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碘化钾在酸性镍磷镀液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碘化钾作为稳定剂对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溶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镀层含磷量、表面断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并与乙酸铅、硫脲、硫代硫酸钠、钼酸钠、五种稀土阳离子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碘化钾是一种很有效的稳定剂,并且在极宽的浓度范围内可使镀液稳定,镀速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含碳化钾的镀液对镍磷合金镀层的磷含量、镀层形貌及镀层耐蚀性影响不大。开发含碘化钾的复合稳定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晶态化学镀镍磷合金稳定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化学镀镍溶液中稳定剂对镀液稳定性、沉积速度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磷含量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在原有镀液体系基础上找到了一种较理想的复配稳定剂M9。研究表明:稳定剂M9的适量加入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延长了镀液的使用寿命,而对沉积速度与镀层磷含量影响不大,所得镀层均为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亮镍镀液为基础,测定加入稀土元素前后镀液的极化能力;分别制备亮镍和镍镧镀层表面及截面试样,用显微硬度计观察表面、断面组织并测定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可以提高亮镍镀液的极化能力和镀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全光亮化学镀镍层的主要技术条件,光亮剂的选择,被镀件表面状态对镀层光亮度的影响,合理施镀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获得全光亮镀层,孔隙率低,耐蚀性能好。同时,对镀液的沉积速度、稳定性、装载量、pH值及施镀温度对镀层光亮度的影响均进行了试验。完成TL-013、TL-014两种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浓缩液配方和完善的施镀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齿轮泵轴上,采用一种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介绍了镍磷合金镀液配方、工艺条件及镀层性能等。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稳定剂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I、KIO3、PbAc2、KIO3+PbAc2和KIO3+硫脲五种稳定剂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于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的加入,镀液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但不同种类稳定剂对镀液的稳定效果不同;二元复合稳定剂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质量优于单一稳定剂的;根据镀层的性能,确定出KIO3+硫脲稳定剂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稳定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晶镍-钨-稀土合金镀层,重点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及镀层性能,探讨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稀土含量、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等因素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用SEM、XRD、EDS、阳极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组成、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结果表明:合金镀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9.5 A·dm~(-2)、镀液pH值7、电沉积时间70 min、镀液温度50℃、镀液中NdCl_3添加量4.5 g·L~(-1)或镀液中Ce(SO_4)_2添加量3 g·L~(-1);添加稀土元素钕、铈后合金镀层表面颗粒排列致密、均匀,表面无裂纹,其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蚀性能与硬铬镀层比较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兵器某飞行智能产品中所用高强度钢滑动零件化学镀镍磷合金难施镀及镀层性能差的特点,从材料特性与化学动力学的相互关系出发,运用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获得了适合于高强度钢的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技术,并顺应“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镀液主盐含量及比值、络合剂、加速剂、稳定剂、温度、pH值等因素对沉积速度、镀层耐蚀性与耐磨性的影响,解决高强度钢零件化学镀镍磷合金难施镀、镀层易起皮、结合力差、镀层耐蚀性与耐磨性匹配性差等问题。靶试及库存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获得的镀层性能良好,耐蚀性与耐磨性实现了最佳匹配,可为兵器装备高硬材料化学镀提供技术参考,尤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服役的智能化产品滑动零部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低温化学镀镍工艺及镀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镀液主要组分及工艺条件对低温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影响,对低温化学镀镍镀层的硬度、结合力、孔隙率及耐蚀性能进行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镀层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施镀的工艺条件,以确保镀层的各项性能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微粉性能是提升金刚石线锯性能的关键因素。用化学镀方法在线锯用金刚石微粉表面镀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金刚石粒度、次亚磷酸钠浓度、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对化学镀镀层沉积速率、镀层密度、镀层耐腐蚀性能、镀层致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1/2、M6/12、M20/30三种不同粒度金刚石微粉,在次亚磷酸钠浓度为25~35g/L、化学镀液pH值为3~11、化学镀温度为30℃~90℃时,针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密度和镀层耐腐蚀性的最佳工艺参数不同;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粉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镍,金刚石微粉粒度越大,镀层越均匀致密;金刚石微粉化学镀镍各工艺参数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镀层性能。对于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粉,各因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权重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粒度、不同镀层性能需求的金刚石微粉应采取不同的镀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分析了镀液pH值,主盐、还原剂以及络合剂浓度等因素对铝基表面化学镀镍-磷镀层磷含量及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pH值的影响最主要,其次为主盐和还原剂浓度;对于选定成分的酸性(3.5≤pH≤6)镀液,随pH值的增大,镀层磷原子分数由22.5%(pH=3.5)逐渐减至12.6%(pH=6.0),而镀速随pH值的增大而增加,达到最大值21.0μm·h~(-1)(pH=5.0)后变化不大;镀层磷含量随主盐NiSO_4浓度增大而降低,随还原剂NaH_2PO_2浓度增大而增加,而主盐和还原剂浓度的增大都可增加镀速;最终获得了磷原子分数为15.2%、镀速达到21.0μm·h~(-1)的镀层。  相似文献   

12.
电刷渡镍磷合金研究现状及展望张天顺王杰张放杨滨华1前言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热处理温度低、变形小等优点。是代替硬铬的理想镀层。通常,获得镍磷合金镀层主要有两种途经:化学镀镍磷合金和电沉积镍磷合金。而利用电刷镀的方式获取...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Ni-B4C复合电镀工艺,在充分分析各不同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下,得出了其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研究了镀液中B4C含量对Ni-B4C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高温抗氧化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4C颗粒加入量的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明显增加,由于B4C微粒加入到电镀Ni复合镀层中可显著地提高基体的抗氧化性,还可降低镀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5块集成块作为试验主体,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进行了化学镀镍试验和盐雾试验,探究了影响集成块镀后镀层附着力的各个因素,形成镀层针孔的原因以及不同磷含量对镀层的盐雾试验等级的影响,并提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为以后提高集成块化学镀镍镀层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可溶性阳极电刷镀镍新工艺,使用镍作可溶性阳极配以FJY-3超快镍镀液,可以获得沉积速度快,镀层性能优异的低成本电刷镀镍层。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颗粒表面化学镀镍及其在树脂磨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化学镀镍工艺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镍,可一次镀也可多次镀。通过XRD,SEM,EPMA等分析,表明一次镀镀层形貌规则,多次镀镀层凹凸不平,镀层镍呈非晶态,形成Ni-P合金层。磨削试验表明,镀镍金刚石砂轮其耐磨性优于普普通金刚石砂轮,多次镀镍金刚石的更佳。  相似文献   

17.
1前言化学镀镍磷合金以其独具的优良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化学镀镍磷合金,一般是在钢或铁基体上施镀效果较好,结合力最佳。为了扩大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应用领域,我们对铜、铜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反复试验证明,此工艺是稳定的。众所周知,铜是不能催化诱发次亚磷酸盐化学镀镍的金属,所以铜和铜合金基体上镀镍磷合金的应用较少。有应用者是将工件与活性金属接触进行电化学诱发或用强还原剂如二甲基氨基甲硼烷处理表面。这些方法虽不改变镀层的性能,但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弱点,我们在铜、铜合金…  相似文献   

18.
对表面经不同方法抛光处理后的纺纱钢丝圈进行了酸性镀液化学镀镍磷合金试验。镀液主要由NiSO4·6H2O,NaH3PO2·H2O和适量络合剂、稳定剂等组成,施镀温度85℃,施镀时间1h。与国产主流产品电镀镍钢丝圈相比,除施镀工艺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外,上车试用结果表明,经精抛处理后、镀态下具有细致的非晶态结构、光滑表面和一定镀层厚度的高磷镀层钢丝圈能与钢领之间更快速地建立起稳定的运行过程,缩短走熟期;成纱质量高,毛羽短而少;耐磨寿命从5~7天延长至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表面电沉积Ni-SiC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铝合金表面的电镀特点,采用化学侵锌、预镀镍等预处理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得到了表面光洁平整,内部质量优良,与铝合金基体结合紧密的Ni-Si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iC浓度、电流密度、搅拌速度、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等电镀参数对复合镀层厚度、镀层中的SiC体积分数及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影响Ni-SiC复合镀层的共沉积速度与SiC粒子在镀层中的体积分数。当镀液SiC浓度为120g/L时,镀层中的SiC体积分数为8.5%,硬度为504.6HV,较纯铝(82.5HV)提高5倍,较纯镍(242.5.HV)提高l倍。  相似文献   

20.
稀土在复合电刷镀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Ni-W-Co合金镀液性能,硬质颗粒沉积及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促进硬质颗粒的沉积,使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