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在作战力量构成、指挥控制、战场空间范围、作战手段方式,甚至一些作战观念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作战特点和作战指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火力一体化作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火力一体化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种新的作战样式。通过分析近几场局部战争并借鉴外军信息化作战的先进理念,得出实施信息火力一体化作战应确立八种观念,即:信息与火力共享、作战行动可控、时效观、实施精确作战、基于多能性、基于效果作战、信息主导,以及整体制胜。  相似文献   

3.
《作战纲要》是美国陆军核心条令,用于指导美国陆军作战行动。近年来,在重回“大国竞争”战略背景下,为应对未来高端战争,美国陆军提出“多域作战”概念并不断深化完善其作战能力。基于对《FM 3-0作战纲要》(2022版)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其发布的理论背景、实践背景及实战背景,归纳了其有关新型作战环境模型、陆军基本作战原理、陆军海上作战行动、主要竞争对手威胁等重要内容,总结了其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认识思考。系统解析可以得出:本版《FM 3-0作战纲要》将多域作战确立为美国陆军的作战概念,并以多域作战为核心塑造未来作战框架,是美国陆军多域转型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美苏角逐的加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军的作战理论出现了重大变化。1982年8月美军在新版《作战纲要》中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不久,又提出了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前者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美军的作战理论。后者较前者有所发展,是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美军作战理论的设想,是二十一世纪美军作战理论的基础。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将对美军的作战样式、编制、武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美军联合目标工作周期6 个阶段,开展作战评估方法的分析。从作战毁伤评估方法、附带毁伤评估 方法、弹药效能评估方法、重新攻击建议4 方面分析美军开展作战评估的主要步骤,提出加强作战评估理论研究、 完善作战评估运行机制、建强作战评估人才队伍、提升作战评估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我 军组织作战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研究现有网络化作战效能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与现代网络化作战相适应的新型网络化作战样式和评估技术,对网络化作战系统进攻、防御、保障和对抗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以提高部队的网络化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东俊  张磊  黎潇 《兵工学报》2018,39(7):1450-1456
作战实验是分析战争制胜机理的有效手段。针对作战实验中作战指挥建模及定量分析的需求,提出了面向作战指挥控制的作战能量(简称战能)传递函数构建方法。将实际作战过程转变为能量积蓄和释放过程,综合考虑作战布势、装备能力和指挥行为,分析了信息能力、攻击能力、指挥控制能力、保障能力和指挥行为等战能传递要素。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构造战能传递函数,将作战领域知识及指挥信息纳入到模糊推理规则中,建立了作战复杂系统变系数的线性微分方程,为实现作战进程有效控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某装备作战实验推演中得到应用,结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陈鹏 《兵工自动化》2022,41(4):19-22
为提高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实施能力,提出一种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方法的构想。分析现有条件下 组织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的不足,按照作战试验组织流程,梳理开展反舰导弹作战试验各阶段应开展的重点工作,提 出加强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理论研究、建设专业蓝军、建强专业化的作战试验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试 验模式的建议。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导弹部队的无依托作战提高了部队快速反应、跨区机动、生存防护等能力。结合现代战争需求,分析了无依托作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结合现阶段技术条件和作战特点,通过无依托作战对导弹武器本身以及相关作战保障两方面需求,分析了导弹部队无依托作战的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同作战的兰彻斯特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浩然  朱皖松  王俊  陈力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8):126-127,133
分析了合同作战条件下的作战概念、增效原理和合同作战基本要素,引入了协同因子概念,并利用加和形式量化了合同作战中各作战单位间的协同影响,建立了基于合同作战的兰彻斯特方程。并从作战单位出发,给出了部分参数的取值方法,方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比较明显。最后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在合同作战条件下作战体系内部各兵种间的协同能够弥补作战单位的不足,对战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聂俊峰  陈行军  史红权 《兵工学报》2021,42(11):2513-2521
针对云作战新型作战模式,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域、逻辑功能域和资源实体域,以及情报侦察网、主动辅助决策网和火力打击网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分析模型。抽象表征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的功能节点、信息关系以及关联映射规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驱动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模型。面向超网络要素特征、超网络关联特征和超网络弹性特征构建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特征参数空间。通过海上编队防空典型作战任务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基于特征参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网络弹性,云作战体系相比于传统作战体系具有更好的抗毁性和打击效率,该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进行动态建模。  相似文献   

12.
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支持系统数据库包括作战环境与行动数据库、作战理论与技术数据库、作战能力评估标准数据库、作战能力评估子系统数据库、作战能力评估模型数据库、作战能力评估检验模型数据库和作战能力评估报告数据库。该评估系统数据库涉及的实体包括:部队、上级考核组、本部队人员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型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快速提升海警无人化作战能力已经成为各海上强国的必然选择。针对国外无人化作战发展现状,研究了海警无人化作战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精准压制和综合保障对海警无人化作战的影响,并讨论了未来海警无人化作战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美国持续开展作战概念和能力建设,从作战体系角度发展武器装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制空作战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引领美国军事能力建设的创新方向。从作战概念、作战平台、态势感知和空战武器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制空作战概念和能力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方向,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为我国制空作战能力建设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宏 《轻兵器》2023,(5):42-45
<正>本文前五部分介绍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及其下属的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及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第六部分将呈现美军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中的非洲战区、中部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前5期我们分别介绍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它们都属于军兵种特种作战司令部。本文将要介绍的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包括非洲战区、中部战区、欧洲战区、驻韩美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开展无人机作战仿真的现实需求,探讨无人机作战仿真平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概述无人机作战仿真,论述无人机作战仿真平台设计的原则,从主要功能、组成、软件技术架构和使用流程等方面对无人机作战仿真平台进行初步设计,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可为无人机作战仿真平台的开发提供依据和指南。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联合电磁频谱作战能力,分析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作战过程中涌现的新技术与新举措,结合美军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建设情况,从组织形式、对抗方式等维度总结了现代战争中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四个崭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未来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四项能力需求,即体系作战能力、多源共享能力、智能认知能力和可重构能力,并围绕能力需求,研究了体系作战支撑技术和通用技术两类关键技术,为提升联合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成坦克营岛上进攻作战SD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作战行动中双方各种作战力量逐次投入交战的特点出发,对合成坦克营进攻作战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作战能力定量评估。将合成坦克营对阵地防御的敌一线连进攻过程划分为开进展开、前沿战斗、纵深战斗3个阶段,建模时依据双方基本作战力量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主模型。依据双方支援作战力量对基本作战力量的损耗率、状态的转移率以及双方支援作战力量自身的影响关系,建立各子模型。  相似文献   

19.
陈宏 《轻兵器》2023,(2):41-47
<正>本文前两部分介绍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及其麾下的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第三部分将呈现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作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下属司令部,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负责选拔、组织、训练、装备和派遣以任务为导向、规模灵活、部署全球的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协助各级指挥官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重点把握炮兵构建作战实验,构建炮兵作战实验中的模型体系。介绍模型体系的设计要求、模型体系的建立,给出炮兵作战实验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统一建模语言对炮兵作战实验模型进行设计。该研究可为开展炮兵作战实验提供重要的模型支撑,对增强炮兵作战实验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