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二羟甲基丁酸(DM-B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了无溶剂阴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并系统地研究了n(NCO)/n(OH)(R值)、亲水扩链剂DMBA和硬单体MMA的用量对WPUA乳液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PUA乳胶粒呈核-壳结构,当R=1.2,m(DMBA)=3.1%,m(MMA)=26.6%时,所得的WPUA乳液粒径较小且分布窄,平均粒径为98.98nm,乳胶膜呈现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为17.02MPa,断裂伸长率为109%,吸水率低至6.9%。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无溶剂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WPUA)。重点考察了KH550用量对WPUA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度分析仪(DLS)、原子力显微镜(AFM)、吸水率测试等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H550反应到聚氨酯链段上且当m(KH550)=1.05%(占整个反应物总量,下同)时,WPUA乳液稳定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04.5nm,其热稳定性也较佳,涂膜表面平坦且较规整,硬度可达2H,耐冲击性合格,附着力达到0级,吸水率低至8.57%。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无溶剂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WPUA)。重点考察了KH550用量对WPUA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度分析仪(DLS)、原子力显微镜(AFM)、吸水率测试等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H550反应到聚氨酯链段上且当ω(KH550)=1.05%(占 整 个 反 应 物 总 量,下 同)时,WPUA乳液稳定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04.5nm,其热稳定性也较佳,涂膜表面平坦且较规整,硬度可达2H,耐冲击性合格,附着力达到0级,吸水率低至8.57%。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环氧双重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饱和 C C 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U)和环氧树脂来改性丙烯酸酯,通过两步接枝共聚合成聚氨酯-环氧复合改性的丙烯酸酯(PUEA)水性压敏胶(PSA)。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改性后的共聚物为一均相体系,组分间未发生相分离。 研究了 PU 加入量和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 PUEA 的粘接性、耐高温性有明显提高,当 PU 加入量为 6% 时 PSA 乳液的综合性能较佳;采用化学共聚所得共聚物比物理共混所得乳液的稳定性、粘接性和耐高温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丙烯酸异辛酯(EHA)及苯乙烯(St)为单体的共聚物P(GMA-HPMA-EHA-St)(PGHES),用含异氰酸根的不饱和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PGHES进行接枝改性得到得到含聚氨酯(PU)结... 相似文献
7.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20)、环氧树脂(E20)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WPUE)。研究了NCO/OH摩尔比、交联剂(TMP)用量、环氧树脂(E20)用量、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CO/OH摩尔比为1.2~1.4,TMP用量为2.5%~3%,E20用量为4%~6%,DMPA用量为7%~9%时,乳液储存期可达12个月,其涂膜具有较好的性能:硬度0.67,拉伸强度11.6 MPa,吸水率约为6.8%,主要性能均优于WPU。 相似文献
8.
刚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刚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分子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法(IR)分析了中间产物结构;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用热失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材料的耐热稳定性;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冲击断裂面形态。结果表明,在所得复合材料中,当刚性聚氨酯含量不高时,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耐热稳定性能同时得到提高;若刚性聚氨酯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则随着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11.
传统的单一聚氨酯乳液存在耐水性和耐热性较差的缺点,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其进行改性,以增强聚氨酯乳液胶粘剂的性能,使其应用更加广泛。控制异氰酸酯指数(R值)为3.5,以聚丙二醇(PPG100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使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乳液进行改性。用控制变量法将不同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和不同添加量的环氧树脂分别作为2个变量,讨论2个变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按照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量下,环氧树脂E-44的改性效果好于其他类型环氧树脂,E-44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制备的改性材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无溶剂聚氨酯复合粘合剂由于具备突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最近两年在我国软包装行业得到迅速应用和快速发展。本文重点研究如何使用无溶剂胶水复合出质优价廉的软包装产品。 相似文献
13.
用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法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PUA纳米复合乳液,详细考察了PU/PA质量比、HEA用量、DMPA用量等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乳液粒径在100nm左右,乳液涂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含氟单体含量为5%时,其表面自由能为20.8mJ·m^-2,耐水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胶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1000)、1,4-丁二醇(BD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WPUA)。系统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TGA、XRD、SEM表征了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适度交联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当n(GMA)/n(DMPA)=0.1~0.2时,所得WPUA乳液性能稳定,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耐水性,吸水率低至5.4%;拉伸强度达到28.9 MPa,较未交联胶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73%。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丙酮法合成了一系列在软、硬段均含有离子基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采用共混法重点研究了环氧值,环氧树脂加入量以及R值(NCO/OH比)和离子基含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和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E-44具有最佳的工艺和性能平衡,当E-44含量为3(wt%,质量分数),R值为1.3和离子基含量为1.15(wt%,质量分数)时所合成粘合剂的乳液稳定性,耐热性能和最佳的粘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丙二醇(PPG2000)预聚体(PUR)与烯丙基环氧树脂(DADGEBA)中的-OH反应将聚氨酯柔性链段引入环氧树脂结构中,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其粘温变化,平板小刀法测其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凝胶时间,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比m(DADGEBA):m(PU)对PU改性DADGEBA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U链段可以改善DADGEBA的韧性,并且两者相容性较好,同时接枝并不影响环氧树脂中的烯丙基双键和环氧基团;当质量比m(DADGEBA):m(PU)=100:10时,粘流活化能为67.9kJ/mol,与DDM固化表观活化能为50.5kJ/mol,并且固化物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耐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球磨法将碳纳米管分散到聚醚三元醇中,以水为发泡剂,采用一步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聚氨酯(PU)/碳纳米管(CNTs)复合泡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水的添加量和碳纳米管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添加量的增加,泡沫材料的密度、压缩模量、拉伸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碳纳米管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压缩... 相似文献
18.
19.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丙酯(HPA),合成了环氧改性的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乳液由于含有不饱和双键而具有感光性能,故此乳液可用作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或胶粘剂的预聚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大,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及力学性能增强,但乳液外观和稳定性变差,故适宜的环氧树脂添加量为4%~8%.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透射电镜(TEM)等对乳液进行了表征.粒径分析仪分析显示,加入环氧树脂后,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20.
使用硫酸钙晶须对聚氨酯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改性条件、晶须长度及晶须加入量对聚氨酯环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晶须对聚氨酯环氧树脂的改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晶须对聚氨酯环氧树脂的改性机制为裂纹在晶须/基体界面处发生偏转,从而阻碍了裂纹的扩展。当使用长度较短、经有机化处理后的晶须对聚氨酯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时,可使改性后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对LY12铝合金的粘结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其室温剥离强度提高27%,100℃及-70℃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39%和10%,晶须对聚氨酯环氧树脂高温性能的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