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在暗流涌动,比如曾经备受关注的网络诈骗徐玉玉案,其对社会治安、网络空间安全等都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文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其次,介绍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电子数据基本概念,阐述侦查人员在对案件进行电子数据取证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然后,以路由器为例介绍对...  相似文献   

2.
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犯罪,特别是网络对象犯罪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据美国2004年CSI/FBI计算机犯罪和安全调查报告表明。仅在2004年美国调查的494起网络安全事件中,经济损失就高达1.4亿美元,而这些事件只占所有事件的36%,网络对象犯罪仍然是网络安全的巨大威胁。 打击犯罪的关键在于获得充分、可靠和强有力的证据。计算机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很多证据都以电子数据形式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存储和传输,因此计算机取证(Computer Forensics)主要表现为电子数据的取证(Digital Data Forensics)。作为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科学、法学和刑事侦查学交叉学科的计算机取证有着重要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当前网络犯罪打击的难点以及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对策,给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在对待各种新的网络犯罪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拓展和延伸,电子数据已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一般以数字信息编码的形态存在,主要呈现出真实性、混杂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在取证过程中普遍存在取证制度不够完善、司法取证流程欠规范、证据收集和保全不足、证据审查和运用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亟须通过完善电子数据证据的立法保障、健全电子数据证据的取证机制、加强电子数据证实的合法性认定、强化电子数据证据的审查把关等路径强化电子数据的取证规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电子数据取证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理念及其体系进行了研究。给出电子数据取证的流程,并就这一流程中的有效性规则处理模块和取证有效性证明模块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取证方法有效性和所取数据有效性进行一定的定义和推导,研究了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的形式化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国政府都相继推出打击电子罪刑的条款,藉以遏阻网络犯罪。甚至跨国成立国际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及国际电联全权大会都做出相关决议。那么网络犯罪究竟有些什么类型呢? 简单地说,网络电子犯罪可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当前,针对数据的网络犯罪愈演愈烈,本文将此类犯罪按照不同的侵犯对象作了分类,并从法律层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未经同意的人入侵了你的网络,且破坏了你的数据.除了进行数据恢复之外,还须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专家预测,在今后的五至十年,网络犯罪将大量发生,成为对社会危害最大、最危险的一种犯罪。无可置疑,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对网络犯罪及其防治予以高度重视,已成为世界各国不争的事实。“证据是诉讼的核心,一切诉讼活动都要围绕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展开”。网络犯罪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重要性,因此,对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研究更加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如今网络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加之在网络之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发展不健全,从而使得网络犯罪现象日益严重。为了及时的遏制网络之上的犯罪行为,引导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取证专家就网络电子取证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下主要从网络电子取证的现状、特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电子证据容易灭失、被篡改,并与科学技术密切关联的特性,认为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提出在电子证据审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电子证据的特性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同时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证据规定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电子证据应用在各地检察机关有所开展,本文对电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电子证据是当前各国司法领域的新生事物,为查明案件真相、实现定分止争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也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本文以本次修正案的提出为契机,简要从概念、特征、运用规则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电子证据自身的特点,以网络技术为突破口,探讨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认证及证明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子证据这种新的证据形式的出现,对我国现有的证据体系和证据意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和有效性的论证,来阐述电子证据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完善我国目前的证据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电子证据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缺乏对电子证据确定性定性、定量化的研究。文章采用D-S证据理论对电子证据内容确定性进行了评估,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判断电子证据确定性程度做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在判断电子证据确定性程度中具有可信度更高,准确性更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将电子证据确立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采用立法的手段规范这一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所产生的证据,赋予其证据资格,从立法的层面确立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然而,司法实践中仍然面临着电子证据的内涵、外延、可采纳性与证明力等方面的难题。文章将对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以上难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数据作为我国新型的证据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探讨了电子数据证据的不稳定性,研究了在法律和技术交织背景下电子数据在适用时容易产生的冲突,分析了在当前法律、法规对若干定义尚未明确的条件下,电子数据证据在司法实践中适用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子证据源不确定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对确定的电子证据源有助于公安机关对计算机犯罪案件在侦查方向上的把握和法院对电子证据的采纳。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几种电子证据源判断技术和方法,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加强对电子证据源不确定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