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鸣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4,(1)
据《TELECOMMUNICATIONS》1993年11月号报道:美国“Comput Serve/CrayCommunications”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为FRAME—Net Encrypt的帧中继加密器。这种加密器采用FP×4802/DES帧中继数据加密装置,访问速率介于56kbps至整个T1速率之间。所有数据或用户选择的帧都能通过数据链路连接鉴别得到加密。用户能以加密或非加密两种方式传播信息。用户密钥可通过用户网络管理人随时进行更换。目前,市场上已有 相似文献
2.
3.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8,(2)
据《Telephony》1987年5月4日报道:Cylink公司研制的CIDEC-MS加密器,可在同步通信中以全双工方式进行操作。这种加密器可与RS232或V.35接口,并可保护 相似文献
4.
5.
金传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7,(3)
据《Telephony》1987年1月刊报道:由莫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推出的SVX—1000型电话话音保密终端能通过公用电话网络对通话的话音进行加密。这种装置采用模块式通话连接器,在使用时可把这种装置的插头插进有标准交流电源的插座里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8.
9.
10.
11.
金传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9,(4)
据《Sccurity》1989年8月刊报道,由美国TRW公司推出的传真加密器能接在标准的传真机和电话线之间。这种加密器在传输期间不需要知道信息增减就能自动地进行加/解密。 相似文献
12.
帧中继网络上的服务质量帧中继网络如只用来传数据。实施起来很简单。如用来处理话音和图象,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帧中继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持充其量只是初级的;目前还无法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流分配优先级。不要对帧中继论坛寄予太大的希望。虽然他们声称正在研究Qo... 相似文献
13.
14.
近几年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对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帧中继技术的快速数据传递和优良的性能受到广泛欢迎. 帧中继技术是在X.25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上的操作大多基于OSI七层网络模型的第2层,即数据链路层.而且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协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金传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6,(3)
据《Communications News》1985年9月刊报道:cIDECHS型是为政府和工业上要求对数据、话音和电视网络进行保护而设计的。这种装置能实现SEEK专有的电子密 相似文献
18.
金传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0,(1)
据《Security》1989年4月刊报道,由Cylink Securephone公司研制的话音加密器能连接各种标准的按钮电话,并能通过公用电话、微波和卫星网络保护敏感的通话。这种加密器使用密话和明话工作,它受话机控制,可放在电话机下面或公文包内,并能保护呼叫不受远程通话的影响。当以密话方式工作时,所采用的话音编码可把话音信号压缩成2400 bps的数字序列。编了码的话音信号或用DES加密,或用Oylink专用的加密算法加密。加密后变成数字或话音序列,并由内装的Modem发送出去。 相似文献
19.
金传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5,(2)
据《Signal》1995年1月刊报道,Transcrypt Intermational DME 9600加密器可提供数字加密和话音模拟保密两种操作方式。它的软件加密可选择数据加密标准(DES)和相应的算法。这种加密器的体积为6.5×3×1.5(英寸),可插在标准的电话手机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