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都知道“水乃生命之源”,我们知道我们居住在濒临失衡的星球上面;这个星球有2/3为水体所覆盖;但沉甸甸的生灵已使它喘为过气来,人类自身的行为使居住环境每况愈下。 据统计,地球每天约增加25万人,每过21年,全世界水的需求量就增加一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使城镇倍增,到2000年时,将有5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正威胁着世界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现在,全世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用水中度或严重紧张,至少有19个国家50%以上的地表水来自国外.预计到2050年,生活在中度缺水地区的人口将翻一番,其中,绝大多数人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水,灌...  相似文献   

3.
最近,联合国发表了《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向全世界发出了淡水资源短缺的警报。报告说,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1/5以上的人口,即12亿人面临“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报告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面积也将随之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使用淡水资源、控制河流和湖泊污染以及更多地利用净化后的废水,否则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农业、工业和人们生活用水短缺20%尚属安全。短缺20%~40%的地区即属中等紧张程度,而短缺超过40%的地区,则属于高度紧张的程度)。我们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4%提高到1998的35%,预计2010年将达到50%。这意味着全省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大部分的生活、生产要素集中到城市(城镇),对城市防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省城市防洪的现状,已愈来愈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城市防洪已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特别是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城市防洪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陶宏 《中华建设》2009,(10):40-41
21世纪是人类城市的世纪,城市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建设大都市圈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鄂州市紧邻特大城市武汉,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主城区人口40万,2008年工业化率46%,城镇化率56%,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资料介绍,美国在19世纪城市发展较快,城市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20%增加到80%。从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趋势看,今后30年是快速增长的时期。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使原有的地貌、植被遭到破  相似文献   

7.
1977年,根据美国总统卡特建议编制的《致总统全球2000年报告》一书,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人口将大幅度的增长。1975年的世界人口总数为40.9亿,按人口最低年增长率1.5%估算,2000年是59亿。若按较高年增长率2.1%估算,2000年是68亿。若按平均增长率1.8%估算,2000年也将达63.5亿左右。更加令人不安的是,今后世界人口出生率将保持目前的1.8%的增长率,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可能达到2.1%。不到35年时间,世界不发达地区的人口数就会翻一番。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已增加了6倍,比人口增长快2倍,其中,仅生活用水就翻了两番多。由于人口飞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加剧,水资源过度开采和土地干旱沙漠化等原因,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已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明春 《江苏水利》2003,(4):38-38,40
1 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可广义地概括为城市形成和扩展的影响过程。作为城市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口高度集中。据统计苏州全市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6.1%上升到2000年的42.6%。其中90年代增幅最大,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逐渐转移集中。城市另一个特点是不透水建筑物的地面铺砌比例很高。有研究表明,城市化人为改变了下垫面条件,也改变了天然条件下的水文循环,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降水、蒸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了一份报告,向全世界发出了淡水资源短缺的警报.报告说,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1/5以上的人口面临“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城市面积也将随之增加,除非更有效地使用淡水资源、控制河流和湖泊污染以及更多地利用净化后的废水,否则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面临“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衡量一个国家淡水资源储备多少的标准是:淡水消耗量占全国可用淡水20~40%的为中高度缺水国家,超过40%的为高度缺水国家.报告警告说,目前…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简单却极其令人不安的声明: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占据全世界人口的大多数。联合国预计,到2015年,我们的星球上将有22座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和61座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型城市。这种世界人口流向城市的大迁移意义非凡,堪比一万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为生向固定农业聚居地的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自称是"城市建设者"的人们提出并回答一些关键的问题,即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者们,尤其是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园林建筑师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进入这个或已耳熟能详的"城市化时代"?本书里,约翰·伦德业经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代,仅仅从单一设计项·寇耿先生以他几十年的从约翰·伦德·寇耿先生提出,在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世界正共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水资源循环周期中,全球水圈中的水资源总量是恒定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人口增长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唯一驱动因素。现在全世界有78亿人口,到2030年将增加到91亿,到2050年则会进一步增加到98亿。尽管不同专家对世界未来人口数量的预测数字略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全球人口的巨大数字连同诸多其他因素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现在全球较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城镇化?从人口意义上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地理意义上看,城镇化则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从历史意义上看,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11年初的49.68%,只用了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的城镇人口将在2013年首次超过农村  相似文献   

14.
节水小议     
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洪水)约14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左右。而这些淡水在地球上的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同时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因此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农业是最大用水户,全世界灌溉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0%,预计本世纪末全球灌溉用水量将增加25—30%。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城镇化?从人口意义上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地理意义上看,城镇化则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从历史意义上看,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11年初的49.68%,只用了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按照常住人口计算,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城市化?城市化亦称人口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社会过程,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社会过程。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规模、容量的扩大。一般用城市入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一个国家或一个较大区域的城市化程度。城市化水平不单纯是一个人口比例指标,而且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程度的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它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科技越进步,社会越文明,生活越富裕。  相似文献   

17.
《小水电》2002,(3)
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日前透露,今后五年,国家将重点支持中小水电的发展,特别是装机容量为2.5万kw以下的小水电站将列入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可再生能源名单。中国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到1999年底,中国就已近二分之一的区域、三分之一的县和四分之一的人口主要靠水力供电,已使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30%就会出现城市化的高潮,每年城市化率将达到百分之一至二。这就意味着今后中国每年有一千万至两千万的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开展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城市化高潮已经历了十几年,今后中国还有三十至四十年的城市化高潮,将有总数五亿的农民移居到城市。在城市化高潮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历史古迹大批毁坏,使得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荡然无存。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貌是非常脆弱的,毁坏了不可再生。  相似文献   

19.
王吉杰 《河北水利》2009,(12):33-33
1.三大水危机.城市水文应运而生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城市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不可阻挡的大趋向。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围绕以城市为中心的供水、排水、水环境保护和防洪排涝问题日益突出.沧州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化是指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基本表现形式是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向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最本质的特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也是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城市化不仅改变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而且对于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房地产事业的进步,如何协调房地产建设与城市化发展,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