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申清 《物理测试》2010,28(4):21-21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钛合金的界面相。电子衍射花样表明,靠近β相的界面相为面心立方结构,靠近α相一侧为六方结构。在界面处及基体α相之间观察到大量的高密度位错,位错形成的亚晶与基体α相存在(101)的孪晶关系;(001)α与(110)β近似平行,并不互相平行,它们之间夹角为1.5º。当样品较厚时,这种临近的衍射斑点就会出现二次衍射,产生莫尔条纹。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拉伸试样出现了延伸率不合问题,并且拉伸试样断口出现了层状撕裂现象。通过对试样断口形貌、试样变形区和未变形区金相组织的研究,认为:中厚板中心区域珠光体比例高是层状撕裂试样厚度中心呈现脆性的原因,这种脆性区导致在拉伸过程中最先萌生裂纹,并最终导致拉伸试样延伸率不合;出现层状撕裂的试样在拉伸之前并不存在结构上的分层和断口分层,在断口上出现的平行于轧制方向的裂纹是在拉伸过程中形成的;当珠光体带的宽度超过25 μm时,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珠光体带中易出现裂纹并导致断口出现层状撕裂。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理想的显微组织是无碳化物贝氏体、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强化(包括细晶强化)是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主要的强化方式,低水平的钒含量对析出强化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断口分析的方法,对探伤不合格的中板进行分析,发现了MnS夹杂物、中心线裂纹和气泡,分析证明,这些缺陷是影响中板探伤不合格的因素。检验还发现中板中心存在异常组织,这使钢的脆性增加,轧制时这些缺陷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5.
 以包钢含氟烧结矿中的硅酸盐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碱度(w(CaO)/w(SiO2)以及MgO、CaF2和FeO含量粘结相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碱度为118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添加197%MgO,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FeO和CaF2含量增加使粘结相的熔化温度降低,但熔化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6.
�����ս��©���ʼ�����Ӧ���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机漏风是烧结厂的棘手问题,由于漏风导致烧结矿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反矿增多;设备磨损严重;能耗升高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密封结构——高负接触头尾密封装置、无铆接双板簧和新的传动方式——星轮传动的变齿距设计以及增设尾部液压阻尼装置。在现场实施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烧结机总漏风率下降了27%。  相似文献   

7.
拼焊板Tailor welded blanks(TWB)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在满足零件不同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减少重量,节约能源要求。文章就不等厚异质高强钢拼焊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焊缝平行于拉伸方向时,断后伸长率较大,与焊缝垂直于拉伸方向相比较,板材有较大的拉伸变形能力,较好的成形性能;焊缝平行于拉伸方向时,断口为韧性断裂与解理断裂的混合型形貌,焊缝垂直于拉伸方向时,断口形貌为等轴韧窝。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拉弯回弹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拉弯回弹试验中的主要试验参数:压边力、凸模压下量和试样宽度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这些参数对回弹的影响大小和规律,还对拉弯回弹试验中这些参数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电子探针波谱仪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对测试过程中检测线的选择及谱线干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组分复杂样品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表达式是采用疲劳裂纹扩展理论评估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核心。通过对McEvily公式的深入研究,考虑弹塑性行为的影响、裂纹的闭合效应,并对曲线斜率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改进的McEvily公式。通过采用航天发射塔架45钢的疲劳裂纹扩展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的McEvily公式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具有更强的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存大量科学试验基础上,提出一种金属表面形成金属陶瓷涂层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具有放电电压低、陶瓷层结构致密、与基体冶金结合、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等优点。文中还对某条件下利用该方法形成的陶瓷层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后氧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后氧化处理、封孔和退火、真空退火对大气等离子喷涂 (Al/Ni Cr2 O3 )陶瓷涂层硬度、结合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理的后氧化能够明显改善涂层性能 ,且氧的扩散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后氧化处理温度、时间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l/Ni+Cr2O3)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由此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为500℃×4h.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后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的后氧化处理能明显改善涂层性能气孔率减少,致密性改善,硬度提高7.4HR15N,结合强度提高20.39MPa.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新型轴向送粉等离子涂枪和普通等离子喷涂枪的喷涂工艺参数和制备涂层的性能及其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轴向送粉式等离子喷涂枪的功率明显低于普通等离子喷涂枪,其喷的陶瓷涂层的性能优于普通等离子喷涂。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喷涂纳米氧化锆涂层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法针对喷涂电流、主气(Ar)流量和次气(He)流量三个重要工艺参数安排实验方案,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锆涂层试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喷涂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常规柱状组织和纳米状等轴组织,且等轴组织处于柱状组织的包围之中;随喷涂工艺不同,两部分组织含量存在明显差别.对于热障涂层而言,等轴组织对提高涂层隔热能力有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在NaAlO2溶液中对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对陶瓷层的厚度、硬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微观形貌与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密切相关,在阳极电流密度为10A/dm2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为0.7时,陶瓷层显示出较好的表面及截面形貌。  相似文献   

17.
Na2SiO3系溶液中Ti6A14V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NaAlO2溶液中在Ti6A14V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陶瓷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用Nano IndenterXP系统研究膜层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氧化膜分为3层,即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膜层主要由金红石相TiO2及少量锐钛矿相TiO2组成。膜层中致密层与基底的弹性回复分别为40.5%和14.9%,硬度分别为8.54GPa和5.5GPa,弹性模量分别为87.4GPa和150GPa,膜层表现出明显的陶瓷特征。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喷涂Al2O3陶瓷涂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SprayWatch-2i粒子测速仪测定等离子喷涂时粒子的飞行速度及温度,确定最佳喷涂电流和电压参数,改变送粉方式和送粉速率制备Al2O3涂层.研究所制备涂层的孔隙率、显微硬度、耐磨性及结合强度,研究结果指出:影响Al2O3涂层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喷涂功率、送粉方式和送粉速率,等离子喷涂10~40μmAl2O3粉末制备Al2O3陶瓷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600 A、电压60 V、枪内送粉、送粉速率10.25 g/rmin.  相似文献   

19.
以ZA12合金为实验材料,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进行了脉冲电流处理,研究电脉冲时间对作用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就细化合金的凝固组织、改善力学性能而言,在合金凝固的整个过程都进行脉冲电流处理比仅在合金凝固的前半段进行处理的效果要好。结合ZA12合金的凝固特性和电流对金属熔体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在合金凝固后半段施加的脉冲电流处理促进了枝晶之间液体的流动。增强了枝晶间液体的补缩能力,并且导致部分小的枝晶熔断。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枝晶的生长.得到更均匀细小的凝固组织。从而对合金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多弧离子镀制备TiN/TiBN纳米复合涂层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复合材料高速切削加工的需要,用金属Ti靶和纯TiB2靶作为靶材料,在N2气氛下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制备了TiN/TiBN纳米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涂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和表面形貌;利用显微硬度计、划痕仪和球盘摩擦仪分析调制周期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TiBN纳米复合涂层的调制周期范围为5.5~21nm,主要成分为晶相TiN、非晶BN和TiB2;调制周期对涂层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硬度增加,调制周期最小时最大硬度达到29GPa;最大膜基结合力为88N,且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膜基结合力。随着转速的增大,摩擦因数与表面粗糙度两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摩擦因数最大值为0.31,其低摩擦因数与自润滑的BN相的存在有关。调制周期减少,界面积增加,TiN/TiBN纳米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