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以退役航空涡扇发动机作为燃气发生器,内函的燃气与外函的空气相掺混。经再热燃烧室加热后进入动力涡轮作功,并且应用余热锅炉回收-部分排气余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作功所组成的再热热气-蒸汽联合循环。通过计算实例说明该循环具有输出功率大,循环效率具有相当大的提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煤油催化重整可燃燃气发生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新型煤油催化重整燃气发生器,在较大油量和较高压力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参数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温度较高、头部余气系数保持在0.6-0.8时,其出口燃气温度为400-700℃,可燃气体成分占15%~30%,氢气体积分数最高可达16%,从而可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良好的高温含氢可燃燃气,有利于超燃室内的点火和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角度对生物质燃气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计算数据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利用AVL BOOST软件进行低热值、多组分生物质燃气发动机热力循环过程的模拟计算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试验发现,生物质燃气发动机点火、启动容易,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索拉透平压缩机组燃气发生器转速手动设定点高于93.5%时,燃料控制模式自动由燃气发生器转速-负载模式切换为燃料流量控制模式,导致机组实际输出转速无法继续调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机组燃料控制算法,利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逆向模拟计算,通过修改燃料参数中的燃料气体常数、燃气比热比和燃料流量函数确保机组燃料控制模式为燃气发生器转速-负载模式。结果表明:在任何工况下,燃气发生器输出转速都能跟随设定转速,保证气田外输气量平稳。  相似文献   

5.
据《Тяжелоемащиностроение》2010年9月号报道,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ЦИАМ)的专家对高负荷燃气涡轮静叶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其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出于长远规划的考虑,设计出了可同时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通用燃气发生器第一级静叶。  相似文献   

6.
据《Diesel&GasTurbineWorldwide》2 0 0 2年 10月号报道 ,Rolls-RoyceAvon燃气轮机是一台十分成功的发动机 ,至今已销售了 2 0 0多台。许多机组运行已超过 2 0年。位于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之间的排气过渡段可能是热燃气漏泄的来源和导致功率损失的原因 ,过渡段形成了用于由燃气发生器产生的高温 (高达 6 5 0℃ )排气的导管。为了防止热燃气漏泄 ,原来的设计在每一端都使用活塞环 ,以便形成密封并允许导管适应热膨胀和由于滑动而造成的收缩。但是 ,过渡段和燃气发生器排气机匣常常经受严重失圆的蠕变变形。由于排气压力对于活塞环是相当…  相似文献   

7.
汽油/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汽油/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双区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可以对发动机燃油和燃气过程分别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吻合良好。同时对影响发动机燃气性能的参数进行了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2017,(2)
介绍了NY6200燃气发动机的设计开发,对发动机控制原理、系统结构、样机试验和现场运用进行了说明。实际运用情况表明,NY6200燃气发动机设计结构合理,达到了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推导了低热值燃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计算公式,并对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的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能够达到原柴油机的动力水平;其动力性能随引燃油量的减小而降低;在新鲜空气充足的前提下,供给更多的燃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增强;燃气替代率有一最大值,超过该值后,随替代率增大,动力性能急剧下降;燃气低热值越高,替代率便可越大。计算得出的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标定点和最大转矩点的最大生物制气替代率和对应的燃气进气比,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从双燃料发动机燃气进气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成本以及发动机的性能等方面对两种燃气进气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对两种燃气进气方式的发动机性能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机转缸试验方法即在现有气道稳流模拟试验台的条件下利用研制的柴油机试验缸盖及单独进气道进行柴油机转缸试验介绍了用该方法对四气门柴油机试验缸盖所做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这种新方法简化了SWRI美国西南研究所转缸试验对试验台的特殊要求使转缸试验易于操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李勇焕 《柴油机》2016,38(5):21-27
应用船舶柴油机载荷测试技术,在固定航线上进行船舶柴油机载荷测试试验,为确定主机运行状态及船舶运营状态提供有效试验数据。实船测试及应用情况表明:船舶柴油机载荷测试技术可对船舶的船、机、桨匹配性以及船舶运营的经济性状态做出有效的评价,可为后续船舶柴油机产品性能优化、技术营销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冷试通过电机拖动发动机旋转,在不同转速工况下测试发动机传感器和执行器,得到进排气压力以及扭矩、油压等相关数据,从而拦截缺陷发动机,保证发动机的装配质量。阐述了发动机冷试原理,研究了发动机正时测试、进排气扭矩测试、油压测试过程中故障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为保证装配质量提供依据。从冷试系统的软硬件方面,探索了提高冷试能力的有效手段,提升了发动机装配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车用发动机匹配优化的一种试验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一台公路运输车辆在典型路段的使用试验,通过采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信息,结合发动机在台架上的试验数据,加上传统的整车路试试验统计方法,得到平均车速、平均燃油耗、档位利用率分布、车速分布、整车运行工况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上的分布等结果,提出了车用发动机在整车上匹配优化的一种新的试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面试验排查引起发动机故障的原因耗费大、周期长的问题,研究正交试验在发动机故障排查中的应用。结合某机型发动机在市场上出现的曲轴前端法兰脱出曲轴现象,确定试验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只需要4根曲轴就可确定各因素对曲轴法兰脱出的影响,按照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锥度、擦拭程度、防锈油,达到通过最少的试验次数确定故障原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汽油机低水温台架试验而改造冷却系统。以水箱恒温水对发动机稳定工况大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得出冷却水温不变的结论。据此叙述系统主要改造技术和水温控制原理。系统采用旁通阀手动排泄适宜的进箱前冷却水量,用浮球阀自动向箱内补充等排泄量的冷水,使箱内水温稳定,并进行负荷特性试验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转速3500r/rain各水温控制精度≤±O.3℃,满足试验要求。此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实现在40~96℃之间任一冷却水温控制。  相似文献   

17.
使用AVL4000型五气分析仪连续测量了492QBW车用汽油机在多种稳定工况和启动工况下排气中有害成分CO,HC和NO的量。稳定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的转速和负荷都对CO,HC,NO排放产生影响,负荷变化对排放浓度变化的影响大于转速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工况稳定情况下连续测量的一段时间内,各排气成分会产生一定波动,尤其是HC排放波动最大。冷启动、热启动试验结果显示,在启动过程中汽油机的CO和HC排放较高,尤其是冷启动时CO和HC排放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大连机车车辆厂新建的大功率机车柴油机试验台的功能特点、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该试验台能完成大功率柴油机的功能考核试验及各种性能试验,是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验台。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快速热试台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热磨合试验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组件都可以快速方便地替换和升级,能很好地满足柔性化生产的需要,同时基于网络化设计的思想,热试系统中的每台台架PLC和工控机均通过网络彼此相连,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热试过程的自动数据采集和控制,提高了试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吴庆林  张鹏  李鹏豪  王文成 《柴油机》2018,40(6):6-10, 22
以某型电控单体泵柴油机控制系统为例,采用船用柴油机专用的HiL(硬件在环)系统测试同步信号、转速闭环、排温修正策略及极限工况。测试结果显示:冷起动时间2.4 s;额定工况稳态转速波动率0.31%;突加突减负荷时瞬时调速率小于5%,稳定时间小于4 s;各缸排温不平均率维持在5%左右。HiL系统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在实际配机试验时的应用效果良好,冷起动时间3.6 s;额定工况稳态转速波动率0.67%;负荷突变时瞬时调速率为2.67%,稳定时间为4.9 s,各缸排温不平均率为7.9%。验证结果表明:主要评价指标均满足柴油机整机性能对控制的需求;HiL测试有效提高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实际配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