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选择几种典型胶片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坚膜剂,坚膜到不同程度。然后,将这些胶片自然存放在无锡没有空调的房间中,经过了湿热的梅雨季节(最长放置了4~10年),观察其粘连情况。发现合理的坚膜程度加上合理的护膜组分可以有效地防止胶片粘连,并进而应用分子结构理论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是一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不论是PLLA本身还是其降解产物都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利用聚乳酸制成的产品。本课题成功地对端羟基PLLA预聚体进行扩链反应,使最终制备的聚乳酸分子量及性能均有所提高,制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膜的很多性能也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高琳  鲁鹏  吴敏  陈顺利  孟志谦 《包装工程》2020,41(15):134-141
目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PLA膜以提高其亲水性及粘附性,为制备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的放电电压(50~175V)和放电时间(10~50s)对PLA膜表面亲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测定PLA膜表面接触角及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剥离强度,分析亲水性及粘附性的变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微观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PLA膜表面由疏水性向亲水性转变的机理,并对PLA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PLA膜在低温等离子体条件(放电电压为125V、放电时间为40s、电极距离为4.5cm,氧气流速为1 mL/min,真空度为16.0 kPa)下处理后,其亲水性及与纳米纤维素膜的粘附性达到最佳。此时,PLA膜的接触角由90.0°降至42.4°,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剥离强度为39.5 N/m。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PLA膜表面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且处理后的PLA可较为牢固地与纳米纤维素膜粘附在一起,从而为PLA/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LA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流延法和溶剂蒸发技术,以聚乳酸(PL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可降解PLA/PVA共混膜。通过考察不同的共溶剂对共混膜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二甲基亚砜(DM SO)是制备PLA/PVA共混膜优良的共溶剂。研究PLA与PVA配比对PLA/PV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探索PLA与PVA分子链在共混膜中的结合状况。结果表明,当PLA的含量低于20%时,可以得到均质的PLA/PVA共混膜,且PLA与PVA分子链间以氢键结合。此外,在共混过程中,PLA与PVA的结晶均受到一定的破坏,结晶度比纯PLA与PVA下降。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改性丝素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共混改性丝素,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的丝素膜相比,共混合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透汽性也有所提高,但透湿性略有下降;聚乳酸的分子量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共混膜的透汽性影响不大.FT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的加入丝素分子β构像的含量明显增多;用Vigot 函数以1265和1235cm-1为中心在1200~1300cm-1之间对红外光谱进行了分峰,用I1265/1235cm-1来表征混合膜中β构像丝素分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比例为5/100的聚乳酸/丝素共混膜中,丝素分子β构像含量最多,为0.64.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5种聚乳酸(PDLLA)/聚己内酯(PCL)共混医用材料,并进行挤出流延制备薄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片的表面形貌和截面高度曲线,与纯PDLLA相比,共混物的表面相对光滑、截面高度曲线振幅减小,最高凸起从800 nm下降到180 nm以下。PCL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表面平整度,获得更加光滑的外观,原因在于分子量相对较小的PCL产生润滑和增塑效应所致。PCL含量为30%时共混物的柔性较好、半衰期为90 d,与肌腱手术的临床要求相匹配,适合用于制备肌腱吻合器。细胞培养实验表明,成纤细胞在PDLLA/PCL(70/30)共混物薄片表面的数量很少,说明其不容易粘附在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防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歆  涂松  陈元维  罗祥林 《功能材料》2011,42(5):775-777,781
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LLA,并以此为原料采用碳酸氢铵发泡一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一体化的有多孔面和致密面的非对称膜.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了其非对称结构:一面疏松多孔,孔间相互连通,孔径在5~300μm之间,一面平整致密,并分布着一些极小的孔洞,孔径约为1~5μm.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膜的拉伸强度随着PLLA...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PLLA)微孔膜,并考察溶剂种类和致孔剂种类及致孔剂分子量对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4-二氧六环(DO)作为溶剂对PLLA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用聚乙二醇(PEG6000)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作为致孔剂对PLLA膜微孔结构、平均孔径、水通量及接触角的影响;不同分子量的致孔剂PEG(600、6000、10000)对PLLA膜微孔结构、平均孔径及水通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NMP和DMAc作为溶剂可得到指状孔,而DO作为溶剂得到胞状孔,PEG和PVP-K30作为致孔剂均可促进PLLA膜大孔的形成,PVP-K30可使PLLA膜表面更为多孔,不同分子量的PEG作为致孔剂会同时影响PLLA膜的孔径和皮层厚度.通过对制备的PLLA微孔膜的水通量及尿素、溶菌酶和牛血清蛋白的透过性能分析表明聚乳酸膜具有较好的溶质选择透过性,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透析性能的新一代血液透析膜材料.  相似文献   

9.
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armagΦ175双向拉伸膜设备进行聚乳酸膜的制备,TGA分析表明,所购得的聚乳酸粒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型.通过GPC测试分子量及其分布表明,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降解;DSC分析说明,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厚膜具有较低的结晶度,有利于后期膜的双向拉伸进行,经双向拉伸后聚乳酸膜的结晶度具有较大程度的增加.DMA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倍数对膜性能影响很大,拉伸倍数越高,膜的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茶多酚(TP)为抗氧化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了具抗氧化活性的可降解PLA/TP共混膜,并研究了茶多酚添加量对共混膜包装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与聚乳酸基质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茶多酚在聚乳酸基质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天然抗氧化物茶多酚的添加使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透光率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共混膜的热封强度、透湿系数、透氧系数、溶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当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为0.9%时,共混膜的热封强度为3.31 N/(15 mm),透湿系数和透氧系数分别是纯PLA膜的1.68倍和6倍,透光率为88.1%,自由基清除率为89.18%,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环境友好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MTT、透射电镜、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生长因子测定等方法研究壳聚糖基共混糖溶液(CTSb solution)对L929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从CTSb壳聚糖基复合膜组成成分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的角度探讨复合膜预防肌腱粘连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壳聚糖基共混糖溶液培养成纤维细胞一定时间后,MTT、透射电镜、凝胶...  相似文献   

12.
羧化左旋聚乳酸膜的表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丙烯酸获得表面羧基化的PLLA膜并对其表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膜表面羧基接枝密度有较大影响;与空白PLLA膜相比,羧基化后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提高,表面接触角由75°减少到24°并长时间保持稳定;L929成纤维细胞在羧化膜上的生长状态良好,呈现出细胞的聚集态,其细胞密度大于空白组.材料表面的羧基化能改善其亲水性并使其带上负电荷,从而有效的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张涛  鲁路  周长忍  涂智峰  贾海英  王继群  李垒 《功能材料》2012,43(18):2496-2499
选用壳聚糖与透明质酸复合,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透明质酸水凝胶微球。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微球分散均匀,尺寸在1~2μm范围。微球能够在15min内达到溶胀平衡,溶胀率达30倍。体外凝血实验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防粘连特性,对正常鼻粘膜无严重负面影响,其使用安全性明显优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填塞型鼻用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氯仿为共溶剂,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不同酰基侧链O-酰化壳寡糖/聚乳酸(OCS/PLLA)共混膜,用FTIR、WAXD、DSC和TG等方法表征了共混膜中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OCS/PLLA共混膜组分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O-酰化壳寡糖的氨基和聚乳酸的羰基之间;在保证脂溶性的前提下,酰基侧链越短,O-酰化壳...  相似文献   

15.
以具有良好亲水性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纤维制备了Nafion/PLGA复合质子交换膜,其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10.5,19和147.8MPa,优于相同条件下的Nafion均质膜.Nafion/PLGA复合质子交换膜电导率达到0.053 S/cm,结构致密、单电池开路电压达到0.96 V,并在100~900 mA/cm2的欧姆极化控制区域呈现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塑料包装》2021,31(2)
本文分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防水解抗老化BOPET背板膜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先进工艺,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的改性耐老化PET白色背板膜工艺。研究表明,添加防水解抗老化母粒制成的PET背板膜,具有更优异的防水解抗老化性。  相似文献   

17.
王桂花 《影像技术》2008,20(1):28-31
液晶显示器(LCD)的用途从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到液晶显示电视(LCD-TV)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关于LCD高精细度、高灰度、高对比度的各种开发连续不断。LCD表面保护膜以前多使用AG(Anti-Glare)膜,后来又上市了有上述作用的、可作为表面保护模的防反射(AR=Anti-Reflection)膜。该反射膜反射率低,并且表面物性高,本文介绍了产品设计和构成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可降解聚乳酸为膜材料,采用水溶性稀释剂二甲基亚砜(DMSO),实现了复合相分离法制备结构可调控的聚乳酸分离膜.重点考察了铸膜液温度和凝固浴温度对其结构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凝固浴温度接近浊点温度时,相分离过程中主要以NIPs过程为主,形成了指状孔和大空腔结构,聚乳酸分离膜的纯水通量较小;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较高.当凝固浴温度低于浊点温度时,体系发生TIPs和NIPs复合相分离过程,制备的聚乳酸分离膜具有双连续和指状孔结构,聚乳酸分离膜纯水通量较大,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略有降低,但都在66%以上.当铸膜液温度接近浊点温度时,体系发生TIPs和NIPs复合相分离过程,制备的聚乳酸膜具有多孔的表面膜结构,表面膜孔与支撑层之间的连通性较高;随着铸膜液温度的增加,膜表面孔径减小,聚乳酸分离膜纯水通量降低,由610L/(m2·h)降低至27.6L/(m2·h);牛血清蛋白截留率增加,由61%提高至84%.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单一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基础上负载茶多酚(TP),制备出不同质量混比的PLA/TP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接触角仪对该材料的热性能及润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DSC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纯PLA纳米纤维膜,添加TP后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数值上没有较大变化,熔融温度(Tm)有上升趋势,并且两者峰型均变得不显著。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添加TP后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较纯PLA纳米纤维膜有减小趋势,并且随着复合薄膜中PLA含量的减少,TP含量的增加,接触角继续减小,润湿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属于疏水材料范畴。  相似文献   

20.
以核壳聚合物乳液作为毛面剂,研究了该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克服了现用毛面剂合成中的缺点,通过对核壳乳液与相同组成的共聚物作为毛面剂的防粘连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核壳聚合物具有优良的防粘连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