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近年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成为各大高校的共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华侨大学作为一所传统侨校,更要注重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做好境外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和独立生活,而且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以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多维度分析课程定位、课堂教学以及毕业要求,明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在课程思政设计时,应注重搜集钢结构相关工程项目、行业翘楚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案例,从中挖掘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元素,深度融合教学设计与思政育人。此外,从课前预习辅导、课中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三个环节,探析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落实课程思政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张虹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5):156-166
城市建设与规划史课程教学以文化自觉为导向,通过构建认知-理解-反思-自立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结合古今中外城市建设史、城乡规划思想史两大教学板块,从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搭建了主干-支系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理解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践行行业职业精神,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为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0)
如今,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加强和外国的音乐交流,促进双方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西方音乐教育模式,这为了解西方音乐文化、促进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但同时也应加强对本土音乐及传统音乐的重视。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教育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承认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此外,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值得我们重点思考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历程和交通土木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提炼土木工程领域专业思政教育精神,从专业思政、平台思政和文化思政3个角度,整体推进土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工作。专业思政是通过课程思政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校企科教融合和专业协同交叉4个方面拓展专业立德树人内涵,重构专业教学体系,重点以战略工程、超级工程、大国工匠、行业精英、行业发展、优秀校友、工程案例和学科前沿8个方面建设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化、标准化;平台思政是以思政中心、教学课堂、科研平台、实践基地、网络空间和学生组织6个育人平台,创建虚实融合的立德树人基地,做实、做强专业思政教学实体;文化思政是以“师说”“子曰”“名师讲堂”“校友访谈”等栏目,构建优良传统、教师风尚、校友足迹、名家风采、学子风尚和校园活动6维度学院文化,营造立德树人文化环境。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全面实施以来,学院党委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主体作用突显,为党群工作创造新的发力点和贡献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积极性明显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显著,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建设成绩突出,育人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幼儿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一、育人以情,育人以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幼儿获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音乐教育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学校音乐教育;发挥教师艺术魅力以及师生情感交融,改变以唱为主的课堂教学,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音乐教育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7)
高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是检验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高中音乐课程中学生成绩的评定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促使学生建立学习音乐的信心,促进学生音乐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价值参考;高中音乐课程中学生成绩的评定还应当为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照,以便于其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当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7)
伴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水平培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高中音乐教师作为这方面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在新的环境和与教育背景下,应具备哪些专业技能素养,是值得思考的。明确高中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素养的要求,不仅有利于为学校选拔更加优秀的音乐教师;还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互补促进,产成1+1>2的效果,形成完整教学体系;更加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课程思政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高校专业基础课是普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纽带,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目前,思政教学实践普遍存在“表面化”“硬融入”的问题,专业基础课程也不例外。专业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覆盖面大、受众广的特点;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要让全体授课教师在理念上认同,在能力上胜任。其次,要符合专业育人特点,充分体现授课对象的差异性,深度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具有课程特色、专业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根据学科、专业、教材的不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价值塑造。最后,从课程质量标准、教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全方位做好课程思政设计,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大育人目标,确保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魏雷  徐一沣 《安徽建筑》2023,(12):131-132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力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既传授知识,又传播德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通过分析“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专业力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启发式思政教学和建立力学思政素材库三个方面来实施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在着重发展"工具性"、不断探究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该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和"课程思政"功能,在教学内容编排、课程环节设计、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强化"课程思政"理念、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是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实现多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3)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素质教育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好智育教育工作,还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高中音乐德育功能的分析,就如何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5)
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学生血脉中的民族基因,塑造民族风骨,是奠定民族奋勇争先、与时俱进的基础,其中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可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发现民族文化之美,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为此教师将民族音乐纳入音乐教育体系,旨在充实音乐育人内容,肩负弘扬传统文化时代责任。通过探析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以期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2)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是各高校及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课程思政"指出各类课程都肩负德育的责任,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项目组以"课程思政"的开展为契机,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以学校平台及教师自身政治素养为依托,探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分析了各章节思政元素,重点从课程大纲、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土力学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通过课程思政和试验思政,力求双管齐下让学生进入和走出"小课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实现土力学德育和智育深度交叉融合的合力育人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
在教育界的改革下,多元化的结构已经在学校教育课程中逐步形成,其中也涵盖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育课程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然而这些课程只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智力等目的,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尽可能的去开发本土音乐,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上还略有欠缺,使得音乐教育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1)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要充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和育人职责。在"大思政"背景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双融合、双促进的大思政格局。探讨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模式,落实协同育人组织保障、加强协同育人工作融合、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高等学校育人和育才的统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德育渗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