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核电厂引进俄罗斯的2台核电机组为WWER型机组,役前和在役检查均由俄罗斯公司采用俄罗斯检验技术实施完成。为实现检验技术自主研发,依据俄罗斯规范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超声检测探头参数、缺陷定量技术研究等,形成了一套针对WWER反应堆压力容器超声检测的有效检验技术,实现了WWER反应堆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的国内自主化。  相似文献   

2.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与主管道之间存在一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焊缝组织晶粒粗大,各向异性,声波偏转较明显,使得在进行超声检测时,超声能量有极大的衰减,而且噪声较大,具有较大难度。为实现对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进行有效的超声检测,以超声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通过对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检测技术开展的技术分析和试验,确定了一套可靠的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自动超声检测技术,并在核电厂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长期运行在高温、高压、高放射性环境下,易于形成疲劳损伤。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的检测要求,研究并形成了一套主螺栓超声检测系统及检测技术。介绍了该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功能及相应的检测技术,通过试验方法验证该系统及技术满足ASME规范第Ⅺ卷关于压水堆核电站役前和在役检查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体积性检查的规定要求。该系统及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效率,可适用多种堆型的核电厂主螺栓检查以及其他民用承压大型螺栓的检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螺母是重要的受力易损部件,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缺陷检测。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主螺栓螺母超声检测控制软件的构成,主要从软件的系统逻辑结构、水位控制实施方案,各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简单描述。事实证明,该控制软件极大方便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螺母的役前和在役超声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役前检查阶段检测出的超标缺陷需进行返修处理,因缺陷位置特殊,常规手动超声难以实现缺陷消除过程中的动态监测。通过介绍相控阵超声主要特点,介绍相控阵超声监测工艺及技术要点,并分析方案存在的不足。实践证明,相控阵超声监测技术在结构复杂设备上具有较高的缺陷定位精度和检测灵敏度,可为类似设备缺陷消除提供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加氢装置用换热器不锈钢锻件短节特征及超声锻件检测的特点,将超声波检测技术灵活应用到成品短节环形不锈钢锻件的质量问题处理中,以此验证了受限扫查空间特殊因素影响下,超声检测对面积型缺陷方向的敏感性,佐证了射线照相法对内部缺陷的存在性判断和取向特征判定,并在辅助返修过程中,对缺陷定位和清除的起到了精确指导作用,确保了返修工作的高效完成,为压力容器建设安装或在役检修工作提供了实例借鉴。  相似文献   

7.
.无中心孔汽轮机转子超声波检查技术能源 那苏州热工所刘金宏.球形容器无损检测途径的探讨兰化公司化 肥厂赵和平.超声波探伤对在用压力容器焊缝中裂纹缺陷 埋藏深度的定位大连化工公司压力容琴检 脸站刘忠卫.在役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管理初探扛西氛厂 朱昭川.关于提高射线探伤效率的初探兰化公司化 肥厂黄自力.在役压力容器检测中的超声波探伤南通市 化工检浏站周明作.在用压力容器检验声发射技术应用(见《压 力容器》1989年第2期P63)劳动部锅炉压力 容器检浏中心刘时风万雄尤沈功田.在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见《无损检测》1991…  相似文献   

8.
焊缝内部面状缺陷的危害性极大,是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主要隐患。近年来,随着“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的推广应用,使用超声波测定面状缺陷自身高度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在役容器的试验研究及解剖验证,对各种缺陷测高方法和精度进行评价,以确定可供现场实际使用的缺陷测高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装置氧气球罐焊缝中埋藏缺陷的返修,借助相控阵检测技术对缺陷进行定量复查,为缺陷返修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数据,保证了缺陷挖补工作的顺利完成。通过对挖补过程中缺陷的现场解剖,进一步验证了相控阵检测技术由于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可实时显示、缺陷定量准确的技术特点,在球罐等大型压力容器检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辐射水下环境反应堆压力容器(RPV)下封头磨损区缺陷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缺陷测量方法,分析了水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物理模型,给出了扫描数值试验的具体方法,并结合Cloudcompare和CATIA软件对该试验方法采集得到多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在不同扫描角度和扫描距离下的缺陷扫描精度结果。结果表明,适当调整扫描角度与扫描距离,可以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磨损区缺陷水下三维激光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的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进囗压力容器检验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彤 《机电技术》2007,30(1):68-71
主要通过对进囗压力容器到岸检验检测发现了不合格的制造缺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了一系列地制造缺陷技术检测验证分析工作,评价难度大,最终证实了在进囗检验时超声波检测发现的原焊缝制造产生的未熔合缺陷,同时为今后如何开展进囗承压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正洪 《中国机械》2014,(15):21-21
对缺陷的定位、定量与定性是超声波检测技术中的三大关键内容,对这三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目前相关方面对焊缝超声波检测中的定位与定量研究较多,而对缺陷的性质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试从定性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焊缝超声波检测这一中心主题,通过对焊缝超声波检测定性的内容、方法以及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在一定程度上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焊缝超声波检测定性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林彤 《机电技术》2007,30(1):68-71
主要通过对进口压力容器到岸检验检测发现了不合格的制造缺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了一系列地制造缺陷技术检测验证分析工作,评价难度大,最终证实了在进口检验时超声波检测发现的原焊缝制造产生的未熔合缺陷,同时为今后如何开展进口承压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检测分析技术来解决超期服役压力容器的继续使用问题,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无损检测和理化测试,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和强度校核、耐压验证等方法,对一台超期移动式压力容器—液氯铁路槽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定这台槽罐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材料劣化、焊缝缺陷等,并确定已有的强度储备,得出可以继续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对某压力容器环焊缝严重缺陷进行超声检测,并通过取样和理化分析,最终判定缺陷产生原因的过程,指出常用方法的局限性及在实际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保证焊缝超声检测效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管道壁缺陷超声波在役检测的量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管道壁缺陷超声波在役检测原理和技术性能,指出超声波在役检测技术具有直接测量和量化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管道壁腐蚀减薄缺陷和其它减薄缺陷的在役检测,对管道壁厚度的检测精度高。介绍了管道壁缺陷的超声波在役检测方法,给出了四种典型的管道壁缺陷型式,指出建立并完善管道壁缺陷超声波在役检测的量化分析模型,对于提高检测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四种典型管道壁缺陷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四次反射回波时间和相对幅值的分析识别,建立了管道壁缺陷超声波在役检测的量化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框图。最后,对四种典型管道壁缺陷型式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压力容器焊缝质量关系着核反应堆回路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保证其可靠性,必须对该类焊缝进行无损检测。针对现有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的特点,通过结构光的3D成像技术,提出了一套应用机械手实现压力容器焊缝超声检测的技术方案,并对超声检测系统各功能模块展开探讨,为后续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结合驻制造厂的监造经验,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压力容器)关键焊缝,详细介绍焊接制造过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根据焊接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重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制造过程中焊缝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和运行期间的中无损检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邓波  郭少宏  曹福想  郑文江 《压力容器》2012,29(6):14-18,49
通过对超声波应用于薄板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研究和试验,开发了薄板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方法。试块探伤试验和现场实物检测试验表明,对板厚为3~10 mm的在用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缝及母材,辅以超声波探伤,可以及时发现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在对接焊缝、封头扳边处、支座角焊缝母材等处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裂纹或缺陷,有效避免出现容器的失效事故。  相似文献   

20.
介绍某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接管与筒体焊缝役前检查时发现的超标缺陷的处理过程与结果,结合制造工艺对缺陷的产生和出厂前漏检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适用技术规范并参考工程实际经验制定缺陷处理方案,并且提出同类焊接结构的制造与检验方案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