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贵州省盘县陇英大地金矿床金矿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该区金矿体主要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组一段及二段玄武质熔岩底部,受断层旁侧的节理、裂隙控制金矿体在断层破碎带内呈顺层和穿层两种状态产出。此外,通过对贵州省盘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和玄武岩之间的凝灰岩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研究,认为此类金矿的区域分布受控于峨眉山玄武岩及其边缘凝灰岩分布区;区域性控矿构造如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深部构造和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金矿成矿及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局部性构造决定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及产出特征。最后提出在该区寻找相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河南内乡许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许窑沟金矿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围岩蚀变的研究表明,许窑沟金矿是赋存于牧虎顶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硫为岩浆成因,流体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由此认为许窑沟金矿床属于火山沉积-中温热液叠加的复合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大沟谷金矿赋矿岩石为钠长石岩,围岩为震旦纪区域变质岩,矿体与围岩斜交,并被北西向次级高角度韧性断裂控制。矿体金平均品位为4.14~7.20g/t,金含量与钠长石岩的蚀变强度及所受构造应力强度成正相关.矿床岩石化学、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成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其属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马厂菁金矿床是一个与碱性侵入体有关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中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北段东侧。金矿体赋存于侵入体外接触带蚀变岩断裂内.金矿化主要受构造、岩浆岩、围岩岩性等地质条件控制。本文详细讨论了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问题,这对本类矿床找矿评价和扩大矿区远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柳金矿床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西部,属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红柳金矿床的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该矿床的成因属变质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并总结出矿化富集规律为:金矿(化)体总体分布在中、高级变质带内及中、高级变质带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分布在中级变质岩(片岩)中的金矿(化)体,矿脉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矿脉延伸长度大,但Au品位相对较低,常形成规模较大的低品位的金矿体;分布在高级变质岩(混合岩)中的金矿(化)体,矿脉展布与地层走向近垂直,矿脉延伸长度较小,但Au品位相对较高,常形成小而富的金矿脉;当矿带中出现NW与NE两组矿脉交叉时,常形成小而富的矿体即富矿包.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达茂旗东毛忽洞金矿区内圈出工业矿体4条,产于燕山晚期的流纹斑岩、花岗斑岩内,受东西向东毛忽洞断裂控制.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金属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赤铁矿化等.该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东毛忽洞断裂与南北向的次级断裂复合叠加部位,金矿化明显增强,富集成矿.结合东毛忽洞金矿成矿特征,对于本区的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疆西滩金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天山西滩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金矿床。它具有较长的成岩成矿过程,石炭纪岛弧火山作用形成了矿体的围岩-安山岩,随后,特别是在撞造山期岩浆活动形成了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这种幕式发生的热动力,也导致288-285Max青盘岩化及L1号金矿脉276Ma,L2号含金贫矿脉261Ma,热液爆破角砾岩244Ma,L3号金矿脉等成矿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陕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王金矿床属大型低品位角砾岩型金矿.矿床直接赋存层位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矿体隐伏或侧伏于含铁白云石胶结角砾岩带中;热液活动可划分5个期次,其中Ⅱ1黄铁矿钠长石亚阶段和Ⅲ2黄铁矿亚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赋存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黄铁矿含铁白云石角砾岩是最明显最直接的找矿标志;而更广泛的钠长石化指示角砾岩带的存在;Ⅱ1和Ⅲ2的存在为金矿化较好地段;黄铁矿的包体爆裂个数在700个以上,显示为金矿化较好地段;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在矿体中心以N型为主,矿体边部以P型为主;金的分散流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矿体空间分布的等距性都为找矿提供一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甘肃新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金厂、老金厂金矿是柳园金矿化集中区中的2个重要金矿床,均产于二叠系下统基性火山岩段之中,矿化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沿新金厂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主要金矿体均产于大断裂上盘。通过对区内火山岩、构造、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形态、规模、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应是一个统一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大湖金矿区F5是小秦岭金矿田大型控矿构造之一,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并为后期含金热液所充填、交代、蚀变,F5断裂带为一韧脆性剪切带,断裂带内主要有金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金矿成矿类型.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断裂控制,断裂沿走向和倾向成舒缓波状展布,在断裂倾角较缓或构造交汇部位是石英脉型金矿较为有利的成矿段.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F5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外围一定范围内的次一级构造节理群中,蚀变岩型金矿具有矿体厚大、矿化均匀、品位较低等特点.根据以上成矿规律,通过工程验证在F5西段发现了两个具有工业意义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11.
物探激电测深对盲矿体的预测必须以地质条件为前提,而合理的地质解译又是成矿预测的关键.下蒿坪金矿矿产资源保有量不足,矿区内的F40断裂带宽80~200m,地表露头矿化极弱.测试表明,本区的矿岩物性差异明显,选用对称四极激电测深作为深部隐伏矿体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激电剖面测深点距50~100m,局部加密到25m.对数据进行电反射系数、电阻率比值处理,可清晰判断出F40断裂带形态为上窄下宽,断裂带内的矿岩界线清晰.带内700点的下方深处,视极化率异常较高且与构造带吻合.经与区域同类型矿床对比,认为有全盲矿体.根据物探测深结果,结合区域成矿学、构造地质学理论,推测在700点下方400m深处有盲矿体,随后的验证钻孔在断裂带上部预测深度见到工业金矿体,厚度0.8m,Au品位3.24×10^(-6)为同类型地区及矿床预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嵩县东湾金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县东湾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宇熊耳群鸡蛋坪组火山岩中,属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在原生晕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空白,矿床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主矿体在垂向上的原生晕分带明显.通过对控矿断裂F.的地表、浅部坑道及深部钻孔中金矿脉及其围岩原生晕采样工作,及样品中Au,Ag,Cu,Pb,zn,Co,Ni,Ba8种元素的化学分析,得出Ba是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在矿体前缘和上部富集形成异常;Au,Ag,cu,Pb,zn是金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在矿体上、中、下部富集形成异常;Co,Ni是矿体尾部指示元素,在矿体的下部富集形成异常.计算出矿体的垂直正向分带序列为Ba-Pb.Zn-Au.Ag.Co.cu-Ni.推断该矿体的地表出露部分为矿体的中上部,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山县久隆金矿产出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隆起边缘,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带碎屑岩一侧,矿体呈陡立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裂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中三叠统陆源碎屑岩之间,发育典型的古岩溶沉积不整合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叠加、复合在不整合面上,形成高龙式微粒型金矿。该矿床以沉积间断面为基础,叠加、复合后期构造,产于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断裂构造带中,以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沉积间断面为重要控矿因素,受断控与层控等多重因素复合控制,经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形成,可称之为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滇黔桂"金三角"应从不同控制因素和产出模式形成于同一地质作用的背景出发,考虑层控与断控等多重因素复合、叠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构造叠加、复合部位是寻找复合型矿床、原生矿和深部隐伏矿床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桃花金矿床位于苍房-胡家院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成矿带上,区域性的瓦穴子-鸭河口断裂从矿区中部通过,是复经加里东-燕山期的历次地质事件形成的由北向南逆冲推覆构造,含金石英脉分布在该断裂以北,数量多,密度大,其走向近南北,受次级南北向断裂控制,石英脉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烟灰色硅化及碳酸盐化关系密切,蚀变带宽,蚀变强烈时金品位较高,宽坪群地层为金的主要矿源层之一,区域性的瓦穴子-鸭河口断裂与矿区北部-韧性剪切带的叠加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带,岩浆活动除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和有利的物化环境之外,其本身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钻孔数据构建层状矿体三维模型.方法利用“断面-TIN-GTP(General-ized Tri-Parism)模型”,基于领域知识的快速层状矿体三维模型构建算法DK-Section2TIN,通过引入专家知识或经验交互式地修改勘探剖面图,构建矿体三维模型.结果通过实例说明矿体三维模型估算的矿产储量、品位估算与实际开采的误差很小,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矿体的空间分布状态,预测矿产储量、品位等.结论(1)基于领域知识的“断面-TIN-GTP模型”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能够将计算机的自动处理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实现了基于专家领域知识的交互式层状矿体的建模;(2)提出的层状矿体三维模型构建算法DK-Section2TIN,提高了层状矿体三维模型的构建速度,通过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构建的矿体三维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矿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某热液金属矿床主矿体受两组断裂交叉线的控制,采矿中发现在-100m中段以下矿体被后期断层截断。运用通用地质坐标系列公式,可较好地解决深部断失矿体空间位置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江南第一金矿”的遂昌金多金属矿床(简称“遂昌金矿”)可采储量逐渐枯竭,随着找矿的深入,亟需新的找矿思路或技术手段来取得找矿突破。遂昌金矿区发育明显的热液蚀变,根据热液蚀变来指导找矿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来解剖蚀变晕的矿物组成、组合、参数等信息,进而评估与成矿有关的关键信息。通过对地表蚀变岩、穿切金矿体的井下巷道及现存的穿切金矿体的一个钻孔和穿切钼矿体的两个钻孔进行采样和测试分析,提取出绢云母类、绿泥石类、高岭石类、蒙脱石类和碳酸盐类等蚀变矿物,其中绢云母类矿物最为发育,绿泥石类次之。结果表明:绢云母类矿物和绿泥石的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绢云母Al—OH吸收峰位(Pos2200)越小、吸收峰深度越深时,伊利石结晶度越高; 同时,越靠近矿体伊利石结晶度越大,Al—OH吸收峰位(Pos2200)越小,绿泥石Fe—OH吸收峰位(Pos2250)越大。这一规律表明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有助于查明矿床蚀变分带,为遂昌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短波红外技术可以作为覆盖区同类型矿床的一种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滇黔桂“金三角”是世界著名的卡林型金矿矿集区之一。该区现有成矿研究多集中在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很少涉及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导致台地内部的矿体就位因素与控矿模型还不清楚。详细研究了桂西隆林地区隆或金矿这一典型的台地内部金矿床,深入解析矿体控矿构造,构建控矿模型。结果表明隆或金矿区构造运动主要分为3期:第一期为海西期,形成NE向F0同生断层,并形成台沟相隔的古地理格局,其中在台沟相区沉积了薄层硅质岩-泥岩-粉砂岩组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地层条件; 第二期为印支期,形成了隆或穹隆及其NW向的磨毫次级背斜,为成矿提供了构造准备; 第三期为燕山期,表现为F0断层的重新活动,成为矿区主要的热液流体通道(导矿构造),其西侧发育大量的平行次级正断层及伴生的牵引褶皱,并逐渐向西减弱为节理带和劈理带,这些次级断层-节理-劈理带共同组成了矿区的配矿构造系统,引导成矿流体在磨毫次级背斜核部的下石炭统英塘组硅质岩-碳质泥岩-凝灰岩中交代、充填形成层状矿体。因此,隆或金矿主要受岩性和构造联合控制。根据控矿模型并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资料,可以预测:NE向F0断层西侧附近,隆或金矿深部的次级背斜核部是有利的深部找矿靶区,含矿层位为下石炭统英塘组; F0断层与隆或穹隆核部的交汇部位是外围有利找矿靶区,含矿层位为下泥盆统郁江组,特别是与寒武系接触的不整合面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