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 ST-h,模拟计算成都地区某10层居住建筑东、西、南、北4个方向外窗传热系数与遮阳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窗取9 mm空气层厚的单框中空玻璃节能效果最佳;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南向外窗遮阳系数的变化对采暖空调能耗影响最大,北向、西向次之,东向最小。因此采取遮阳措施时应优先考虑南向外窗。  相似文献   

2.
以合肥地区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PKPM节能分析软件为该建筑建立了几何模型,进行了赋值计算,模拟出该建筑全年的采暖和空调能耗,研究了窗墙比和朝向对采暖、空调及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大东(西)向、北向窗墙比将同时增加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加大南向窗墙比将减少采暖能耗,增加空调能耗,导致建筑总能耗呈上升趋势。为保证良好的节能效果,建筑设计时建议南向窗墙比取值低于0.3。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地区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PK PM节能分析软件为该建筑建立了几何模型,进行了赋值计算,模拟出该建筑全年的采暖和空调能耗,研究了窗墙比和朝向对采暖、空调及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大东(西)向、北向窗墙比将同时增加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加大南向窗墙比将减少采暖能耗,增加空调能耗,导致建筑总能耗呈上升趋势。为保证良好的节能效果,建筑设计时建议南向窗墙比取值低于0.3。  相似文献   

4.
寒冷地区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中的外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等是住宅运行能耗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节能设计参数的分析与优化是实现超低能耗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章以寒冷地区天津市气候特征为基础,采用了多重能耗影响因素单一变量下的住宅能耗仿真计算方法,分析了设计阶段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关键参数对住宅运行能耗影响程度,以此确定了被动房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关键参数值,结果表明:非透明围护结构中的外墙传热系数K为0.14 W/(m2·K),屋面传热系数为0.145 W/(m2·K);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南、北向均为0.78 W/(m2·K),东、西向均为1.0 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均不小于0.474;窗墙比在选用上述围护结构的前提下,南向为0.7~0.8,东、西、北向按照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对窗地比要求最小值设定。  相似文献   

5.
窗墙比对华北农村住宅能耗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e ST模拟的方法,结合华北地区农村住宅的特点,分别计算了不同类型住宅空调能耗指标、供暖能耗指标以及全年空调、供暖的总能耗指标。并研究了在不同外窗材质、是否遮阳、窗墙比对供暖能耗、空调能耗以及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东向、西向、北向随着窗墙比的增大,全年总能耗指标呈增长趋势,应尽量降低其窗墙比;在南向,随着窗墙比的增大,全年总能耗指标呈先降低后增长趋势;采用外窗遮阳及传热性能良好的外窗既可以降低全年的能耗指标,也可以降低窗墙比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在外窗保温性能良好、增设外窗遮阳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大南向窗墙比。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地区典型住宅户型为例,利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得到住宅全年冷负荷,并根据最大信息系数法(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设定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换气次数对建筑全年冷负荷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法验证了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法识别建筑能耗关键影响因素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窗墙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大信息系数法识别出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程度为窗墙比>相对湿度>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换气次数>设定温度,与方差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窗户热工性能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方法分析建筑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选取典型的住宅窗户,分析窗户的热工性能;利用DeST—h计算某住宅模型在不同窗户热工条件下的能耗.结果除了窗户传热系数外,太阳得热系数也是影响窗户能耗的重要因素,在沈阳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太阳得热系数的变化对冬季能耗影响十分明显.结论对于严寒地区,盲目选用低传热系数同时也是低太阳得热系数的窗户,将造成资金和能源的浪费.把窗户的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综合起来考虑,才能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该地区的具有优越热工性能的窗户.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法对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稳态传热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严寒地区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与气温升高的关系模型.使用该模型分析:随着气候变暖采暖能耗降低,严寒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要求可降低.以哈尔滨为例,结合气候模拟与动态能耗模拟技术,验证了2021-2050期间严寒地区节能建筑传热系数变化规律.依据等能耗原则,研究了外墙与窗户传热系数趋同的自保温构造体系在变暖的严寒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百叶最佳固定倾角与动态百叶节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遮阳外百叶的最佳固定倾角以及分析外部动态百叶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使用模拟分析软件Energy-plus建立了上海某遮阳建筑的模拟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在19种不同百叶倾角下(5°~175°)的建筑全年照明能耗和空调能耗;结果表明,东、西向房间采用水平百叶,固定倾角为45°时全年综合能耗最低,南向房间采用水平百叶,最佳倾角为55°,而北向采用竖直百叶,最佳倾角为65°;采用逐时最大或最小外窗得热量和综合能耗最低对应的百叶倾角作为动态百叶的倾角,得到动态百叶倾角时间表,进行模拟得到动态百叶的全年综合能耗,与最佳固定倾角相比,动态百叶进一步挖掘了遮阳系统的节能潜力,尤其是北向竖直百叶,节能率提高44%.  相似文献   

10.
窗户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窗户是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能耗的最大因素.利用TRNSYS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窗户的有关特性参数如透光率、窗墙比、窗台高和窗户朝向等对采暖和空调能耗的影响,验证了建筑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节能特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馆建筑照明和空调能耗巨大,如何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是体育馆建筑节能的关键问题。广东药学院多功能体育馆在设计中考虑了多种被动式节能措施,如东、西向立面设置带有垂直遮阳的条形采光窗,南、北向立面设置可开启的外窗,附馆屋顶采用种植屋面等。该体育馆的实测结果表明上述被动式设计方法可以增加比赛场地自然光照度,防止眩光;提高观众区自然通风风速,改善舒适度;降低附馆屋顶内表面温度,减少热辐射。  相似文献   

12.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水平,并降低采暖能耗,通过实地测试、软件模拟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建立了采暖能耗预测模型.采用BES-01型温度采集记录器、De ST-h软件研究了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朝向、吸收系数、热惰性、附加阳光间、冰雪覆盖层等10项因素对农村住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采暖能耗正相关,正南及南偏东为最佳朝向,吸收系数与采暖能耗负相关,附加阳光间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冰雪覆盖层能够起到屋面保温作用,采暖能耗预测模型能够为农村居民建造节能住宅提供设计依据,研究能够引导并提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动态热箱法测试建筑物外窗热工性能的方法,并利用大型动态热箱群测试了几种外窗的能耗及有效传热系数,试验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动态热箱法测试外窗热工性能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后给出了两种节能窗的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热工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既有建筑物窗墙比差异较大,在节能改造过程中窗墙比和窗的热工性能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综合考虑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类型等因素,建立了外墙保温层厚度计算模型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优化模型,并以徐州地区某既有住宅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东莞市典型居住建筑现场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利用BECS2006以当地气候特征为条件进行能耗模拟分析。通过对建筑墙体和屋面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的比较,发现BECS2006软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在1%左右。重点对建筑朝向、墙体材料的选择、屋面材料的选择和窗户隔热性能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表明建筑宜选择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围护结构外保温体系的保温隔热性能要优于内保温体系;屋面的能耗取决于保温隔热层厚度;遮阳系数小的窗户节能效果好等,可为节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昆明城市区域内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南北朝向室内壁面热流量实测资料,对各壁面的热流量进行了分析.得出:南北朝向房屋不同壁面热流量存在显著的时间和季节变化.12月室内壁面热流量变化受房屋朝向影响十分显著,而在4月和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量传递影响较小.昼间南向室内4方位壁面热流量多为正值,热量从室内向壁面传递;夜间则反之;北向室内壁面热流量数值和传递方向随季节变化较大.考虑房屋壁面热流总量时,12月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南北朝向呈现较大差异,而4月与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讨优化轻钢龙骨复合墙体传热性能的有效途径,扩大其在我国寒冷地区的应用,采用热电偶测温方法进行了腹板开孔、带外保温层腹板开孔轻钢龙骨复合墙体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墙体的传热系数和测点温度,并与有限元建模分析所得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和测点温度进行细致对比.结果表明:腹板开孔可以降低轻钢龙骨墙体的热损失,从而削弱龙骨所在部位的热桥效应,显著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两种试验方案的墙体传热系数分别为0.315W/(m2·K)、0.250W/(m2·K),可以满足我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50%的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