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采用遗传算法作为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的初值和权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运用GA神经网络进行车牌识别与BP神经网络相比,其收敛性、学习速度和识别精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踏入2008年以来,中国及国际多个大型机场可谓热闹非凡,先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于2月底启用,令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随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以及英国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也相继在3月投入服务,这些机场的扩展计划都是为了能处理更多航班、旅客及货运量,因此在硬件规模方面也做出了大量投入。然而美国易腾迈公司指出,机场需要在IT系统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才能全面提升营运效率,而其中自动识别技术便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人脸图象识别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图象分割、特征提取识别的知识,以及如何用计算机图象识别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人脸图象识别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图象分割、特征提取识别的知识,以及如何用计算机图象识别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自动识别技术已日渐成为中国制造业必不可少的辅助生产手段,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发展迅速,卓而不凡的特色使其广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兴技术上,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基本结构,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系统整体识别率达到92%,识别时间约为0.8s。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人脸图象识别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图象分割、特征提取识别的知识,以及如何用计算机图象识别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录入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入世在即,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中,条码自动识别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本期特别邀请到了几位业界的知名人士共叙此议。  相似文献   

9.
十年磨一剑,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自1994年创建以来,就始终坚持站在自动识别技术行业的最前沿,直至今日,该展会已经成为业内一致公认的“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旗舰展”。2005年11月2~4日,第十二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将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展览的主题是“推动EPC/RFID技术的研发、标准化进程,促进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美好明天”。与此同时,还穿插有“2005中国国际RFID技术应用论坛”、“中国自动识别行业新产  相似文献   

10.
棉麻纤维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根据纤维的直径和颜色特征,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棉麻纤维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并用MATLAB仿真的方法进行神经网络的设计和模拟。通过调整网络的参数,有效地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ESPI技术的物体缺陷自动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是变形和缺陷检测的重要技术方法,具有非接触、动态特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缺陷检测中,以变形为载体,通过变形分布上的异常判别缺陷是否存在和大致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摆脱人的主观判断,实现缺陷的自动识别,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本文以实现缺陷自动识别为目标,探讨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物体缺陷识别技术.总结了ESPI实现系统和变形测量的主要算法,包括时域相移干涉仪中算法、空域载波相移干涉仪中算法及空域相移干涉仪中算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并进行了归类.描述了变形与缺陷之间的关系.讨论和总结了缺陷的时域识别方法和空域识别方法.分析了基于变形梯度的缺陷识别方法,并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引入了调节因子,提高了缺陷区与非缺陷区之间的界限,从而提高了该方法的缺陷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田  刘华 《机械设计》1993,10(1):37-41
本文运用图论和数据结构理论,阐述了机构分析程序自动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机构拓扑图归一处理的概念,构造了杆组子图的识别模型,研究了机构组成计算机辅助识别的原理和策略。在Quick BASIC V4.0环境下开发了可辩识四级以下平面连杆机构组成计算机辅助识别软件SIDPL,它是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软件KFAPL的前处理部分。  相似文献   

13.
对赤潮生物进行显微自动摄像,根据不同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研究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的处理过程.实验结论表明系统对赤潮生物的识别与人工识别比对,识别符合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人工采摘花椒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花椒果实自动识别的方法,为研发花椒采摘机器人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首先,分别在RGB和HSV两种颜色空间中提取R分量和H分量并选取合适的阈值分割花椒图像,将这两种分割结果相融合得到较准确的果实区域,再选择合适的结构元素对果实区域进行膨胀运算识别出果实的轮廓区域。然后,采用形心偏差法,即果实区域的形心指向轮廓区域的形心确定采摘点的大致方向。最后结合惯性主轴确定出采摘点的准确位置。实验结果表明,选取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花椒图像均能准确识别出花椒果实区域,最终确定的采摘点偏差较小,可以为花椒采摘机器人图像识别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电子商务中心,尽可能无缝地、自动化地及安全准确地跟踪和追溯自己从交付货物开始发出去的产品、零部件和包装箱,是当前和未来物流4.0、工业和商业企业成功非常重要而且不容有失的前提条件。本文介绍的就是全新的和创新性的条形码自动识别仪器设备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自动识别     
《现代制造》2009,(52):72-75
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数字成像扫描器DS9808新型数字成像扫描器DS9808专为零售、制造、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医疗、商务及政府等领域而设计,具备丰富强大的功能,包括图像采集、条码扫描、EAS标签解码和RFID读取等。此外,凭借可读取一维、二维及PDF417条码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MATLAB软件分别实现了车牌识别系统的定位、字符切分和字符识别功能模块,并开发了基于GUI的车牌定位与识别测试平台,验证了多种图像采集及预处理算法在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融合多种有机算法可以实现车牌图像的实时识别,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商业物流领域中,人工操作的成分占多数,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将票物核对,然后将数据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输入数据的过程会造成错误数据的存在,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因素,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使这一工作简单、快速,用不易出错的方式来实现,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途径。而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不断深化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能实现这种目的的高科技产物——手持终端应运而生,并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在装备技术保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识别技术是多项技术集成的增效技术,可以自动获取资源信息,增强系统的识别、跟踪、记录以及控制能力。文章介绍了自动识别技术的各组成要素、工作原理和发展状况;从物资储存、运输、维修保障和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论述了在装备技术保障中的应用,为我军装备技术保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