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2)
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达,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打开了另一扇窗。江苏省常州市机关幼儿园依托新媒体技术支持,探索出网络环境下家庭教育指导的新模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沟通,一起形成有效合力,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体化共育。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6)
随着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发展,为广告带来了新的设计手段和表现空间,推动了广告由传统的单项传播模式向双向互动传播模式转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并就新媒体发展对广告传播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广告新模式,以期明确广告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移动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大学生新媒体行为失范现象也比较频繁,呈现"泛社交化""多场域"和"隐蔽性"的特征。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新媒体失范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背景、院校背景、学习成绩、社会活动情况等,其中社会活动情况影响较大。要规制和引导大学生新媒体行为失范,新媒体平台和高校应齐抓共管,如规范新媒体平台规则、丰富高校新媒体平台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现今世界,风起云涌的新媒体不仅是一个较之传统媒体的变化形态,更能开拓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平台和文化语境。儿童刊物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对接首先要考虑到技术的介入对少儿读者的阅读影响——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是否会因我们通常所说的"异化"而烫手?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真问题"。相反,新媒体为儿童杂志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全新的发展空间,在多个层面上能对传统纸质文本产生推进作用——电子刊物优点颇多,而微博、微信等平台也能为儿童刊物的良性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传统毕业设计模式。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毕业设计的形式和特点,明确了基于新媒体应用的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意义,介绍了新媒体在虚拟毕业设计教学、构建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平台及评价体系、分享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成果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及推动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在当前社会之中,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并在社会各个行业中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媒体营销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应运而生,甚至是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的效果和格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媒体与市场营销的融合,从而让营销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构建,转变营销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革,以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实践教学粗放的过程管理与流于形式的质量考核亟需改革,同济大学以"互联网+"为驱动,通过现场直播、问题讨论、跟踪签到、调查问卷等方式,探索、实践课内外结合的嵌入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对创新引入"互联网+手机"新媒体方式优化实践教学管控的实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探索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新模式。基于新媒体的高效管理和质量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互相信任、双向沟通,是新媒体语境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与媒体沟通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数量多、运量大、运营环境复杂的现状,为了建立快捷、高效的动车组运维模式,文章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出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大数据平台构架。它整合了动车组列车在生产、运营、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及动车组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线路及开行交路数据信息,并在整合相关数据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高速动车组关键设备及子系统准确的故障诊断及预警,为构建高效、快捷的动车组运维新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思想传播开创了新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平台引起重视,增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推动自身思想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本文意在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望能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