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的整体设计以及中国建筑在空间尺度和空间功能上对家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形态、材料和风格三方面论述了北欧建筑对家具产生的影响,指出将建筑与家具设计"一体化"理念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将会对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体系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可持续建筑实施的重要性与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建筑发展在设备材料技术、设计方法、教育模式上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式和方向。指出设备材料技术不仅仅要在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上加强,还需考虑到经济性;设计方法需要改变"图示思维"为主的现状,以定量化数据为设计判断原则;教育上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再教育、普及教育等三个不同层级来加强可持续建筑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蔡志昶 《新建筑》2010,(5):99-103
西方古典建筑和古典精神是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核心。"学院派"建筑教育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建筑成为其无法回避的主题。探讨了在"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地位、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指出,"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建筑学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外来学术加以改造,从而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4.
钱锋 《时代建筑》2011,(3):134-141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是中国近代时期最早全面引进现代建筑思想的教学机构。文章研究了该系师生设计的一组早期校舍作品——原山东省中等技术学校校舍(1951年建成),分析建筑所蕴藏的现代特点,指出设计者在注重功能、结构等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之外,采用"流动空间"的处理、"风格派"的造型、多种材质的精心搭配等多重现代设计方法。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这些手法源自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多条探索路线,包括密斯的空间处理、"风格派"的建筑形态操作方式、格罗比乌斯和包豪斯的教育中对材质的关注等。同时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对该系师生探索现代建筑的重要影响,阐述了他们在建筑创作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5.
蔡志昶 《新建筑》2010,(4):71-74
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中"学院派"建筑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探讨了"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特点,同时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能够成为主导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的统一模式,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学院派"建筑教育自身的特点为其内因,当时社会历史的局限为其外因。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04,(2):44-47
2003年12月22~24日在杭州召开了“2003全国教育建筑学术研讨会——教育建筑的回顾与展望”。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学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建专业委员会教育建筑分会联合主办,由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基建部协办。三天的会议中,何镜堂院士、徐苏宁教授、吴伟丰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从不同角度,针对教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阐述了各自的见解与设计研究成果,各设计单位展示了近年来的设计作品。本刊选取其中的部分设计作品加以介绍,期望为广大读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教育建筑设计现状提供一个窗口,藉此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以促进我国教育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荷兰建筑史学家赫尔曼·凡·贝赫艾克和其博士生团队对荷兰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赫茨伯格的专访。此次采访是为了准备2022年赫茨伯格90岁生日的庆祝活动。讨论的重点包括时间和手绘、结构主义、设计的延续性、建筑教育以及赫茨伯格目前关注的领域。在采访中,凡·贝赫艾克和他的团队成员就手绘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赫茨伯格对结构主义建筑运动的看法以及设计中延续性与时间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引人思考的问题。此外,讨论还涉及赫茨伯格在建筑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想法,以及他对该领域目前的兴趣。这次专访提供了对赫茨伯格在建筑基本方面看法的宝贵见解,并深入了解了他对于设计标志性建筑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同济15年来建筑教育的持续改革为线索,讨论了当代建筑教学体系立足本位,面向社会,联系国际,思考未来的建构方式和着力点,特别对这一体系整体调适的重要性作了必要说明,包括了设计、理论和技术3大教学系列板块的延展和整合;"可建造性"和"可生成性"在设计系列教学中的权重;建筑理论系列教学在阅读、分析、鉴别、史观、史识等专业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以及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育对建筑学未来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胡丹  郑志 《中外建筑》2010,(3):66-68
在简述新乡土建筑和类设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形"、"神"、"形神结合"三种表达方式出发,结合类设计对中国当代优秀新乡土建筑进行解读,并以此引发对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教育体制,现今俨然处于羁绊的泥泞的深潭中。中国建筑教育之羁绊源其自身。在乎于建筑教育体制观念之羁、之绊。我们自身被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制度、观念、体制烙下了印记。中国的建筑教育在“围城”中不断探索,而恰恰这自我塑造的“围城”才是中国建筑教育自身所不愿且不易打破的枷锁。  相似文献   

12.
黄琼 《新建筑》2011,(3):82-87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是受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培养的第四代本土建筑师,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热潮,所经历的建筑之路正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业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孟建民的采访,分析中国本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环境,探讨建筑创作的理性与原创性,以及对待现代与传统、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多元建筑理念和设计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中国前20多年的生态建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体系和方法,尝试探索和构建一种研究中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当代中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建筑创作出现从多元突破到有机整合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建筑理论已从“打散”进入“重构”阶段,并标志着我国建筑师的创作观念实现了新的理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设计工作室的建筑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自身独有的特点,欧美建筑学教育大多数是基于设计工作室进行的。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在这方面的实践却远远不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虚拟设计工作室可以弥补教学方法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雷贵洲  庞弘 《中外建筑》2009,(12):91-92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手段,给建筑设计带来各种发展前景与挑战。本文将从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以及设计理念三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当今建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数字技术对我国建筑界的影响与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庭伟 《时代建筑》2008,(2):108-111
虽然从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建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建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机会,中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们却仍然跋涉于创造具有现代特点的中国建筑风格的漫漫途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这个任务显得格外艰辛。文童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提出二个命题参与讨论。(1)建筑设计理论的划分。依照美国建筑理论教授A.拉普卜特的“感知-认识-评价”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建筑研究中三个可能的领域.以及当前研究的缺失之处。(2)建筑的形式和灵魂。通过对鲁道夫、卡拉特拉瓦,迈耶,谷口吉生和库哈斯等建筑师作品的讨论,文章提倡在建筑形式的创新和建筑精神的提升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空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教育建筑热潮,以某职业教育院校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针对其特殊的教育性质,介绍了职业教育建筑的时代性、技术性及经济性,并对职业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曹勇 《建筑师》2012,(1):100-102
《建筑初步》的编写内容和结构反映了我国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发展的历史脉络。2010年推出的《建筑初步》(第三版)对于主要章节的修改反映了近十年中我国基础教学领域对于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教育的新的观念,也折射出主编者所在学校的基础教学改革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0.
钱锋 《建筑师》2011,(6):52-56
古罗马万神庙是西方古代重要的代表建筑,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建筑界对这座建筑的了解始终不甚确切.对它不同组成部分的修建时序、对其大穹顶的结构和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理解多有模糊甚至偏差之处。本文试图对该建筑进行深入解读.一方面纠正以往教学参考资料对其解说的偏差.另一方面分析该建筑独特的形式、建造技术和空间意象的背景和渊源,以深入理解它在古罗马建筑历史中的意义和地位.并从中理解古罗马建筑的共性特征以及建筑与相关推动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历史能够成为更加生动的、可与当代进行比较理解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