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10.00 tex紧密纺防缩羊毛纱与5.60 tex/36 f阳离子改性涤纶交织,8.90 tex/144 f阳离子改性涤纶单面编织,在德国德乐32针/25.4 mm细针距双面小提花纬编大圆机上,设计开发一款具有导湿快干功能的羊毛针织面料。阐述面料的开发思路、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技术要点,并测试面料的基本性能和导湿快干性能。结果表明,面料尺寸稳定性佳、轻薄细腻、手感柔滑、导湿快干、穿着舒适,适合春夏季贴身穿着。  相似文献   

2.
采用8.33 tex/72 f的吸湿排汗涤纶为面纱,4.67 tex的MS舒弹丝为中间纱,8.33 tex/48 f的丙纶为地纱,在24针/25.4 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结合设计思路进行原料选择,介绍设备参数、组织结构等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染涤、成品定形等染整工艺,并详细阐述编织和染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成品面料的参数,给出合理的染整工艺升降温曲线。开发的面料具有单向吸湿性、尺寸稳定性、弹性等服用性能,为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羽毛纱为主要原料的飞羽绒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采用153.8 tex涤锦羽毛纱,与70.0tex羊毛与腈纶混纺纱(20∶80)、16.7 tex涤纶、33.3 tex涤纶交织,在12针/25.4 mm的双面圆机上编织双面结构针织面料。阐述羽毛纱的制备以及飞羽绒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后整理工艺。通过不同的穿纱方式赋予面料蓬松厚重的质感以及挺括的身骨,该面料适用于冬季外衣面料,该研究为飞羽绒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5.56 tex/72 f的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DTY和普通涤纶DTY,以及5.56 tex/36 f的T400,在40针/25.4 mm的福源2+4双面机上开发一款细针距纬编针织衬衫面料。详细阐述设备参数、原料选择、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工艺参数、花型效果等编织工艺,以及去油、染色、定形等染整工艺。开发的迷你格纹面料密度大、延伸性小,保留了针织面料透气性好的特性,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形态恢复记忆性,为细针距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选原料以及优化编织工艺开发两款羊毛针织面料,采用16.7 tex Z捻防缩羊毛(羊毛直径为18.9μm)、天丝、锦纶包芯纱(52∶35∶13)与2.2 tex低温型氨纶交织编织全衬氨纶汗布,同时采用(4.4tex/34 f)×2锦纶66、10.0 tex防缩羊毛(羊毛直径为15.5μm)与11.7 tex氨纶交织编织加氨纶斜纹面料。介绍面料编织工艺参数的优化,包括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线圈长度、纱线张力、牵伸比、织机转速等,并测试两款面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和舒适性。结果表明,开发的两款羊毛针织面料染色牢度、尺寸稳定性、吸湿性优异,兼具强力高、舒适、易护理、抗起毛起球性好、回弹性好等特性,满足消费者对针织运动类面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变储能黏胶纤维的性能研究,分析14.8 tex相变储能黏胶纤维、细旦兰精黏胶、细旦双抗腈纶(30∶30∶40)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选择该混纺纱与14.8 tex细旦黏胶纱、4.44 tex氨纶丝交织,以及14.8tex相变黏胶纱线与14.8 tex云母纱交织开发两款新型智能调温商务休闲针织面料。阐述面料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意匠图、穿纱方式及编织要点等,以及染整工艺,如前处理、染色、皂洗、柔软、关键技术等。并测试分析相变储能黏胶混纺面料的物理指标和功能舒适性指标。结果表明:该面料柔软、质轻、保暖,并具有良好的温度可调节性,经济效益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商务内衣、家居服等休闲针织服装。  相似文献   

7.
竹炭纤维主要包括以黏胶为载体的黏胶型竹炭纤维和以涤纶为载体的涤纶型竹炭纤维两种形式。介绍了采用8.3 tex/36 f黏胶型竹炭纤维为原料,在2+2罗纹机上编织水波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穿纱方式等。阐述了设备调试要点,如成圈相对位置、弯纱深度、纱线张力、导纱器安装位置、筒口距、牵拉卷取张力等。最后给出了该面料的技术参数和表面风格特征,表明该面料是春秋高档休闲服与时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13.33 tex/30 f加捻黏胶长丝、6 tex×2丝光烧毛纱、11.11 tex/72 f全消光涤纶为原料,在机号为36针/25.4 mm的日本福原V-8ER22型双面细针距圆纬机上,开发两款变化双罗纹组织针织西服高档面料。详细分析面料编织过程中的设备调试要点,以及特殊的染整加工工序,并测试了面料主要物理指标。结果表明,该面料有丝绸感,手感滑爽,光泽靓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悬垂性,外观高档、时尚,是一款适合春夏季的高档休闲舒适针织西服面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3.33 tex/24 f有光黏胶和3.33 tex/12 f半光锦纶的捻并复合丝与2.22 tex的氨纶交织,在46针/25.4 mm的OD5-MXC-3S型单面机上开发细针距仿真丝针织面料。分析复合丝捻并一体时的捻度、单丝张力等主要参数,并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及设备调试的各项参数,详细阐述预定形、去油、染色、柔软整理、定形等染整工艺及关键技术。开发的细针距黏胶、锦纶面料克质量较低,具有良好的不透光性和弹性,面料柔软、手感滑爽、光泽亮丽,达到真丝产品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29.0 tex的OE纺靛蓝棉纱和3.3 tex的氨纶编织面纱,14.5 tex的功能性吸湿发热混纺纱线和14.5 tex的铜离子混纺纱线编织里纱,结合平针衬垫组织,开发3种功能性针织牛仔面料。详细阐述面料开发的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编织工艺、面料参数,并对面料的色牢度、吸湿发热升温功能、抑菌率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功能性牛仔面料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色牢度,穿着舒适、品质较好,而且属于清洁生产,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机号圆筒针织双面机,设计开发高针高密双面针织面料,介绍设备和原料的选择以及5款花型设计方法,包括芝麻点效果双面提花、竖条效果提花罗纹、米格效果双面提花、人字纹效果双面提花及斜纹效果提花罗纹织物。采用5.6 tex半消光锦纶6长丝与12.0 tex黏胶赛络纺纱线交织开发棉毛组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最后测试成品面料的性能指标。该面料细腻紧实、弹性好、手感柔软、有骨感,适用于针织运动休闲服。该研究为细针距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29.2 tex×4的纯棉纱线做表层,11.1 tex/48 f的涤纶长丝做里层,在双面纬编大圆机上开发一种双面异风格纬编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织物的设计和整理方法,包括原料选择、设备选择及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以及水洗去油、开幅定形等后整理工艺。经测试,面料的各项色牢度、缩水率等性能均可满足要求,可以用于针织外衣,服装内外两面呈现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采用8.3 tex/36 f(75 D/36 f)纳米硅扁平聚酯长丝与11.1 tex/144 f(100 D/144 f)超细旦聚酯长丝交织,结合架空添纱工艺,在28针/25.4 mm的佰龙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吸湿速干针织内衣面料。采用18.0 tex(32^S)聚酯纤维、黏胶、精梳棉赛络紧密纺混纺纱(50∶25∶25),在28针/25.4 mm的福原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阐述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具有吸湿凉爽、质轻、弹性好、透湿、透气、穿着舒适等特点,面料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杜邦公司推出的PTT类环保型新纤维Sorona弹性纤维的各项特性,如优良的弹性、低温染色性以及热稳定性等。选用19.5 tex(30S)的50%Sorona弹性纤维+50%PET赛络紧密纺弹性纱,及19.5tex棉紧密纺纱线开发针织牛仔面料,阐述了其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对面料成品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orona双组分弹性针织牛仔面料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要求,且面料弹性好、尺寸稳定、手感柔软、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以19.7 tex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纱和16.7 tex涤纶DTY为原料,在2+4针道双面大圆机上开发针织保暖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中,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染整工艺包括精练、染色、柔软整理、开幅、烘干、定形等。最后给出了面料参数,其中光坯布线圈长度为28 cm/100个线圈,幅宽为1 850 cm,克质量为235 g/m2。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天丝、腈纶、羊毛性能特点,选择20.8 tex天丝、腈纶、羊毛混纺纱(54:40:6),在18针/25.4 mm的卜硕双面罗纹机上以正面双纱、反面单纱的编织方式,设计开发一款具有粗细外观风格的双面布。阐述面料编织工艺,如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并对面料染色工艺进行研究。该针织粗细双面布具有柔软蓬松、外表粗犷、内里细腻等特点,适于制作贴身穿春秋季时装面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97 tex花式拼纱纱线作为主要原料,将其与彩色涤纶低弹丝和涤棉纱交织,生产彩色针织波浪呢面料,介绍了其生产设备及技术要求.通过对织针、地组织结构和垫纱等上机工艺的设计,以及编织系统成圈机件的改造,有效地解决了花式拼纱纱线在20 GSD型单面毛圈机上编织的技术难点.具体为:在衬垫组织成圈过程中要将纱线垫放在针杆上,选择双纱平针组织结构作为地组织,采用位移式垫纱结构,选用高颚沉降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具有双面闪光变化效应的双面金银线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意匠图等。选用18.2 tex精梳黑色棉纱、11.1 tex/4.4 tex(100 D/40 D)涤氨包覆丝及12 tex(80 D)X型金银丝在4针道双面大圆机上试织,并说明了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双面金银丝针织面料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威 《针织工业》2018,(10):14-16
基于对竹炭纤维和聚乳酸纤维基本性能的介绍,采用8.3 tex/36 f竹炭纤维长丝和11.1 tex/36 f聚乳酸纤维长丝,在4针道TF-S3F4型单面大圆机上,开发功能性提花针织面料。介绍面料的原料选择以及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给出面料的技术参数。开发的面料具有吸湿快干、防紫外线、抑菌抗菌、蓄热保暖、保健、抗起毛起球等多种功能,通过改变织针及三角排列,可以设计出多种风格,为针织企业研发功能性提花针织面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体裤的的生产技术和性能特点,在金天梭TDL 2+2小筒径双面机上以16.67 tex涤纶丝编织地组织,33.33 tex涤纶丝为起绒纱,4.44 tex氨纶为弹性纱,采用圆筒无缝针织技术开发空气层和拉绒组织相结合的无缝保暖一体裤面料。详细介绍该面料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原料规格、织针和三角排列等,以及染整工艺,如染色、还原、拉绒等。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优越的延伸性、弹性、悬垂性和保暖性,制作的无缝保暖一体裤少裁剪少缝合,更大保留了面料原有特性,适合开发女性秋冬季保暖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