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油气藏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形成的烃族,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运移到柯坪塔格组砂岩聚集成藏,柯坪塔格组油气藏以喜马拉雅期成藏为主,发育背斜、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岩性以及构造-岩性复合型等5种油气藏类型,围绕塔河北部高部位志留系剥蚀尖灭线附近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往南是背斜、地层超覆及岩性、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志留系砂岩具有深埋藏、大面积、低丰度、薄油气层、断层沟通、叠合连片的油气聚集特点,可能还存在致密砂岩气藏,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2.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有重要作用。辽河幼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不整合较发育,根据实际资料研究沙三段顶面不整合类型(削截、平行和超覆)和不整合面上下6类岩性接触关系的平面分布。不整合类型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接触关系不同,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泥上砂的削截和平行不整合可在不整合面之上成藏;下砂上泥的削截不整合易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砂岩,可作为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上下均为泥岩,可起封堵和区域盖层的作用。根据上泥下砂的不整合面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预测青龙台构造高部位和茨榆坨潜山的低带是有利目标区。图5参12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庆深大型气田的勘探前景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庆深气田是松辽盆地深层发现的地质储量超1×1011m3的大型气田。气层为火山岩和砂砾岩,以岩性气藏、构造-岩性气藏为主,气藏具有气层厚度大、资源丰度高、天然气品质好等3个特点。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断陷地层中发育的高-过成熟暗色泥岩和煤层为大气田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个火山岩亚相形成的火山岩体以及砂质含量较高的砾岩层为大气田的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在“下生上储”成藏背景下,断陷内纵向上叠置、横向上错迭连片的各类储层构成了以岩性气藏为主体的多种类型气藏,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岩性地层圈闭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性地层圈闭是川西前陆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最重要的领域,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岩性地层圈闭的特征、类型和发育模式的研究可为岩性地层气藏的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分析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地质基础上,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不整合面、地震反射特征、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和岩相的变化等标志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不同体系域内部砂体的类型和勘探的有利条件,阐述了川西前陆盆地不同区带岩性地层圈闭的特征、发育模式及岩性地层圈闭的勘探潜力和勘探重点。冲断带—前渊带为陡坡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有利的岩性圈闭为低位体系域时期的辫状河下切谷和湖侵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时期的浊积扇岩性圈闭;斜坡带—隆起带为缓坡三角洲沉积模式,是寻找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尖灭、透镜状砂岩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地层气藏的理想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砂体沉积厚度大,范围广,发育巨厚的煤系烃源岩,其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存在的岩性相关气藏圈闭类型有以下几种: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古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地层超覆、成岩、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其岩性圈闭形成以近烃源岩裂缝发育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为基础,良好的成藏配置为关键,适配的古构造提供了油气的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马海气田地质特征及运聚成藏机理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海气田包括马海构造顶部浅层构造气藏和其西南翼深层地层超覆气藏2个不同层位、不同特征、不同类型、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成藏主控因素的气藏。气源均来自40~50km以外的伊北凹陷。断裂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长距离垂向、横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它们经历了不同的气藏形成与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从而形成了马海浅层构造气藏的“构造力驱动、断裂-输导层输导、次生型油气运聚成藏”机理模式和马海深层地层超覆气藏的“浮力驱动、断裂-不整合输导、原生型油气运聚成藏”机理模式。最后运用这2种机理模式预测了柴达木盆地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7.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普遍发育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复杂,形成多种类型的油藏,包括构造、地层和岩性等常规油藏,还发育连续型砂砾岩油藏。为有效地指导勘探,解剖了不同时期可容空间的变化和古地貌样式差异,这些差异造成砂砾岩体规模和储盖组合样式差异较大,控制了油藏类型、分布及规模。综合分析认为,中浅层扇体,尤其是宽缓斜坡型古地貌条件下中浅层扇体形成的油藏类型为地层超覆油藏,控制其成藏的主要因素为扇体自身物性、盖层及储盖组合条件和潜山侧向封堵条件;深层砂砾岩体形成非常规油藏———连续型砂砾岩油藏,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物性;油藏类型有序性分布,深层发育连续型砂砾岩油藏,中部层系发育地层超覆油藏、岩性油藏,浅层发育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勘探潜力研究表明,文安斜坡和蠡县斜坡是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系统分析了富油气凹陷斜坡带岩性地层油藏形成具备的5个有利条件,构建了缓坡带砂体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河道砂岩性、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构造—岩性和构造—地层等7种油藏模式,建立了在斜坡内带、中带和外带3种岩性地层油藏成藏序列。总结了文安斜坡外带中浅层河道砂岩性油气藏和蠡县斜坡中北段岩性地层油藏两个规模储量发现的主要研究思路、油藏控制因素和主要做法。对其他富油气凹陷缓坡带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DF14井在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黄流组一段(压力系数大于1.9)获得优质高产天然气流,具有重要的领域突破意义.分析了黄流组高压气藏成藏机制,指出气藏具有纵向聚集、高压封盖、大型海底扇砂岩储集、向底辟构造远端超覆尖灭形成侧封的岩性气藏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集岩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河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分布模式,预测了油气勘探方向.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砂岩层具有深埋藏、大面积、低丰度、薄油气层、断层沟通、叠合连片的油气聚集特点.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生成的烃类,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运移到柯坪塔格组砂岩层聚集成藏.柯坪塔格组油气藏以喜山期成藏为主,发育背斜、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和岩性等油气藏.围绕志留系剥蚀尖灭线周围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往南是背斜、地层超覆及岩性油气藏有利成藏区.   相似文献   

11.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烃源岩、储层、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深部地壳构造等的研究,表明两盆地的区域地质及石油地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要好得多。提出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下一步勘探方向:在东部,以岩性、地层、古潜山(火山岩或花岗岩)油藏为主;在西部,以侏罗系、下白垩统及古潜山(前中生界花岗岩)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拐-五八区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对二叠系佳木河组和鸟尔禾组储层性质、盖层条件、储盖组合、区带类型的研究,认为该区P3w/Pij不整合面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二叠系地层油气藏、火山岩裂缝型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拐-五八区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对二叠系佳木河组和乌尔禾组储层性质、盖层条件、储盖组合、区带类型的研究,认为该区P3w/P1j不整合面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二叠系地层油气藏、火山岩裂缝型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运移输导系统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运移输导系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源内砂体输导系统、源内断层输导系统、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和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它们分别控制地层超覆、火山岩、基岩风化壳和各种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形成。源内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古隆起的西侧和肇东古隆起的南侧,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内断层输导系统主要发育在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岩区内的火山岩体内,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发育在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上,是寻找基岩风化壳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的上方或斜上方,是寻找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天然气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发育,侏罗系以分布轻质油为特色,绝大多数气藏为凝析气藏,且轻质油藏溶解气油比大,油溶气丰度很高;在台北凹陷,油气并存为油气分布的重要特点,气藏的分布与油气分异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发现的气藏层位均为侏罗系,其上的地层中没有气藏分布可能与盖层封闭性差有关。另外,埋深较大的侏罗系及三叠系中与烃源岩互层或很近的砂岩中存在规模很大的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的煤层吸附气也是重要的潜在天然气资源。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油气勘探领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发育多个富含油气的断陷和凹陷,十屋断陷和长岭断(凹)陷是其中富含油气的地质单元,已发现了一批中小型油气田。研究认为该区发育断陷层和坳陷层2套含油气系统,断陷层油气藏包括火山岩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陡坡岩性油气藏和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等,主要受有效火山岩储层和有效低孔渗碎屑岩储层发育情况控制,与构造复合分别形成火山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和低渗透砂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坳陷层油气藏受三角洲前缘相砂体层布控制,在有利的构造背景下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勘探领域包括:①火山岩油气藏,②地层不整合油气藏,③陡坡岩性油气藏,④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储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藏的储层主要为火山岩、浊沸石化砂岩和高碱碎屑砾岩等。研究表明,深层砂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经溶解、交代作用所产生的各类次生孔隙,矿物学上以浊沸石化和伊利石绢云母化和钾长石的钠长石化为显著特征,储层受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共同控制;砾岩有利储层主要集中在营城组4段,主要孔隙类型为压实后砾间砂质部分保留的粒间孔和砾内、砾边裂缝,原始含砂量和砂内填隙物数量是储层物性主控因素;而火山岩的有利储集体主要为酸性熔岩、酸性熔结凝灰岩等,原生气孔和经脱玻化等作用所形成的微孔隙及长石斑晶溶蚀孔具重要储集意义,火山岩相和碱交代及风化淋滤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酸性流体的溶解营力和深层烃碱流体的双重作用是深层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碱交代作用是主导和控制次生孔隙形成和分布的地球化学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序列中。在火山-断陷成盆期,深湖相泥质岩与火山岩呈现垂向或侧向的接触关系,是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溢流相,尤其是溢流相顶底部的气孔带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火山岩储集空间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3种类型。区内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受NNE向和近EW向两组区域大断裂控制,大多分布在区域性断裂活动带、基底隆起或构造带上。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不整合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43,自引:16,他引:43  
基于不整合与油气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阐述了采用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所识别的不整合面,并将其分为区域不整合和局部不整合2种主要类型,探讨其成因认为,不整合的形成与频繁构造活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大气水淋滤等有关。然后指出: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为变质岩侵蚀残丘、顺向断块风化壳、地层不整合遮挡等类型,且具有高凸起上的低断块和低凸起上的高断块易于聚集油气的分布规律;不整合面易于形成高孔渗带,既可以改善储集体的渗透性,又是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不整合对油气的生成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预测斜坡带上发育的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是下一步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