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细脉带矿体遗留的大量房间矿柱,由于受火区与空区隐患的困扰,回采条件极其困难。分析了该矿体的开采技术特点,针对性地采用高效率束状大孔大范围整体崩落采矿方法,同时系统地采取柔性阻波墙、均匀出矿、地表覆盖等安全控制措施,解决了复杂隐患区内矿柱群回采的技术难题,同时达到了根治火区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危空区条件下的矿柱群,一直以来国内外均采用多道相对独立的工序小规模处理空区和回采,使得开采过程中频繁地发生垮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失,且开采效率与生产能力低下,使得部分矿柱不能开采而报损。矿柱群分区协同开采技术为特大空区矿柱群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采用矿柱群协同开采关联分区法,多层矿柱立体分区协同开采技术,深孔协同开采控制爆破技术,实行回采与空区处理协同、拉槽与回采协同、多矿柱区位协同的三协同开采,将空区处理与矿柱群回采集中在一个步骤安全、高效、协同完成,实现大规模强化开采和高效率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危矿柱的回采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院在地下采矿方法研究方面,主攻难采矿体开采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极不稳固矿岩条件下的回采技术,不稳固矿体高效采矿方法,保安矿柱回采,火区开采技术,特殊条件下的回采技术等五个方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刘建东  陈何  王湖鑫 《中国矿业》2012,21(4):76-78,86
针对空场法开采中空区群治理和矿柱群回采的难点问题,以束状孔变抵抗线爆破技术为基础,开发了束状孔大量落矿残矿高效回采工艺技术,成功应用在多个矿山的采空区治理与残矿资源回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铁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了解决某铁矿残矿回采和空区治理的难题,基于临界冒落跨度理论,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某铁矿残矿回采和空区治理的协同技术方案,并开展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针对残矿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将空区及残矿为 A、B、C 三个区,对 A 区进行封堵处理,爆破崩落B区内的矿柱及夹石,使岩体自然冒落;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 C 区内的残矿,估算出残矿回采率约为78%,贫化率约为25%,实现了空区隐患处理与残矿资源回收的有机统一.同时,应用数值模拟软件验证了残矿回采及空区治理协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空区隐患影响下的残矿回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矿柱群开采和采空区处理,涉及应力状态分析、合理顺序崩落控制、贫化损失控制、必要的效率及低成本等问题,一直是采矿界的一大难题。课题结合华锡集团铜坑矿高应力条件下矿柱群开采实践,开展了矿山地压活动与规律的分析模拟,基于大量开采的不同类型矿柱回采技术方案设计,应用束状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实施一次爆破总装药量32.1 t的矿柱回采爆破工程,实现铜坑矿92#矿体矿柱群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7.
华锡集团铜坑矿为了确保生产持续稳定.适时调整生产战略,合理规划采出矿布局。加强残矿资源回收技术研究.在细脉带“二爆区”和91#矿体共回收残矿98万t.充实了矿量和提高出矿品位,而且减缓了92#矿体的开采速度.促进了三级矿量的良性平衡。另外,该矿通过开展92#矿体高应力条件下矿柱群回采、细脉带火区治理、大范围地压检测和采空区处理等技术条件下采出矿的种种难题,  相似文献   

8.
以太白黄金矿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对矿柱回采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矿柱回采顺序及回采方案,建立空区分布模型,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空区处理方案的数值模拟,确定了矿柱抽采的优化方案及采空区处理的安全措施,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成功回采矿柱矿石12.25万t,为矿山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的对浅埋厚大囊状残留矿体进行安全回采,通过对矿体区域内的岩体进行调查和质量评价,得到了矿岩和围岩的RMR评分值,对矿岩和围岩进行了岩石力学试验,测得了主要的力学参数。根据残留矿体的空间赋存特征,通过方案技术、经济对比,确定采用垂向矿柱空场法为开采方案。对回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矿房回采结束后,矿房顶部最大位移为2.36cm,对两种矿柱的回采顺序进行了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矿柱的回采顺序。矿柱回采后,空区顶板Z方向的最大位移达3.9cm,说明空区是稳定的,研究结论对回采存留矿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回采结束后空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孙健  周延锋  郑良忠 《中国矿业》2020,29(7):152-157
通过分析研究矿房矿柱回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技术特点,以呷村银多金属矿4206矿房矿柱为例,结合4206矿房空区、当前工程布置以及回采矿房矿柱分布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充填回采、分段崩落回采、大爆破回采3种不同的回采方案,并对方案的采切工程布置和回采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说明。最终经过技术比较分析、生产成本要求分析、生产规划要求分析,确定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并投入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合理剥采比是确定矿床露天开采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本文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开采深度、矿物岩石硬度、矿石品位、矿石采出率、选冶回收率、安全事故损失和边坡治理费用等。简单讨论了市场因素对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姚伟  岳琪  王晓枝 《中州煤炭》2022,(7):118-124
为增加矿山金矿资源,延长矿山开采年限,研究了老鸦岔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了5条矿脉的位置、产状、长度、厚度、含矿率等特征;分析了7个矿体的赋存标高、埋深、产状、平均厚度、品位等特征,并对其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层)围岩及夹石、矿区内共(伴)生矿产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岩石的物理性质、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环境地质,得出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Ⅱ-3类。研究为后续勘查阶段或未来矿山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倾斜薄状矿体进行开采时,常常会面临采矿方法选择难的问题。某矿区内的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带中,矿区内待开采的矿体属于倾斜薄状矿体。为了开采矿区内的铅锌矿资源,采用平硐+盲斜井的开拓方式,并根据矿区内矿体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采用留矿全面采矿法对该铅锌矿进行开采。对留矿全面采矿法的采场矿块结构、采准、切割工程、回采落矿工艺进行了设计。结合相关经济指标,认为该采矿方法能够满足矿山实际生产需求,采用的留矿全面采矿法适合开采矿岩较稳固的倾斜薄状矿体,可为相关铅锌矿体的开采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区的地质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为矿山开发利用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依据,分析了侯家庄矿床矿体地质特征,主要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围岩和夹石以及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床内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研究表明,矿体及顶底板围岩完整性好,抗压强度高,属稳固性岩石,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下开采只要采取合理的采矿方法,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Ⅲ-1类型,矿区地处平原,属地震相对稳定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易于防治,有利于地下开采;地下开采也不会对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为后期矿体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鞍钢弓长岭井下铁矿西区试验矿块有底柱阶段崩落法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该矿体开采条件的采矿方法和底部结构参数,应用简单易行的两步骤放矿制度,采取加强凿岩爆破质量控制和放矿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大幅度降低了矿石的损失贫化,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山西省代县高台庄铁矿矿区地质特征,勘查区内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五台超群台怀群、下元古界滹沱超群豆村群和第四系,区内地质构造特征是受区域构造所控制,四集庄组地层出露的岩浆岩规模较大,测区主要呈现3个带状正异常,异常带形态较明显,规模较大,其绿泥片岩夹磁铁石英岩为重要的矿体产出部位。研究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主要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得出,矿床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属二类一型;矿体及顶底板、围岩属坚硬—半坚硬岩石,岩体质量等级属中等—岩体完整;矿床开采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地质环境影响,但危害不大,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简单,矿床勘查类型为Ⅱ类。研究为后面矿产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余佑林  李承通 《金属矿山》1995,(11):14-17,42
为提高采场出矿效率,研制成功了采场出矿振动连续作业机组,本文主要介绍该机组设备的技术特征与工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赣南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解决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难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针对赣南地区 钨矿的采空区探测-微震实时监测-残矿协同回采(探-监-采)的协同开采关键技术方案,并结合赣南某典型钨矿开展了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针对31132矿块空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三维精细探测技术为基 础精细化构建了整体地质模型和采空区模型,精确得到残矿形态与残矿量,矿量估算误差小于10%,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顶柱、底柱和间柱因地制宜制定了回采方案;残矿回采过程中建立了IMS微震监测系统,对31132 矿块采场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协同应用空区封闭、胶结充填等方法处理空区,实现了空区隐患处理与残矿资源回收的有机统一,完成了31132采场顶柱残矿全部回收,并为间柱回采创造了条件。 研究结果可为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安全、高效、协同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银硐子银多金属矿生产探矿过程中又遇到大量明清古采区,使得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更为困难。初步查明古采区位于矿体中部,上盘剩余矿体厚4~7m,下盘剩余矿体厚6~8m。为保证矿山经济效益和安全开采,设计采用下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分两步回采古采区剩余矿体,具体方案为:首先,采用抛掷爆破方式将古采区下盘剩余矿体崩入古采区内;之后,崩落上盘剩余矿体和一部分上盘围岩覆盖在下盘崩落矿石上;采用截止品位放矿矿方式,将崩落的上盘围岩废石永久留在采空区内。该方案能充分利用矿山正常开采时的采准切割系统,在减少采切工程量的同时也避免了残矿回收与正常开采之间的互相干扰;人员不进入采空区,安全性好;上、下盘剩余矿体均可沿走向连续回采,生产效率高。试验采场应用期间,上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采出古采区残矿资源量23000t,创造经济价值181万元,应用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