不同阶段中,本文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思政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消费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为例,深入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易班"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易班"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新前景,围绕"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队伍建设模式、教育引导模式和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思政改革探索,通过对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现状研究,提炼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切入点进行相关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促进高校思政育人全程化;通过思政教育贯穿课堂新途径,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思政教师亲和力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同时也为大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养分。本课题以"高校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为主题,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落实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华中科技大学房地产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实践,找到了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普适性路径和针对性举措。然而深入研究发现,旨在培养国家机关及其组成部门新生力量的房地产管理课程仅仅追求隐性思政显然不够,必须实现显性思政、显性育人、有声育人、旗帜鲜明育人。当前,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房地产管理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压倒性任务。文章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统领房地产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思路,并根据“七个坚持”的理论骨架厘定课程的章节框架和具体内容,以期对众多管理类课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积极传播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1,(6)
"0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思想、情感、观念、思维、心理、行为等方面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因势利导、因时而变,这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入了鲜活动力。本文基于2100余名"0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的调查分析提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即:拓展优化,以学生个体需求为出发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知行合一,以实践育人为出发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创新发展,以"课程思政"为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虚实共振,以网络育人为出发点,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地;与时俱进,以教育需求为立足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1)
艺术类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反对唯专业论、重专业轻德育论、自由主义论、历史虚无主义论"、自然熏陶"论"、嫌弃"论、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规依法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导向,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强化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牵手的全员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1)
课程思政是我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符合我国实情的一大重要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是,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各类课程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课程设计。该文以课程思政和课程设计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以高校日语专业主干课程"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为例,系统探讨了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2)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本文通过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这门思政课课程与《Web程序设计》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方式,设计了一套《Web程序设计》思政课程建设方案,目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思政课程,有效克服了学生产生的枯燥、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