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工程教育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实践课程特点,紧扣工程教育认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关的毕业要求,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改革的必要性,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模式综合实验改革目标与特色、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模式综合实验项目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明醒 《中国建材科技》2020,(1):155-156,154
制图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教学体系等的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学、实践、评价,建立以制图学为基础的、以多种实践方法为重要训练手段的、以计算机绘图为辅助技术的现代制图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课题组分析了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考核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为例,对实验教学项目进行了递进式、多元化设计。课题组实施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在突出过程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目标从低阶认知目标层次提升到高阶认知目标层次,构建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考核分阶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昌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对"建构实验"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进度等进行的5年改革和实践,完善了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对提升学生空间认知和空间建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学改革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建构实验"在国内同类院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破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打破时空限制,为教师高频次、高质量、高标准开展校际间教研活动提供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土木工程课程群”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为试点,进行高校发展需求调查,分析教研室建设的迫切需要。针对专业层面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土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推动符合大土建行业需求的教学改革,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维度,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合力;课程建设层面,深化课程群“全产业链”教研与教改,构建行业特色大国土建工程群,绘制贯穿土木工程教育全过程的课程地图,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共创共建共享跨行业领域的土木专业教学名师、教材、课程、产教融合等精品教学资源库;注重教学技能提升,依托慕课西行计划、公开示范课、元宇宙空间研讨等教研形式,设计全生命周期的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系列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协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土木样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UGS幼儿教师教育模式实现了高校、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通过反思改善实践,实现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依据新"标准"改革培养方案并合理设计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在理清幼儿教师能力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践课程;以反思与行动研究帮助师范生积累与提升实践性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对实践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角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同步提升。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拓展完善教学内容、构建"沉浸式"教学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教学的深入研究,重识城市空间认知的课程价值体系,以空间正义为切入点,构建"专业课程为主、思政课程为辅"的专业与育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切实将专业知识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实现以"价值体系"为引领的课程培养高阶目标,达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应充分凸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设计课程改革、软件化特色专业改造和设计竞赛实践体系的建设五个方面,实现建筑设计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水产与海洋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课程内容与校内"生态景观鱼缸设计大赛"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将该课程实践教学与"生态景观鱼缸设计大赛"有机结合,建立"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实践课程的建设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参赛,在备赛过程中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并通过竞赛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不同专业学生协同创新提供平台,同时也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水平,倒逼了授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更新与课程改革。"以赛代训"实践教学模式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属于新生事物,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校现代化实验体系建设的热点,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是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弥补实体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部分缺陷,满足实验教学对灵活性、有效性的现实要求.将具有交互性、可视性等特征的BIM技术引入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的场地布置、结构设计、施工设计等过程中,能够明显提升其施工质量与效率,为其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加先进与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