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笑冰 《江苏丝绸》2010,39(2):47-50
近年来,中式服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分析我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出发,从款式、面料、技艺等方面阐明了中国传统服装具有的优势,并对中式服装的更新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衣冠上国”在古代成了我们的代名词,可见当时对传统服装的重视。但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不断地交融,我们的服装市场逐渐被他国服装潮流“包围”。在这种被“包围”的情形下怎么继续让我们的传统服饰灿烂辉煌,成了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突破方向。新中式服装的不断发展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机遇,也是对传统服装进行传承和创新的途径。文章从传统服装入手,对新中式服装的面料、款式、图案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通过服装创作设计的方式对新中式服装创新进行更多的探索,希望能为新中式服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方神韵     
时尚的轮回有时真让人难以捉摸。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竟悄然流行起了二十世纪初的装束 ,“过时又土气”的中式服装一跃成为时尚 ,一改被奉为国粹却少有人问津的历史 ,这无疑与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有着密切的关联。过去只令老外兴奋的中式服装 ,如今吸引了更多国人的注意 ,买中式服装、穿中式服装更成了一股朝流。中国传统的服装 ,既能突出你那些暗自得意的部位又可以遮掩你想含蓄的地方。而且 ,古代的服装或者说传统服装本身的魅力在于它的个性化。如果说服装会说话的话 ,传统中式服装一定是唐诗宋词似的浅吟低唱别有情致。现代中式服…  相似文献   

4.
中式服装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服装,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从中式传统服装的平面性特点出发,以传统的平面结构理念进行新的服装造型设计,通过对传统服装结构线的移位、变形设计产生新的平面结构形态:传统的通袖线与前后中线角度为90°,在创新设计中,以改变传统中式服装的通袖线与前后中线角度大小的设计来获得新的廓形;改变传统服装的松量形态,将其由传统的"7"字形设计成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形等各种新的形态,进而改变服装的整体廓形。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7,(4)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目前中国民族风格的服装设计进行类别细分及设计技法研究。中国民族风格的服装可分为少数民族风、基于汉服和中式服装的设计、时尚民族风、民族风高级时装和概念民族风等,它们的风格表现与设计技法不同,尤其是对民族传统元素直接运用的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从基本沿用的"形似"到以隐喻手法表达"形之上"文化内涵的变化。少数民族风较多沿用民族传统服装的款式、图案与色彩搭配;基于汉服和中式服装的设计、时尚民族风、民族风高级时装则以不同的侧重对民族传统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基于汉服的设计细节变化丰富;基于中式服装的设计款式稳定,多为局部改良;时尚民族风强调时尚化的表达方式;而民族风高级时装多以不拘中西的款式与设色表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概念民族风较少直接运用具体的民族元素,而是以间接、抽象的手法表达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徐蔷 《北京纺织》2010,(11):36-36
春绽红颜觅妖娆,娉婷绰然风中俏。荷花池里轻盈的婀娜,落花风中上下翩飞的翩跹,皆有动人心魄的魅力。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服装古为今用的“木真了”,—直以来,它的每—款时装都似乎渗透着浓厚的千年文化底蕴,“盘根错节"的盘花纽、精密的锦绣团花、整齐有序的针角等,都尽情演绎着中式服装的神韵。我们走进木真了解掌门人王晓琳眼中的十大时装品牌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式服装设计中丝绸面料的创新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式服装以其浓郁的中国特色吸引了一定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丝绸中式服装,分别从印花、染、绣、缀等平面或立体的工艺处理手法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工艺处理如何在当代中式服装的特色面料"丝绸"中呈现出独特的创新性以及时代感,并进行了案例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9.
新中式服装在设计方面更加注重时尚感和舒适性,同时在色彩、图案和配饰等方面也更为丰富多样,能满足现代人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现阶段,新中式服装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时尚品位和文化自信。基于此,文章将围绕新中式服装的消费现状,对新中式服装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提升新中式服装品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进而找到新中式服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十”字剪裁的灵动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清末民初旗袍传世实物的尺寸测量与分析,对比历朝汉族及少数民族典型传统服装的结构,得出“十字剪裁”是中国传统服装共性的结论。这也恰恰从服装结构的角度解读了中国传统服装含蓄,优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卓聪  刘妃 《纺织报告》2021,(2):68-69,76
虽然中国山水画与服装设计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术语,但却同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中国山水画的文化精髓对于服装设计的借鉴意义非常深远。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融入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等技法进行创新设计,既可以较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创新设计出具有本民族独特魅力的服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山水元素的归纳总结、深入解读以及灵活运用,对让服装设计更易让大众欣赏、更受大众欢迎会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服装用人台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正  张欣  胡淑蓉 《纺织学报》2006,27(5):104-107
合体性是服装的基本品质之一,人台是控制服装在工业化生产中合体性的重要工具。针对我国人台行业起步晚、存在问题多和人台不太符合国民体型的现状,以国内人台的应用状况为着眼点,对人台制作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国内人台在造型、制作、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人台使用者的意见,对人台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挖掘和总结。所得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可为设计和制作适用于中国人体特征的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重 《纺织学报》2005,26(5):101-102
在服装纸样设计中,寻找一曲线来连接两给定端点且满足两端点的切线方向,即构造曲线与两控制边相切时,使用双圆弧来连接。该方法设计简单,且可以修改切点位置更改曲线形状,增加了纸样设计的多样性,丰富了服装设计的款式和式样。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青年服装文化建设与服装产业发展的关系出发,着重探讨了中国青年服装文化建设的规律,以及中国青年在服装产业发展中的使命,并进一步指出了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青年服装文化建设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方贵盛 《纺织学报》2013,34(5):133-139
 草图设计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主要表达方式,寥寥几笔便可将清新飘逸的服装跃然纸上,方便设计师捕捉稍纵即逝的设计灵感。本文将传统的草绘设计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笔式交互方式得到二维服装衣片的轮廓线,然后对草绘衣片轮廓线进行自动分段识别与处理,获得衣片轮廓的点、边和衣片结构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插值方法生成衣片轮廓上和轮廓内的点,并采用改进的Delaunay三角化方法对服装衣片进行三角剖分,最后通过纹理映射方法添加布料纹理,以增进服装衣片的真实感效果。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简单高效,能够提高服装衣片表达的效率,并且为进一步的衣片虚拟缝合和穿着展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90年代的信息革命到今天的互联网革命,我们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服装业虽然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但是面对新的经济形式、新的生活方式,面对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实施电子设备是必要的。本文就服装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于我国当前服装业的电子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服装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服装科技发展水平进行的比较分析,找出了如下差距:自主知识产权率不高,设备以中低档为主,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提出了发展中国服装科技的思路:嫁接高新科技,为发展战略服务,与企业互动。  相似文献   

18.
前后腰节差的变化是服装结构制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腰节长正确取值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款式等.目前前后腰节差没有十分确切的数值,在服装结构制图时只能用一个常规值,从而影响穿着的美观和舒适性.服装的前后腰节差反映在函数关系上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可以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到其变化的近似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新案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十大贸易强国行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频繁地进行歧视性反倾销调查。从1995年至今,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已经连续11年高居全球之首。通过案例分析对目前倾销与反倾销新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重点讨论了在WTO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国外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应时策略与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杜淑芳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3):68-68,70-72,74,75,8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款式、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件创意与设计完美的服装不仅来自于设计师创作的灵感,还来自于辅料与面料的绝佳组合。针对近几年来黏合衬实际生产和服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基于国外黏合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热熔黏合衬的黏合机理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压烫工艺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黏合衬的筛选流程,以此进一步推动黏合衬的生产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