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注水井压裂技术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储层物性的影响和储层岩石的润湿性、毛细管力、注水驱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压裂施工中的加砂强度和前置液百分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压裂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藏注水井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后容易出现注入压力升高以及注水量减少的现象.通过表面活性剂、防膨剂以及防垢剂的优选评价实验,研制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藏注水井的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体系,室内评价了其降低界面张力性能、润湿性能以及降压增注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20 min后即可...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从油藏地质特点出发,将油藏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水力压裂对区块开发的影响,是一种高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技术。本文从整体压裂的定义、设计原则出发,调研国内外低渗透油田的整体压裂研究现状,为在低渗透油田中应用整体压裂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油田在开发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油层堵塞的现象。由于油层堵塞较严重,酸化解堵技术在该盆地油田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的酸化作业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恢复地层渗透率,在一定程度改变地层的物性。但是使用酸化解堵技术不当还会有危险性,不仅会使地层发生不可逆转的二次伤害,降低渗透率,甚至会造成油井停产。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率砂岩油藏堵塞因素、酸化解堵技术原理和普遍运用的酸化解堵技术,通过对堵塞机理以及砂岩酸化影响因素的探究,我们确定了对于不同的储层和伤害类型的酸化解堵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低渗透油田本身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要想使其开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必须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改进。在这一背景下,酸化降压增注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中。因此,本文就低渗透油田酸化降压增注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存在着较多的低渗透细喉形储层结构,这些部分胶质物含量较高,因而注水压力高,控制难度大。基于此,主要分析低孔低渗结构在整个低渗透油田当中的具体影响,并分析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范围,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应用这种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地层、注入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3个方面,对刘峁塬区欠注井欠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注水井高压欠注相应治理措施。通过实施井下措施改造,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下降1.3MPa,单井日均增注11.1m3/d,增注效果显著。对地面系统实施改造后,干线末端管损降低2.4MPa,欠注率降低10%,区块欠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具体应用机理,同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以低渗透油田为例,提出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具体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透油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和后期开采含水率高的特点,对三次采油活性剂驱替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实验室所配制的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地层的吸附损小于2mg·g-1,当地层温度为45℃时,低浓度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也能保持在10-3mN/m以下,符合油田三次采油要求。当油田含水率在90%以下,活性剂的浓度为400ppm,表面活性剂注入量为0.6~0.7PV时,表面活性剂驱替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胜利油田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注水驱替效率低及套损井不断增加情况,开展了表面活性降低注入井注入压力实验研究,室内进行了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能研究,在天然岩心上进行了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驱替压力物理模拟实验及确定现场注入参数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出的表面活性剂体系120℃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数量级,且具有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岩心驱油降压物理模拟实验。后续水驱潜压力下降30%以上。在现河油田进行了2口井现场试验,两口井见到了表面活性剂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压裂增产技术已成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根据目前低渗透油藏压裂技术发展应概况,研究总结各种压裂系列技术.并分别论述现有压裂技术各自优缺点,以期为未来提高压裂技术作用效果提出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石油的开发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也有影响。然而,当前我国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并应用更为科学的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低渗透油田的基本特征为论述切入点,指出当前我国油田注水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相应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从而为后续的石油开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卫城低渗油藏以卫城油田沙三中—沙四段油藏为主,油层埋深为2700~3500 m,动用地质储量3184×104 t,主要包括卫81、卫360块等6个开发单元。该类油藏埋藏深、储层低渗透,层间非均质性强,存在着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块注水压力高,高压欠注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酸液体系酸化过程中,一直没能较好的解决处理半径有限、易生成二次沉淀、残酸返排不彻底等问题。多氢酸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自2012年1月至今,卫城低渗油藏现场应用11井次,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注19 m3,降压8.0 Mpa,平均年有效期152天,平均年增注3137 m3。  相似文献   

14.
《化工设计通讯》2019,(12):40-41
随着石油开采量不断的增加,我国低渗透油田开采数量也不断增长。与传统的油田相比,低渗透油田不仅储油率低,而且丰度、单井产能都相对较低。在低渗透油田开采中注水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使油田的含水量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升石油开采率。基于此,对低渗透油田高压注水技术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低渗透油田高压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惠鑫  黄小峰  刘虎  马志峰 《化学与粘合》2022,44(3):224-228+237
为实现对注水井的酸化解堵及增注降压的效果,保障低渗油田开发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对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分析。制备复合酸液体系,确定在线酸化施工中的注酸速度与强度等参数,并设计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在线酸化施工,检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酸液具有较高的螯合性与沉淀抑制性,具有较高的岩粉溶蚀率;应用该复合酸液实施在线酸化施工,施工后试验注水井的地层吸液性及注水量显著上升,井口油压及施工压力显著下降,增注降压效果明显,可解除注水井储层的堵塞物,为提升低渗油田开发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提供保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使井口的油压由9.11MPa降到1.71MPa、泵注压力由9.77MPa降到7.51MPa,说明能有效缓解井口油压以及泵注压力,加大整体的施工排量,实现增注降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变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且储层伤害具有动态性、叠加性和不可恢复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应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合理控制注采速度,保持地层能量,优化压裂方案,避免因过度压裂引起的注入水窜流,不能有效地开采基质中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私家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导致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油田开采任务不断增加。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且很多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油田的开采效率较低,石油资源的开采难度普遍较大。为了有效提高油田的产量,需要采用注水开采工艺技术。为此,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玉印 《辽宁化工》2014,(4):403-404,407
报道了一种聚合物增稠剂zcy-01和交联剂JL-01为基础配制的压裂液。增稠剂zcy-01是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溶解速度快,在水中完全时间小于20 min;增粘效果好,0.5%浓度的聚合物基液粘度可达63 MPa·s。在酸性条件(pH=5~6)下与酸性交联剂以100∶0.5比例混合形成可挑挂冻胶,该冻胶呈透明状,携砂稳定。该压裂液耐温性好,破胶效果好,残渣含量小于100 mg/L,防膨率达到80.36%,适合于压裂施工。在强1块两口井的压裂施工中,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水力喷砂射孔与压裂联作是集射孔、压裂一体化的新型增产措施,一趟管柱多段压裂,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施工风险,降低了施工成本,是对低渗透油层改造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在长庆油田多个区块展开试验,该技术在江平12-21井的试用中,不仅施工过程进行的很顺利,而且测试、求产后与同层的常规定向井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此次试验,对水平井的大规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工艺,必将成为长庆油田开发中很重要的增产、增注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方凯  李宁  贾红娟 《辽宁化工》2012,41(9):919-92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储层条件,论述目前应用于低渗透储层开发的各项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及存在的应用难题,为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应用效果指明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