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二元Fe3Al中添加适量的铈(Ce)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尤其是将微量Ce加入三元Fe-28Al-2Cr合金时,室温延伸率可达22.2%。XPS研究表明,这是由于Ce的加入钝化了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抑制或推迟了Al和环境水汽的反立。此外Ce的加入导致了Fe3Al基体的晶粒细化和第二相颗粒的析出。  相似文献   

2.
W-Ni-Fe-Co系重合金中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Mn的加入量的变化对93W-Ni-Fe-C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合金中钨颗粒和粘结相的组成与含量,合金的显微及断口形貌,Mn及O、S的分布状态及它们间所形成夹杂物的类型、结构、尺寸、形态和分布等的系统研究,探讨了Mn在W-Ni-Fe-Co系重合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
离心喷射沉积 Ti-48Al-2Mn-2Nb 合金的拉压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合金化和制备工艺对TiAl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最新的真空离心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了Ti-48Al-2Mn-2Nb合金,研究了合金的室温拉伸和压缩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心喷射沉积成形合金的屈服强度为251MPa,抗拉强度为305MPa,延伸率为2.8%。压缩屈服强度为488MPa,抗压强度为2210MPa,压缩率为33.9%。离心喷射沉积成形Ti-48Al-2Mn-2Nb合金组织呈层片状组织结构,并且含有孔隙,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孔隙率约2%。文中对离心喷射沉积成形Ti-48Al-2Mn-2Nb合金层片状组织的变形和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论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作者的有关研究结果,讨论了高锰钢加工硬化的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硬化说、孪晶硬化说、位错硬化说、动态应变时效硬化说、复合硬化说、Fe Mn C原子团硬化说等机制,认为Fe Mn C原子团硬化说能较全面合理地解释高锰钢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型快凝Al-Fe-Cr-Mo-Si合金中的准晶相转变过程及与其晶体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准晶相的转变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形核期、分离期和消失期,并提出准晶相向晶体相的外延转变机制;同时,找出了准晶相与相关晶体相之间的共格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Al-Li二元单晶体的流变应力和应变速率,温度以及时效状态的关系可以符合动态应变时效的理论。负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是Al-Li合金中锯齿流变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氧化物薄膜对Fe_3Al高温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沉积-反应烧结方法在Fe_3Al表面制得Cr_2O_3和Y_2O_3薄膜。在900℃空气中氧化结果表明,表面沉积Cr_2O_3薄膜可以明显提高Fe_3Al的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层的粘附性;表面沉积Y_2O_3薄膜可以改变氧化层的形貌,抑制氧化层的剥落。XRD,SEM及EDX分析表明,表面施加氧化物薄膜后,氧化产物层晶粒细小,从而减小了生长应力,减轻了开裂和剥落。表面沉积Cr_2O_3薄膜,可以有效地降低Fe_3Al表面的氧分压,促进合金中铝选择氧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锻、热压与热压加热锻三种开坯方法对Fe_3Al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锻开坯虽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等轴晶,但热锻加工中坯料易产生裂纹;热压加工由于形变速率较低,提高了Fe_3Al的加工性能,能避免坯料产生裂纹,但开坯后组织不如锻造均匀细小;采用热压后加热锻的方法开坯,不但有效地避免了坯料产生裂纹,同时获得的坯料组织均匀细小,最终轧制形成的板材力学性能优良稳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热锻、热压与热压加热锻三种开坯方法对Fe3Al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锻开坯虽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等轴晶,但热锻加工中坯料易产生裂纹;热压加工由于形变速率较低,提高了Fe3Al的加工性能,能避免坯料产生裂纹,但开坯后组织不如锻造均匀细小;采用热压后加热锻的方法开坯,不但有效地避免了坯料产生裂纹,同时获得的坯料组织均匀细小,最终轧制形成的板材力学性能优良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不锈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拉伸形变研究了Fe-Cr-Ni-Mn-s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并藉助于X 射线衍射、光学金相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形变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在室温拉伸形变过程中随形变量的不同,除形变诱发ε和α'马氏体外,还形成了大量的形变孪晶,当拉伸形变量在2%以内时,可获得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其记忆效应除来源于形变诱发Aε-M外,还来源于形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形变孪晶在回复过程中的消失或减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氮对Fe-14.1Mn和Fe-16.5Mn合金的阻尼性能的影响,也研究了氮对Fe-Mn系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14.1Mn比Fe-16.5Mn合金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合金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氮,两种合金的阻尼性能略有改变,同时Fe-16.5Mn合金的bσ从465 MPa增加到695 MPa,η从3.7%增加到12.6%,而Fe-14.1Mn合金的bσ从470 MPa增加到690 MPa,η从5.4%降到4.0%。  相似文献   

12.
钛合金固体银致脆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法并结合断口分析,研究了TC11、Ti-811和TC4三种钛合金的固体银致脆(SSIE)行为,同时对SSIE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4×10-6s-1慢速率拉伸条件下,磁控溅射Ag膜使TC11在450℃以上呈现出较显著的SSIE敏感行为,其SSIE下限温度约为400℃。三种钛合金与Ag箔紧密机械接触,在500℃时均显示很高的SSIE敏感性,敏感程度依TC11、TC4、Ti-811顺序增大。钛合金SSIE敏感性取决于Ag与钛合金表面结合紧密程度及Ag沿钛合金晶界扩散速率、Ag表面自扩散速率和钛合金表面氧化膜破裂速率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3.
8090AlLi合金动态断裂韧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opkinson杆应力波加载装置研究了加载速率对8090AlLi合金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断裂韧度随应力强度因子率的增加而增加。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准静态下的断裂为沿晶和准解理混合断口;随着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加,断裂从准解理断裂过渡到准解理和显微空穴聚集的韧窝断裂的混合断口。高应力强度因子率下断裂韧度的提高与其变形机制和晶界无沉淀区(PFZ)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超声冲击对7A0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A05铝合金采用双丝MIG焊接工艺得到的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并从焊趾处应变与应力、抗拉强度、疲劳寿命和疲劳断口扫描等方面对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和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焊趾处拉应力减小,抗拉强度增大,平均疲劳寿命变长。疲劳断口扫描显示冲击后材料在断裂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5.
钨合金性能对爆炸加载下断裂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钨合金动态抗拉和抗剪强度对爆炸加载下破片宏观断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断裂力学应力状态理论,分析应力状态与材料性能综合作用对钨合金爆炸加载形成的破片宏观断裂模式影响,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用动态拉剪强度比以表征钨合金材料的脆性,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材料”值的减小,材料的脆性增加,破片正断比例线性递增。  相似文献   

16.
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名义成分为Fe-18Mn-0.6C的高锰钢,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S烧结制备的Fe-18Mn-0.6C块体为平均晶粒尺寸为1μm的超细晶单一奥氏体合金钢,晶粒内部存在较多的层错及退火孪晶,还分布着大量的纳米级弥散颗粒。Fe-18Mn-0.6C块体硬度为475HV、抗拉强度为925 MPa,较多的孔隙缺陷导致块体致密度低,仅为96.27%。孔隙与晶粒内部大尺寸颗粒在拉应力作用下易萌生裂纹发生撕裂,造成沿晶脆断,塑性较差。850℃/1 h的热处理能显著改善块体韧性,伸长率由4%升至13%,以脆断为主、韧断为辅的混合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17.
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对Al-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微量Sc和Ti复合合金化对Al-Mg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显著提高Al-Mg合金的强度。在Al- 5Mg合金中 ,采用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形成Al3 (Sc ,Ti)复合粒子 ,初生Al3 (Sc ,Ti)颗粒具有极强的细化晶粒的作用 ,次生Al3 (Sc,Ti)质点强烈地钉扎位错和亚晶界 ,从而有效地抑制合金的再结晶。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还可大大促进微量Sc在Al-Mg合金中的各种强化作用。由于Ti的价格比Sc便宜很多 ,采用Sc和Ti复合微合金化可减少铝合金中Sc的加入量 ,从而降低合金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消除铝合金结构件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消除LC5 2热处理时效强化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 ,分析对比了热时效、振动时效 (VSR)和超声波时效三种不同消除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工艺的优缺点 ,指出合理的振动时效工艺是消除热处理时效强化类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利用ZSX - 0 5振动时效设备对铝合金结构件 (管箱体 )进行处理 ,可以明显降低和均匀化焊接残余应力 ,降低率可以达到 4 0 %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关于船用钛合金在低温和高应变率速率下的研究不足的问题,通过热处理获得3种组织的Ti6321钛合金,研究不同组织在温度-80~25 ℃、应变速率2 500 s-1及3 500 s-1左右的变形和断裂行为。采用低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进行加载,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其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Ti6321钛合金强度增加,塑性减小;在室温下,双态组织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随着温度的降低,等轴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低温塑性变形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低温动态压缩性能。断裂机制研究表明等轴组织和双态组织表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魏氏组织断口出现高低不平的解理面,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