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基于超支化聚合物(尤其是聚酯)的新型抗冲改性剂已有相关报道。由羟基、羰基以及环氧封端的超支化聚酯可以制备低黏度的共混物。加入少量这些聚酯就足以极大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而不降低其强度以及玻璃化温度。超支化聚合物(HBP)的重要特征是其支化重复单元的极高支化度,以及聚合物核壳结构表面带有的大量功能性端基。由于高度支化的结构阻止了链缠结的发生,超支化聚合物通常在熔融态或溶液中显示出较低的黏度。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受数目众多的端基影响,因此进行端基改性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超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三氨基单体-1,3,5-三(4-氨基苯氧基)苯(TAPOB),利用其和二酸酐单体-双酚A二酸酐(BPADA)反应,制备了端酸酐基超支化聚酰胺酸和超支化聚酰亚胺。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检测,表明得到了目标聚合物。超支化聚酰亚胺具有中等分子量和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进一步测试表明,聚合物的特征黏度和线性聚酰亚胺相比较低很多。超支化聚酰亚胺保留了线性聚酰亚胺的优良热性能,同时超支化聚合物溶解性能大为改善,在室温下可溶解于常见的强极性溶剂。  相似文献   

3.
以乙烯基功能化的SiO2粒子(Vinyl-SiO2)为种子,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FOMA)为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含氟聚合物(SiO2/PFS)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组成及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成功接枝在SiO2粒子的表面,SiO2/PFS复合材料呈不规则的核壳结构。对SiO2/PFS复合材料进行水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FOMA的用量对SiO2/PFS复合材料的疏水性有较大的影响。当m(FOMA)/m(St)=0.3时,SiO2/PFS复合材料在1~14的pH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且接触角高达171°。  相似文献   

4.
5.
综述了以ABn(n=2,3,4)型单体制备超支化聚碳硅烷、超支化聚碳硅氧烷和超支化聚烷氧基硅烷三类超支化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工艺及其改性技术,重点介绍了制备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功能性超支化有机硅树脂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制备技术。论述了超支化有机硅树脂在薄膜材料、复合催化剂、增强助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产业》2006,(11):34-36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三维尺寸的高度支化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粘度低,溶解性高,成膜性好等优点,由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含有大量末端基,通过分子结构设计进行端基改性可以赋予其多种功能,而且其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独特、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因而应用于众多领域.主要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在涂料、共混改性、药物控释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乙烯基功能化的SiO2粒子(Vinyl-SiO2)为种子,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FOMA)为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含氟聚合物(SiO2/PFS)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组成及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成功接枝在SiO2粒子的表面,SiO2/PFS复合材料呈不规则的核壳结构。对SiO2/PFS复合材料进行水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FOMA的用量对SiO2/PFS复合材料的疏水性有较大的影响。当m(FOMA)/m(St)=0.3时,SiO2/PFS复合材料在1~14的pH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且接触角高达171°。  相似文献   

9.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高度支化三维球状结构以及众多的端基,显示出与相应线型分子截然不同的性质,如低粘度、无链缠结和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在涂料、聚合物共混改性剂、热固性树脂增韧剂、药物缓释剂等方面得到较广泛应用.而且其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从结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性能方面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简要地介绍了它的应用前景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二乙醇胺(DEOA)为原料通过偶合单体反应法制备出了不同代数的脂肪族超支化水性聚氨酯(HWPU)。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TG)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各代HWPU的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对比。TG结果表明不同代数的HWPU均在180~275℃和275~450℃范围内有较大热失重;DSC测试第2代至第5代的HWPU的玻璃化温度(Tg)分别为:104.3℃,123.0℃,136.6℃,141.9℃,表明随着产物代数的增加Tg逐渐升高,但温度增加幅度逐渐缓慢。  相似文献   

11.
利用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以1,3,6,8-(N-己基)咔唑为核的新型超支化聚对苯撑共聚物.用红外、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测定,表明咔唑以及吡啶单元成功引入聚合物中.聚合物可溶于四氢呋喃、氯仿和甲苯等有机溶剂.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在40000~110000之间,分子量随着1,3,6,8-(N-已基)咔唑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超支化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吸收峰分别位于315~334nm和402~410nm之间.随着支化咔唑单元含量的增加,超支化聚合物的吸收峰均发生一定程度的蓝移.超支化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02~410nm和402~415nm之间,并且随着引入的支化咔唑单元含量的增加,分子内发生更加有效的分子内电荷转移,PL光谱发生略微的红移.  相似文献   

12.
万德成  黄骏廉 《功能材料》2004,35(Z1):2784-2785
用超支化的聚丙三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龙眼结构的聚合物纳米例子,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交联度为40%聚合物粒子,显示了pH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新戊二醇(NPG)、二乙醇胺(DEOA)为原料合成了含扩链剂的端羟基超支化聚氨酯(HPU-OH),并用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IPDI-HEA)对其改性制备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HPU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表明HEA成功接入HPU-OH中,得到超支化结构的HPUA;热重分析显示HPU-OH和HPUA均有3个热分解温度段,分解历程相近;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HPU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HPU-OH。将HPUA添加到普通的环氧丙烯酸酯中光固化成膜,涂膜测试表明,添加10%的HPUA的光固化树脂,其固化膜铅笔硬度从B提高到2H,摆杆硬度从0.59提高到0.76,附着力从2级提高到0级。  相似文献   

14.
王华林  殷德飞  颜世民  李胜水 《功能材料》2012,43(16):2187-2190,2195
在以Gilch路线合成了一系列含烷氧基超支化聚对苯撑乙烯(HPPV)共聚物的基础上,对其聚合反应的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常,PPV的聚合是按照自由基机理进行,即反应物单体在分子内脱去卤化氢(HX)后形成一种对醌二甲烷单体,再通过自由基链增长达到聚合的目的。通过DFT(B3LYP/6-311G(d))方法对反应单体1,3,5-三氯甲基-2,4,6-三甲氧基苯(TCMTMOB)在分子内脱去HCl后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发现此单体同样可以形成稳定的间二醌结构,易于与对醌二甲烷单体共聚生成超支化共聚物,这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新型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异丙醇胺和六氢化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AB_2型单体(DH)。二异丙醇胺过量,利用DH和过量的二异丙醇胺在共沸带水剂二甲苯中进行缩聚反应,合成新型超支化聚(酰胺-酯);同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法对DH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表征,并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相对分子量分布、溶解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M_n高达42769g/mol,多分散性指数在1.28~1.60之间,呈现很窄的分子量分布;合成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能溶于醇类、酮类、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相对线形高分子,合成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具有较低的黏度,体系中含40%的超支化聚(酰胺-酯)仍能全部溶解,且黏度仅为6.61mPa·s。  相似文献   

16.
以聚醚胺(T-403)、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二酐(BTDA)为单体,采用A2+B3法通过热亚胺化和化学亚胺化得到一系列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s)。通过红外光谱测试(FT-IR)、热重分析测试(TGA)、溶解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FT-IR表明生成了预期的聚合物;TGA表明合成的超支化共聚PI随着共聚体系中芳香二胺的比例增大,其在N2中5%和10%的热失重温度也随之升高;溶解性测试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酰胺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化学亚胺化合成的HBPI溶解性良好;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聚合物的结晶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A2型单体,二乙醇胺(DEOA)为CBx型单体,采用A2+CBx法,并结合逐步升温法和单体逐步加入法,用六氢吡啶法检测体系中的异氰酸根浓度,制备不同代数的超支化聚氨酯(HBPU)。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旋转流变仪等对目标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得高支化度的多代超支化聚氨酯。  相似文献   

18.
宋雪晶  罗运军  李纠  辛伟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5):103-104,123
采用丙烯酸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使端基由羟基变成双键.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原料和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得到了端基为双键的不饱和超支化聚酯,通过核磁氢谱的峰面积计算出基团的转化率在 90%以上.该不饱和超支化聚酯有望应用于自由基反应的交联剂和光固化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乙二胺与丙烯酸丁酯依次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引入乙烯基(MGO),然后与丙烯酸酯类(含羟基)单体聚合获得含-OH的MGO/PA;同时在超支化聚氨酯核外围接枝线性聚氨酯获得含-NCO的超支化聚氨酯预聚体,两者混合后缩聚并交联,经乳化获得乙二胺化GO改性超支化聚氨酯-含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探讨了不同含量MGO对乳液力学稳定性、胶膜耐水性、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对GO改性成功,剥离更完全且分散性很好。当引入聚丙烯酸酯(PA)固定含量为16%,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胶膜的水接触角、拉伸强度、吸水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MGO质量分数为0.46%时,与HBPU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9℃,胶膜表面水接触角为99.7°,24 h吸水率为5.21%,拉伸强度为15.3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