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钻孔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把钻探成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照,可以明显的得到滑动面的分布情况,并可以对滑体滑动机制作出某种程度的判断,为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说明了测斜仪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Z2):3-6
以通川区石龙溪滑坡应急变形监测为例,说明在城市中滑坡应急变形监测常用的一些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综合分析,探索出一种最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法,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中各种地质灾害点的应急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山区公路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深部位移监测基本原理和监测结果,并与在滑坡勘察中探井勘察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部位移监测在滑坡勘察中判断滑动面的位置与采取井探进行实际开挖印证取得的勘察效果一致,深部位移监测在滑坡勘察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可以代替原有探井较为直接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22,(3):443-447
丹巴县城后山为一大型古滑坡。由于县城建设对古滑坡坡脚的开挖而逐渐复活。2005年2月,滑坡出现加速变形。为了解滑坡体的深部变形状况,掌握抢险加固处理的效果,为滑坡综合治理提供设计、施工、工程处理依据,在应急治理工程的中后期对滑坡体开展了深部位移监测,现对该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对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实施抢险加固后的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在山体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海铁路宝天段某山体滑坡变形观测为例,介绍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山体滑坡变形测量的应用,观测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为类似山体滑坡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测斜仪监测成果的蠕滑体变形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义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212-0212
向家坝水电工程马延坡变形体是沿特定滑面产生整体蠕滑变形的典型工程实例。基于勘探成果,布置测斜仪对变形体的内部变形进行监测,获得了良好的监测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测斜仪变形曲线的突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变形曲线与蠕滑变形体形态的对应关系,揭示滑动带的位置及厚度,阐明蠕滑变形机制,为工程处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进而通过对位错–时间曲线的分析,对加固措施的作用进行说明,且对蠕滑变形体在治理后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延坡蠕滑变形体主要受JC①夹层控制,为典型顺层滑动变形模式。在实施减载、支档和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后,滑动带位错速率减缓,边坡趋于稳定。研究工作扩展了监测成果的应用范围,对今后类似边坡的勘探、监测和资料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 GPS 技术的定位原理,并通过分析黄泥巴蹬坎滑坡的监测实例,验证了该系统可对滑坡进行实时、连续、三维位置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特点,指出 GPS 技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滑坡变形监测方法,在滑坡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山体滑坡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需对滑坡体及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和预报,该文针对山体滑坡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展开,介绍了现有的变形监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变形监测工作流程以及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并应用在山体滑坡区的某高校宿舍楼的变形监测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滑坡可谓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旦形成则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消极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方式监测滑坡变形,并积极获取相关滑坡体变形信息资料,旨在起到良好的滑坡防治成效。在此,本文将针对滑坡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基坑开挖产生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基坑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基坑支护变形监测,依靠变形监测动态信息,从而反映出相关的变形变化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基坑施工过程中,建立有效联动机制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文中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施工期间监测数据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的改变原有土层的力学性质。结合温州东海广场深基坑开挖工程,介绍了该工程的场地地质条件及支护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沉降、道路裂缝、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内支撑轴力及地下水位的影响,得出以下规律:基坑开挖将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该沉降值与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有关;开挖对桩基础影响不大,对条形基础则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开挖的进行,道路裂缝宽度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基坑开挖完毕时,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趋势,但内支撑轴力变化不大;在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水位变化不太明显;测斜管应紧贴基坑维护结构。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缓变式滑坡岩土体的变形机制及变形特征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滑坡监测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认为颗粒与颗粒之间挤压而引起岩土体的变形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是伴随着整个变形过程的,并选取了与其相关的监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理论中的最小二乘法对主滑段内部颗粒之间的应变进行了求解,并对其变形能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土力学的模糊性及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的复杂性,理论计算成果往往与施工期间实际变形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因此会造成许多预料不到的困难,引发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对基坑的监测,根据测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来评定基坑开挖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形情况,进而评价基坑、支护结构、附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出现险情时据此指导对施工方案的调整修改,以优化设计和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岩溶是山区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为方便交通,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变得日趋重要。本文就某岩溶地层的隧道变形监测进行探讨,这将对隧道的施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