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概述成组技术(以下简称GT)的发展给产品零件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六十年代初期GT仅仅是工艺部门或管理部门的事,当时称为“成组加工”或“成组工艺”.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首先要产品设计部门熟悉GT与推行产品零件设计成组化,才能使GT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我国机械工业正处于调整时期,产品类型变化较大,并正在更新换代,目前推广GT从产品设计入手最为迫切也最易实行.这样可以在对现有生产体制来作重大改革之前,也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并进一  相似文献   

2.
<正> 在机械制造中,将生产的多种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结构、材料和工艺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按零件组(族)组织生产,用扩大了的成组批量代每种零件较小的批量,从而有可能采用适当的高效设备、工装和流水生产方式,使小批量生产获得大批量生产的效益,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储备,稳定生产质量等目的,最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竞争能力,这常称之为成组技术(或成组工艺)。钣金冲压加工的成组技术就是将那些形状、尺寸、加工工艺相似的小批量冲压零件按其特性分别编组,集中起来用一组可调节的模具进行加工,以达到减少开制模具的数量,提高冲压加工经济效果的目的。它是成组技术在冲压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编码的必要性 1.为实施成组加工,除要求零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相似外,还要求零件工艺相似。根据加工族的相似程度和生产批量,成组加工有三种不同类型——成组流水线;成组单元;单机成组,如图1。它们的基础是成组工序。为获得组织成组加工的成组工序,我厂除了使用零件编码外,还使用了工艺编码。工艺编码解决工艺的相似性(包括设备、装夹、加工部位、工艺要求、使用工具等),用以扩大成组零件工序的批量。这样做可为成组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条  相似文献   

4.
把同类型零件按相同工序内容分组,运用同一设备,同一工艺装备、同一工艺方法及其相同的调整方式方法进行加工生产,这就悬最初形成的成组加工概念.现在它已被大大引伸发展,甚至越出了工艺范畴,成为涉及全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计划管理等生产管理领域),并已逐步形成以零件成组化为基础的成组技术(GT)概念,成为一门综合技术。最初应用成组加工手段之一的是成组夹具,以后随着人们认识上的深化和成组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为成组加工设计的机床设备.同时一些高效和自  相似文献   

5.
成组技术是合理组织批量生产的综合技术。它利用零件的相似性,扩大零件和零件制造工艺的通用性,以提高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效率,提高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从而收到生产周期短,在制品数量少,生产成本低,简化生产管理工作等一系列效益。成组作业计划就是要在成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成组技术的潜在效益,确定零件的生产批量和生产间隔期,制定加工与装配的日历生产进度计划。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制造中,将生产的多种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结构、材料和工艺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按零件组(族)组织生产,用扩大了的成组批量代每种零件较小的批量,从而有可能采用适当的高效设备、工装和流水生产方式,使小批量生产获得大批量生产的效益,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储备,稳定生产质量等目的,最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竞争能力,这常称之为成组技术(或成组工艺)。  相似文献   

7.
用自动车床加工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产品时,需对每个零件,编制一份工艺规程,设计一份工装,制造一套专用凸轮,其工作量相当繁重,零件成本也相当高;有些工厂就采用普通车床加工这些零件,当然这是落后的方法。为了改善这两种生产工艺,提高经济效益,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推广应用了先进的成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有关行业(仪器、仪表、无线电设备等)中,广泛应用的单轴纵切自动车床通用凸轮成组零件的设计,谈谈我们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自动车床加工零件的两种分组方法根据我厂零件类别,单轴纵切自动车床所加工零件的分组方法,基本上有下列两种: 1.短小件分组法这种分组法是按零件最大外径相同或相近,外形  相似文献   

8.
上海切纸机械厂80年代初在上海机电设计院的帮助下推行成组技术,按生产流程分析法,设计了几个成组生产单元,在小金工车间按成组单元重新进行设备平面布置。1986年,上海市科委和机电局又向该厂下达了“成组技术在机械工厂生产管理中应用”的科研项目,由上海机电设计院和该厂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厂编制了五个单元的成组零件图册,推行了成组工艺,编制了切纸机零件分类  相似文献   

9.
一般的成组技术(GT)分类编码系统,还不能包罗零件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工艺信息,尤其是与企业生产技术条件、投产批量等有关的工艺信息。为了满足成组加工以及编制成组工艺文件的需要,还应该补充工艺编码系统,才能够提供制造零件完整工艺规程所需要的全部工艺信息。本文介绍法国机械工业技术中心(CETIM)的工艺编码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工艺技术准备1 .成组工艺规程按照单元组内不同的零件组由工艺员编制成组工艺规程及调整卡片,编制小组内的零件明细表。我们设计了两种格式。_ 第一种是成组加工零件明细表,见表5。 成组加工零件明细表(S3-GT-1)是按矩阵分组编制的;这样在生产管理上比较方便。计划人员也可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一个生产印刷机的专业厂,为机械行业推行成组技术的试点厂之一。在机械部设计总院的帮助和指导下,已实现了一个分厂和一个车间按成组工艺的生产单元组织了生产,成组夹具也随之发展起来。两年多来先后设计了一批成组夹具,在生产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主要介绍成组夹具设计与应用。一、成组夹具的设计我厂被加工零件的分类是按照我厂印刷机特点的编码法则而进行的。以主导产品零件分类为主,然后再考虑其它产品的相似零件是否可归并到同一加工  相似文献   

12.
成组技术(以下简称GT)的关键是把工艺上相同或相似的零件聚集在一起,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能在设计、制造和管理上得到大批量生产的好处。零件分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推行GT的经济效果,而合理的分类编码系统是零件合理分类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的GT是建立在零件分类编码的基础之上的。分类编码法则随着GT的发展,分类编码系统日趋科学化、合理化。目前世界各国的编码系统不下百种;比较成熟,并为众多企业采用的有二十多种。采用哪一种编码系  相似文献   

13.
(一) 成組技术是利用零件形状和工艺的相似性、尺寸的相近和材料的相同,对零件进行分类归組,以便采用最佳的工艺流程和高效率的加工設备,合理的生产組織形式进行生产。因此,增大了零件的生产批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也同样能获得大批量流水生产的經济效果。在工业先进国家中,机械工业大多数是多品种中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制造业中,成组技术是依照零件形状,尺寸、工艺等方面的相似性,应用科学的方法,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门科学。产品零件根据一定的编码原则进行科学的编码后,进行的分类、检索、设计特征矩阵,划分加工单元组,制定成组工艺规程,安排成组生产作业计划以及为上述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机床制造厂不断改进和更新产品,并按用户要求组织生产.目前我厂生产正朝着品种规格逐渐增多、生产批量逐渐减小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产品设计使工厂组织品种生产中零件数则成倍增长。造成新产品开发中技术准备工作量大,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复杂化、产品生产周期长等困难。因此提高零件标准化程度,减少零件生产种数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着特殊意义. 本文以我厂成组加工的生产形式为例,说明成组技术与产品设计中逐步实现零件标准化的关系. 一、零件多样性的产生及其影响 我们用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对我厂生产的普通车…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在我厂最近研制开发的一个新产品冲模设计中,我们试用了成组技术理论。具体步骤为:首先用视检法将所有零件根据其结构及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分类成组,然后将成组的各“加工族”分别进行冲模设计。下面以“圆筒形拉伸零件加工族”的成组冲模设计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多品种、小批量是某公司当前的主要生产模式。,如何提高其生产效率,甚至能达到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效率,是生产型企业目前研究的课题。通过应用成组技术,按零件数控化加工的特点和订单量进行了成组工艺分类,即把原来124种零件分成了9大组,安排在11台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经过这样的分类成组,该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26%,同时生产成本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批量难加工零件进行加工难点分析,设计了一种用于批量铣削零件的夹具。介绍了这一夹具的结构,给出了这一夹具的加工工艺。应用这一夹具进行零件试加工和批量加工,零件尺寸满足要求,零件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组的快速试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成组的快速试制将产品的试制与成组生产相结合,根据零件特征相似度将试制件分配到各个零件组中,利用零件组的已有工艺实现试制工艺的快速设计,利用零件组的工装并结合模块化工装实现试制工装的快速准备,从而提高了试制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成組技术的基础是对生产对象的相似性分析和分組工作。目前在有关成組技术的文献和資料中,对零件的相似性还沒有一个明确的描述。本文則对这些问題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便大家作进一步的研究。一、机械零件的相似原理在推行成組技术时,首先应明确机械零件在各項生产活动中应具有那些相似性或相似特征,零件的相似程度即零件实际上具有的相似性应怎样划分,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