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水下通信TURBO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下通信信道对光信号的衰减极大,实际通信系统的编码应具有极强纠随机差错和纠突发差错的能力.针对激光水下通信信道的特殊性,对信道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优异的编码技术--turbo码对信道进行编码,并通过与未编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turbo码实现低误码率的水下信息传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气激光信道对光信号衰减极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用Simulink构建的Turbo码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与未采用信道编码和采用卷积编码方案的仿真系统进行了误码率(BER)性能对比,结果显示出了Turbo码在实现低误码率的大气激光信息传输中的优越性,为Turbo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不稳定问题,为了加强纠错能力和码间抗干扰能力,提出将LDPC码和BICM相结合的编码调制技术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针对大气信道特征建立了不同湍流条件下的信道模型,选取了合适的映射方式,并且在强湍流和弱湍流大气信道下,分别对不同的编码和调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选取Gray映射的LDPC-BICM技术能够有效地改进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紫外光通信信道的特殊性,采用当前优异的信道编码技术Turbo码进行编码,利用Matlab软件,在瑞利衰落信道务件下,仿真分析不同Turbo码译码算法对译码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条件下,Log-MAP算法性能好于SOVA算法.这为Turbo码在紫外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的两种信道数学模型--自由空间光通信信道和大气激光通信信道,针对信道时变突发的特点,引入信道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交织对发送信号进行扰码以克服大气信道相关性,Reed-Solomon(RS)线性分组码克服信道的突发错误,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纠错.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RS编码和交织技术非常适合空间光通信信道,能大大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研究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产生背景、研究意义、应用环境,指出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结合编码码流的自身特点,给出了一种以图片组为单位的码流重要性模型,并根据此模型使用不同码率的Turbo码对H.264编码码流进行不等差错保护。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采用脉冲相位调制(PPM)和采用纠错能力极强的Turbo码进行信道编码的大气信道二维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考虑存在多用户干扰、大气闪烁、背景光噪声以及APD接收机噪声等问题,研究了信道编码前后系统误码率性能.对M=4的PP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研究表明,在光强闪烁的对数方差小于0.1时,能够实现大气OCDMA通信;在采用Turbo编码后,系统性能明显改善,和只采用多用户干扰检测技术的系统方案比较,采用Turbo编码可更有效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8.
“日盲”紫外光通信系统编译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盲”紫外光通信信道的特殊性,采用当前优异的信道编码技术Turbo码进行编码,仿真分析了Turbo码实现紫外光信息传输的可行性,并分析了Turbo码Max-Log—MAP译码算法对译码性能的影响,为Turbo码在紫外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无线光通信差错控制系统的时间参数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伟良  刘璐  汤俊雄 《中国激光》2004,31(5):575-578
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强闪烁和大气衰减等因素将使通信系统产生长突发误码,结合Turbo码,建议并分析了两种差错控制方案中时间参数的特性.对于Turbo码 信道交织的差错控制方案,仿真分析了不同信道交织深度下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给出了特性曲线.对于Turbo码 反馈重发(ARQ)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反馈环路延迟时间的变化不影响系统的平均吞吐量,但是将影响平均数据传输延迟和重发次数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大气湍流引起的随机和深度衰落影响,将Turbo乘积码(TPC)引入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在构建大气无线光系统模型基础上,分析了TPC的抗突发错误能力,推导了弱湍流和高斯级联信道下接收信号的置信度度量计算方法,并对TPC编码前后大气无线光通信系统差错性能及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PC可以有效补偿大气信道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