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局面,神角煤矿拟在2209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目前,沿空留巷常用的技术主要为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混凝土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和切顶沿空留巷技术。2号煤层为自燃煤层,这就要求所采用的沿空留巷技术必须能很好地隔绝采空区。通过分析3种沿空留巷方法的采空区密闭性能,最终确定2209工作面采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  相似文献   

2.
沿空留巷护巷带参数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玉诚  孙恒虎 《煤炭学报》1997,22(2):127-131
在分析沿空留巷顶板破断垮落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沿空留巷护巷带参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结合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的实例,阐述了这种设计方法在沿空留巷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实例证明,用这种方法设计沿空留巷护巷带参数所获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显,对沿空留巷的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坚硬石灰岩顶板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坚硬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方法与人工放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的可行进行分析,确定了巷旁采用强制放顶的沿空留巷方法,设计了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巷旁人工放顶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论证了放顶卸压法沿空留巷的可行性;通过工业性试验,得到了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4.
针对顶底双软薄煤层沿空留巷出现的问题, 基于矿压关键层理论, 分析了沿空留巷围岩变形机理, 提出了预掘软弱顶板, 建立“Z”字台阶型沿空留巷结构的错位沿空留巷方法。现场实测表明:该方法采用优先垒砌矸石墙, 巷道内及时构建胶结充填体和单体支柱补强支护的沿空留巷工艺, 留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沿空留巷顶板破断垮落特征,建立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的力学模型,提出了巷旁支护体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沿空留巷巷内支护特点,介绍沿空留巷锚杆支护技术,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介绍了我国沿空留巷巷内和巷旁支护形式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沿空留巷的适用条件,指出了我国沿空留巷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护设计思路不合理、巷内支护多属于被动支护、巷旁支护存在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适应、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并提出了将沿空留巷技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采用锚网索支护作为沿空留巷内基本支护等发展沿空留巷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沿空留巷是实现工作面无煤柱开采的重要方法或手段。针对汾西矿业中兴煤业的地质条件,将原矿井工作面间留设的18 m护巷煤柱改为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对沿空留巷方案进行了设计与现场施工,应用与检验结果表明,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和经济效果显著,实现了工作面的完全沿空留巷。  相似文献   

8.
为将沿空留巷复用后继续保留下来作为回风通道长期使用,需采用二次沿空留巷。论文阐明了二次沿空留巷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建立了顶板二次沿空留巷结构模型,提出了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支护结构概念。研究表明:二次沿空留巷上覆岩层"大结构"运动经历3次调整后才趋于稳定;指出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支护结构由两侧充填体、顶板锚杆索组合体、巷内支护体及底板组成;提出"多分区耦合支护"围岩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保证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稳定;制定详细的支护方案、施工工艺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对类似条件巷道支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我国沿空留巷巷内和巷旁支护形式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沿空留巷的适用条件,指出了我国沿空留巷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护设计思路不合理、巷内支护多属于被动支护、巷旁支护存在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适应、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并提出了将沿空留巷技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采用锚网索支护作为沿空留巷内基本支护等发展沿空留巷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宋彦波  曲方 《河北煤炭》1993,(4):206-209
对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沿空留巷的几种顶板力学模型,阐述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充填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沿空留巷技术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研究方法,指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针对性、方案设计缺乏统筹规划、巷道支护形式与沿空留巷要求难以适应、沿空留巷理论研究尚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不同围岩条件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等有利于沿空留巷技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矿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已超过60 a,形成了充填式沿空留巷和切顶式沿空留巷两大技术类型,但是由于不同矿区煤层生产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留巷巷道所处矿压显现强烈等诸多困难,导致沿空留巷技术推广应用呈现起伏。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沿空留巷主要技术类型、围岩稳定原理、巷内支护技术、巷旁支护技术、适应性评价与围岩稳定性监测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现阶段不同技术的应用适用性。然后,总结了目前沿空留巷技术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对强矿压工作面沿空留巷仍未能形成系统理论;充填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体相互机制的理论认识仍然存在缺陷;巷旁支护体充填材料力学及变形特性尚不能适应深部、强矿压工作面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底臌机理及控制技术尚不完善;强动载或冲击地压沿空留巷充填体稳定控制研究尚处于空白。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几项储备型技术:厚煤层综放/一次采全高沿空留巷有控切顶–充填围岩协同控制技术、面向强矿压工作面含外加剂改性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技术;针对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智能反演问题,建立了一套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智能反演工作流,提出了沿空留巷支护参数智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矿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有60多年.综合分析了沿空留巷、沿空掘巷、跨巷开采及采空区布置巷道等无煤柱开采方法及适用条件、围岩控制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沿空留巷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不同开采系统的沿空留巷类型、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沿空留巷结构力学模型及围岩与支护作用关系;沿空留巷巷内基本支护、巷内加强支护、巷旁支护形式及...  相似文献   

14.
马广兴 《中州煤炭》2018,(10):185-189
沿空留巷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城郊煤矿21404轨道巷在沿空留巷期间,采取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2种沿空留巷工艺方式,为了获知2种沿空留巷工艺的优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从成本、施工工艺、劳动强度和留巷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对沿空留巷进行改进,优化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及职工劳动强度,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步骤,保证了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赵志研 《煤矿安全》2022,(4):103-112
煤矿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而被我国煤矿企业大范围采用,但沿空留巷也具有使用时间长,经历采动影响次数多,围岩支护较为困难等问题。为探究某矿3304工作面大采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技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研究巷旁充填体参数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影响,并通过“三高一低”锚杆支护设计理念,提出沿空留巷锚杆不对称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及现场实践检验,得出合理的巷旁支护体参数和沿空留巷锚杆不对称支护方案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5,(8):224-226
以香源煤业沿空留巷开采近距离薄煤层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沿空留巷围岩的变形特征。通过在开切眼前方布点监测其位移和应力,分析了不同充填体宽度、不同推进度下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指出充填体宽度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的关系以及留巷顶底板受水平应力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该矿沿空留巷期间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以及充填体支护方法,对相同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祁南矿324综采工作面风巷沿空留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祁南煤矿324综采工作面风巷沿空留巷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沿空留巷的基本设计思路,并且对沿空留巷的围岩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对沿空留巷在距离工作面不同位置的矿压显现特点进行分析,为沿空留巷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窄小煤柱沿空留巷在综采工作面的成功应用,总结了一种沿空留巷开采方式,解决了受留巷影响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严重下降、沿空留巷推采时工作面与所留巷道之间通风行人困难、传统留巷方法所留设巷道受矿压影响破坏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沿空留巷技术在工作面回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在沿空留巷试验中的支护设计、实践效果以及沿空留巷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采掘衔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在荣泰矿10207工作面运输巷推行单体配合铰接梁沿空留巷项目。根据沿空留巷技术经验,为确保密集单体切顶效果,减少沿空留巷以外悬臂岩梁荷载,确保沿空留巷成巷效果,在以往沿空留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预裂爆破切顶卸压,保证了沿空留巷的成巷质量,为相同地质条件下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工作面回采切顶工艺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