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缪朴  齐欣  徐希 《时代建筑》2012,(4):74-79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的建筑师缪朴和齐欣的对谈,这两位建筑师是文革后受大学教育的建筑师中,较早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建筑师。通过两位建筑师围绕成长经历、建筑教育,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本土化和公共性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永和与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界举足轻重的两位建筑师,各具鲜明的创作风格及建筑思想。本文试以两位建筑师的二分宅和三合宅两个住宅建筑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并研究其创作中的异同之处。从思辨、归元、介入三个方面辨析张永和与王澍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顾孟潮 《新建筑》2000,(6):70-73
渊上正幸著《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共介绍了50多位世界知名建筑师,是一部见人见思想的建筑作品集,是具有史料性、理论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资料,有助于读者破解建筑多元化之谜,体会建筑本质、不同的建筑哲学等。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末,有机建筑区别于欧洲理性主义作为广义现代建筑的分支而发展。1950年代,正统现代建筑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挑战,而倡导有机建筑的建筑师们躲避了他们的围剿。恰逢其时,两位现代建筑大师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与尤恩·伍重(Jorn Utzon)以各自背景出发,设计并建造柏林爱乐音乐厅与悉尼歌剧院,产生深远影响。两位建筑师在有机建筑思想上的表达不尽相同,意喻着有机建筑演变的分野,两座建筑是对广义现代建筑的扩充与探索。本文从有机建筑理论的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两位建筑师“有机”思想的来源,通过讨论其形式来源、几何性、自然表达等方面,区分出三组“有机建筑”的特点,发现其都来源于建筑师根据自身不同背景对“有机”与“自然”要素的思考。伍重和夏隆的建筑分别从精神性和实际性出发,以“有机”的思想呈现自然的生命力,代表着两种有机建筑,成为现代建筑“新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把斯坦·艾伦视为理论和实践兼顾的一类建筑师的代表。作为这样一位建筑师,他与那种只顾生产而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这种建筑师包括两类:一类是忙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商业建筑师,另一类是忙于建筑作品生产的明星建筑师)或者艾伦在本文中称之为“唾弃理论”的“传统建筑实践”意义上的建筑师的区别自不待言,倒是艾伦对理论问题的思考更为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刘怡  黎志涛 《建筑师》2004,(5):40-44
本文从执业环境、设计经历、建筑设计思想三个方面入手,对两位同时代的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与路易·康进行了比较。对执业环境和设计经历的分析为剖析折衷主义、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提供了客观依据,再以建筑实例分析两人在建筑思想上的共性与差异.并最终对建筑师的执业环境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印度建筑师人数,组织及职业行为规范作了简要介绍,摘引了6位印度著名建筑师关于印度建筑教育、建筑民族性等问题的议论。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日本建筑师开始关注自身建筑的地域性与多元文化,其中以桢文彦、原广司等为代表,多位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对聚落建筑的大量调查研究。文章以人物为线索整理了日本建筑师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期间对世界聚落的调查经历,梳理其关于聚落建筑的理论思想,并结合不同建筑师的代表性实践作品,探究日本建筑师在不同时代对聚落建筑的思考与推进。  相似文献   

9.
解读获普利兹克奖的三位日本建筑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丹下健三、桢文彦和安藤忠雄三位建筑师的作品和思想的探讨,尝试归纳出分别以三位建筑师为代表的日本现代建筑的三个动向,并引发对日本建筑如何保持其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于改革年代的80后建筑师有着很多共同点.但叉极具个性。从《新建筑》杂志"80后新建筑师"专题发起的缘由开始谈起,对其中访谈过的16组(20位)80后建筑师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记忆、环境、激情、适应力、责任感、小建筑、大设计等方面的相似点,以及性格、信念、标杆、视点、创新等不同点。最后对80后建筑师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所谓"小建筑"的实践中,谋划空间的"大思想",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  相似文献   

11.
地域性理论早已被广大建筑学者和从业者所熟知,但将其理论付诸于建筑设计过程并予以实施一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闽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叙述,思索现代建筑如何实现地域性的经典理念,并结合若干新闽南建筑实例的探究,表现笔者对于新闽南建筑风格设计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地域建筑创作人手,分析了建筑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并结合西南地域近年的地域性建筑作品,讨论并分析总结了地域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描述一群青年建筑师近年在青浦和嘉定所完成的系列作品,探讨他们如何以各自的建筑实践回应当下新城建设的洪流。同时,借由发掘这些作品在公共领域中所代表的意义,尝试从直观和微观的视角探索新城建设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4.
徐鑫  李海燕 《南方建筑》2006,(10):23-25
本文通过对伊东丰雄(Toyo Ito)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理念、风格等几方面的解读,提取了其中的地域性因素,并且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以引起当前我国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过程中更多的理性思考,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性建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一直受到“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化使建筑的地域价值逐渐衰落,大量国外设计机构的介入又使建筑创作逐渐走向“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更加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使命。本文简述了中国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的地域建筑思潮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自中国近代建筑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方立新 《风景园林》2010,(4):110-113
蛇形画廊夏季展馆的设计为国际知名建筑师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当代建筑实践展示平台,通过对画廊展馆建造过程的研究揭示了项目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特殊关系并探讨了这种关系对最终设计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2014,(11):28-32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评述(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今日欧洲极少主义建筑,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并受到六十年代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本文评介了极少主义建筑的思想基础,并分析了欧洲有代表性的极少主义建筑师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范·瓦肯伯格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在景观理论、设计实践、教育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本文介绍了迈克尔·范·瓦肯伯格的经历,并分析了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及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