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实现原理,各种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实现方案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提 出目前影响光学电流传感器商用化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光学电流传感器系统中传感头结构及传感机理对其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了全光纤型、块状玻璃型、混合型光纤电流传感器及光纤光栅型电流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平衡测试原理的光纤电流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法拉第效应提出一种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使用平衡测试原理具有闭环反馈结构。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消除费德尔常数和环境变化对传感器的不良影响,电流测量范围大,线性度好,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检测原理,采用Bi4Ge 3O12(BGO)晶体的磁光式冲击电流传感器,可以测 量幅值范围10 kA到90 kA的8/20 μs冲击电流。由于冲击电流的持续时间极短,光源功率漂移对测量的干 扰可以忽略,偏振检测结构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由于BGO晶体具有维尔德常数大的 突出优点,传 感器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灵敏度。利用小波分解法,并以信噪比(SNR)和平滑度(SR) 作为去噪结果的 评价标准,确定了合适的小波函数(Daubechies Db7)和分解层数(5层),有效地去除了 测量结果中的干 扰噪声。此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0.262°/ kA,具有较好的线性度,且冲击电流幅值的测量误差控制在 ±5%以内。本文所提出的电流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优点,适用于雷电流测试、 核物理实验和高功率脉冲激光研究等恶劣环境下的冲击电流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双正交全反射法光学电流互感器传感头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小折射率的磁光材料以及大入射角传感头方案可以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时对双正交全反射法和临界角入射法这两种设计方案中加工精度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双正交全反射法在加工精度要求方面较临界角入射法宽松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ABB瑞士有限公司联合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研制的用于高达500kA直流的一种高精度光纤电流传感器。其应用包括对铝、铜、锌和镁等金属生产的电解工艺进行控制。与现代化的霍尔效应基电流转换器相比,该传感器在性能和使用便利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该传感器利用了载流母线周围光纤环中的法拉第效应。采用偏振旋转反射干涉仪和光纤陀螺仪技术的新方案来测量磁一光相移。已开发出一种将传感光纤封装在一根柔软的纤维增强环氧带中,以使光纤环直径达数米的适当的技术。在宽的电流和温度范围内,该传感器的精度和重复性均很好,在±0.1%以内。不管给定的磁场分布如何,传感器的校准都是有效的,并且在反复使用柔软敏感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用于消除振动影响的光纤电流传感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纤电流传感器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光纤的固有双折射是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原因,如何消除双折射也是研究的关键问题。这种双折射不仅与光纤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工作时的环境温度、振动等因素有关。当传感头受到强烈振动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将使传感光纤的固有双折射发生变化.影响输出光的偏振态.使传感器精度下降。提出了一种对称型的传感器结构.采用两套相同的光源及探测器.使传感光纤中形成传播方向相反的两束光.利用应力双折射的互易性补偿振动影响。实验表明.该结构可使传感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在10g的振动强度下.测量结果的线性度达到了二0.3%以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分类及其测量原理,及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和实用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介绍了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易本顺  刘延冰 《光电子.激光》1996,7(6):366-369,355
选择高Verdet常数的磁光材料,增加光束环绕电流的环咱数是提高磅光电流传感器灵敏度的主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频率分离的比较测量法来消除温度对高Verdet常数铁磁性材料的影响。设计了双环路及多环路块状传感头结构,并对双环咱结构传感头进行了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0.
块状光学材料电流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了块状光学材料电流传感器研究领域自1994年以来在传感头设计方案、理论研究及信号处理方案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OTDR)和光频域反射技术(OFDR),以光纤中光散射效应(布里渊效应、喇曼效应)作为温敏信号的分布式温度光纤传感器的特点、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目前及今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斌  刘延冰 《激光与红外》1992,22(5):32-36,27
本文介绍了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叙述了提高其稳定性的技术方案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光纤电流传感器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分类及其测量原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和实用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介绍了在这些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分类及其测量原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和实用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介绍了在这些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光纤连接器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沪阳 《电信科学》1996,12(5):44-49
本文对光纤连接器的一般特征、性能、现状及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检测50Hz交流电的微机电光学电流传感器。通过电磁学、微机电与光学方法说明了传感器的敏感原理与光学转换原理,结合工艺条件给出了器件的设计要求,并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传感器的仿真测试结果。计算表明,器件可以测试1~7.2kA的交流电,大电流下的灵敏度可达到0.01dB/A以上。  相似文献   

17.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光通信的发展现状、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着重在大容量、长距离、波分复用、光纤技术、光放大这几个光通信的标志性技术方面作了论述,并简要阐述了未来光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光纤技术及光纤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产光纤与进口光纤的性能比较和使用,说明国产G.652光纤的性能和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纤相比已无实质上的差距,应改变进口光纤一定比国产光纤质优的观念。我国制棒技术和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应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制棒产业和提高制棒技术,以改变主要靠进口光棒拉丝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Trunk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s connecting exchange offices wer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optical fiber cables. Subscriber network systems connecting the exchange office with each subscriber including local area networks or CATV network systems are unde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wo main techniques are newly required to be developed for making optical fiber mechanical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er subscriber network system realization. The first is to realize a new connector with a high return loss and a low connecting loss. The second is to cut the joining cost of optical fibers. The newly developed "optical contact connector" realized a high return loss of more than 25 dB and a low connecting loss of 0.15 dB average value. A newly developed "multifiber connector" which can connect many optical fibers at the same time can save time and space for joining fiber cables, and also a "plastic molding technique" can save the cost of the connector. The performance of all these connector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ptical contact connecto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technique to obtain a high return loss connector, a multifiber connector, and a plastic molded connector for the subscriber network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