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角接触球轴承预紧量的计算及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贾群义 《轴承》1996,(1):5-7
介绍了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的方法及原理。根据内外套筒的长度差、垫圈厚度、轴承内外圈端面的凸出量及定压预紧时的弹簧刚度和压缩量,可得轴承预载荷大小,继而可计算出预紧后的轴向刚度。还对预紧量大小的选择作了说明。附图3幅,参考文献2篇。  相似文献   

2.
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分别承受纯径向和纯轴向载荷时的载荷分布,根据Hertz理论的载荷与变形关系,推导出了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径向和轴向刚度的计算公式,以QJ1830轴承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正、负游隙时轴承的刚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负游隙时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刚度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宋利涛  黄崇滨 《轴承》1999,(11):7-8
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特点是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一个方向的轴向载荷,在合理预紧力作用下,可使轴承获得良好的精度及刚度,并达到较高的极限转速。介绍了机床主轴轴承的选用和配对安装方法。附图5幅,参考文献2篇。  相似文献   

4.
郭惠昕 《机械》1992,19(4):24-24,42
一、问题的提出当转速较高,不宜采用推力球轴承(因其极限转速较低),且轴向载荷不大时,单列向心球轴承可以代替推心球轴承承受纯轴向载荷。而且,只要轴向载荷较小,转速较低时,这种替代亦可成立。这种替代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使结构简化,因而在设计实践中时有应用。在设计寿  相似文献   

5.
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由转速、支承刚度、旋转精度和摩擦生热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轴承在轴向预紧力作用下的接触特性。研究了轴承滚动体与滚道在轴向预紧力变化下的接触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开尔文四线法测定轴承不同轴向预紧力下接触电阻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随着轴承轴向预紧力的增大,接触电阻呈非线性减小。对于角接触球轴承,当轴向预紧力大于一定值时,接触电阻趋向平稳,形成"L"型曲线。进一步研究了轴向预紧力对背靠背角接触球轴承对作为大型电主轴一端支撑的旋转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轴承外圈径向跳动随着轴向预紧载荷的增大呈现"降-升-降"的波动趋势,反映了径向游隙变化以及背对背轴承对隔离挡圈平行度误差对轴承外圈姿态变化的综合影响。本研究为角接触球轴承作为小型电主轴和大型电主轴的支撑进行轴向预紧时预紧载荷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角接触球轴承预紧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给出了预紧选择原则和确定预紧力的计算方法。对中低速组配轴承而言,其最小预紧力可承组配方式以及承受的额定外载荷确定。  相似文献   

7.
预紧是保证轴承刚度和旋转精度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双半外圈双列调心球轴承的预紧效果,对其预紧力的确定和预紧量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计算。目前这种双半外圈双列调心球轴承在轴承分类中还没有,它结合了成对双联向心推力球轴承和双列向心调心球轴承的优点。既能实现大角度调心,调心角度达3°,又能进行轴向预紧。通过对这类轴承的力学分析,推导了轴向预紧力与轴承支撑负载的关系公式。预紧量是通过控制两个半外圈之间的隔圈厚度进行调节的,基于弹性接触理论,推导了轴承定位隔圈磨削量大小的公式。这种轴承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LAMOST天文望远镜像场旋转轴中得到应用,内径1100mm的轴承现场安装预紧调整后实测,在任意50°范围内(旋转轴工作范围),轴系径向跳动小于0.02mm,端面跳动小于0.03mm。满足了LAMOST对像场旋转轴系刚度和旋转精度的要求。跟星实测像场旋转精度RMS值优于0.3″。  相似文献   

8.
我厂生产的MM52125A型龙门导轨磨床,有二只磨头。其中万能磨头主轴采用如图1所示的滚动轴承支承。径向载荷由D3182115型圆锥孔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2、6承受。轴向载荷由C268915型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4承受,主轴转速为1200~2400转/分。这种布局形式对主轴回转精度和刚度是良好的。但这些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如用一般的螺纹紧固方式,则因紧固后很难保证轴承端面对主轴轴心线的垂直,从而影响了轴承的回转精度  相似文献   

9.
带定位轴承是由一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这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在正常的正转距工况下承受主要的径向和轴向载荷)和一个经过仔细设计辅助挡环组成,这个辅助挡环的作用是在风机刹车或启动时有反转力距的情况下承受轴向力的。该轴承可以作为四点接触球轴承(FPCBB)与单列圆柱滚子轴承(CRB)组合方案、或者四点接触球轴承(FPCBB)与双列TRB组合方案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采用柔性限位的二级圆锥-圆柱齿轮新型减速器,其中,圆锥齿轮、圆柱齿轮的单侧定位元件为高刚性的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处于预紧状态。当齿轮所受轴向力低于碟形弹簧预紧力时,齿轮不出现轴向移动,定位准确;当齿轮所受轴向力高于碟形弹簧预紧力时,碟形弹簧产生形变以吸收能量,避免较大的轴向力直接作用于刚性定位元件而导致永久变形。通过UG8.0建立了柔性限位减速器的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 Work Bench对其进行指定载荷下的瞬态动力学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对减速器进行柔性限位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不同预紧方式下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以赫兹接触理论和滚道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轴承刚度矩阵计算方法,实现了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下轴承刚度矩阵的全解析求解。基于该方法,针对不同预紧方式综合对比分析了预紧力、转速对轴承接触角、接触载荷和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预紧力相同时,定位预紧方式下轴向载荷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加;在高速工况下,定位预紧状态时球与内、外圈的接触载荷比定压预紧的大;2种预紧方式下,轴承刚度均随转速增大而衰减但衰减程度不同,原因是定位预紧状态下的轴向载荷随转速增加而增大,抑制了轴承刚度的衰减。  相似文献   

12.
图示夹具是用于磨削柴油机涡流室镶块外圆的。固定顶尖1和顶尖体8分别安装在头架和尾架顶尖孔中,顶尖体8上安装单列向心轴承101、103和单列推力球轴承8103。垫圈10可防止轴承101轴向窜动。工件装上夹具后,调整尾架内弹簧顶紧力。  相似文献   

13.
《轴承》2015,(6)
讨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的计算问题。在获得单列轴承预载荷与刚度基础上,利用轴承载荷、位移和刚度的相互关系确定了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与刚度。分析了双联和多联组配轴承预载荷与刚度的相对值,并与SKF和NSK公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误差均在3%之内。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计算问题,在得到单套轴承预紧力与刚度的基础上,利用轴承载荷、位移和刚度的相互关系来确定非等接触角轴承进行组配时的预紧力和刚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双半外圈双列调心球轴承的预紧效果,对其预紧力的确定和预紧量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计算。这种轴承结合了成对双联向心推力球轴承和双列向心调心球轴承的优点,既能实现大角度调心,调心角度达3°,又能进行轴向预紧。通过对这类轴承的力学分析,推导了轴向预紧力与轴承支撑负载的关系公式,而预紧量是通过控制两个半外圈之间的隔圈厚度进行调节的。基于弹性接触理论,推导了轴承定位隔圈磨削量大小的公式。将轴承用于LAMOST天文望远镜像场旋转轴中,对内径1100mm的轴承现场安装预紧调整后进行实测。测量结果表明,在任意50°范围内(旋转轴工作范围),轴系径向跳动0.02mm,端面跳动0.03mm,满足了LAMOST对像场旋转轴系刚度和旋转精度的要求。跟星实测像场旋转精度RMS值优于0.3″。  相似文献   

16.
《轴承》2019,(12)
为分析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特性,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求解成对轴承的非线性方程组,计算成对轴承刚度矩阵。并以成对安装的7210C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2种安装布局下转速、径向力、轴向力、预紧力对成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安装布局下成对轴承轴向和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大而减小,背靠背安装时成对轴承角刚度远大于面对面安装时的角刚度;背靠背安装时成对轴承刚度随径向力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面对面安装时成对轴承径向和轴向刚度随径向力增大而减小,角刚度逐渐增大;背靠背安装时成对轴承刚度随轴向力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面对面安装时成对轴承径向刚度随轴向力增大而减小,轴向刚度先减小后增大,角刚度逐渐增大;2种安装布局下成对轴承刚度随预紧力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号数控磨床用高速电主轴为研究对象,基于滚动轴承静力学推导了高速电主轴常用支承—角接触球轴承计及预紧接触角变化的径向刚度和多联组配轴向刚度计算公式,结果显示该计算公式比现有文献中相关计算更准确,讨论了轴向预紧力对支承刚度的影响规律。在得到支承刚度的基础上,在ANSYS中采用弹簧单元COMBIN14模拟主轴轴承支承,基于ANSYS对主轴部件进行了不同轴向预紧力和不同转速下的模态分析,讨论了转速和轴向预紧力对电主轴模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滚珠丝杠支承轴承,研究了承载后原始接触角的变化,推导了新的轴向刚度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角接触球轴承、推力轴承的预紧量的选取,给出了最小轴向预载荷公式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碟形弹簧轴向尺寸较小、能以很小的变形承受较大负载的特点,利用数控铣床作加载工具,在碟形弹簧上放置垫块以消除接触面间隙,利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监测实际加载的轴向载荷,利用接触式电感位移传感器监测位移,精确测量了4个不同材料和尺寸规格碟形弹簧的载荷-位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碟形弹簧的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呈非线性变化,且非线性程度受弹簧自身尺寸的影响较大。碟形弹簧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其弹性恢复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研究方法对类似结构载荷-位移特性的测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国外汽车轮毂轴承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轮毂轴承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汽车的重量及为轮毂的传动提供精确的向导。轮毂轴承既随径向载荷又承受轴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件。现在国产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两套单独的圆锥滚子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这种结构在汽车装配时要经过调整游隙、预紧、加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