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凝血鼠药敌鼠钠盐、杀鼠醚和杀鼠灵是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允许使用的灭鼠药,但是由于各种使用不当导致误食或者人为投毒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建立快速、简便能够有效检测食物中敌鼠钠盐成分来应对一些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及实施快速应急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主要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敌鼠钠盐。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食物中敌鼠钠盐成分,检验敌鼠钠盐中毒案件的检材效果明显,结果可靠准确,操作简单便捷。  相似文献   

2.
美广林 《农药》1991,30(6):42-43
我市自1986年开展农村灭鼠工作以来,主要他旧敌鼠钠盐和氯鼠酮,灭鼠效果虽好,但二次中毒明显,有鉴于此,1990年11月我们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进行农田、室内灭鼠试验,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敌鼠钠盐,又名双苯杀鼠酮钠盐,化学名为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酮钠盐(C_(23)H_(15)O_3Na),是我国当前较好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抗凝血杀鼠剂。该药于1970年由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于1971年在大连化工实验厂上了3吨/年的中间实验装置。经过几年来的改造,1982年产量已达到20吨,但仍供不应求。该药的特点是用药量少(万分之五),杀鼠效率高,对人畜安全,并有特效解毒药——维生素K_1。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双甲敌鼠铵盐的性质、结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通过对比,提出其优越于敌鼠钠盐之处。  相似文献   

5.
大连化工实验厂继完成敌鼠钠盐新工艺后,科技人员利用其中间体三氯异丙醇与甲苯烷基化成偏二甲苯基丙酮,而后再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环合成新的杀鼠剂—双甲敌鼠铵盐。  相似文献   

6.
郑大贵 《化学世界》2005,46(7):438-441
由2-酮基-D-葡萄糖酸(2-KG)合成异VC及其钠盐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从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有关反应的机理,比较了不同合成路线的特点,分析了有关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和影响异VC及其钠盐收率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了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江苏省锡山市华美化工厂研制开发的80%氯敌鼠钠盐,最近在无锡通过了江苏省石  相似文献   

8.
老鼠给人类传染疾病,损害粮食作物,其危害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开发杀鼠剂对预防疾病传染、增加农业丰收,将带来极大的好处。我国目前使用的杀鼠剂有:杀鼠灵、敌鼠钠盐、杀鼠迷等慢性药剂,不能满足迅速灭鼠的要求。磷化锌、氟乙酰胺等药剂,虽然毒力强,灭鼠速效,但易出现非目标物的二次中毒,对家畜危害极大,氟乙酰胺已被禁用。经国内有关单位实验证明,毒鼠磷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好、对环境无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刘星春  朱绍义 《农药》1990,29(3):38-38,44
敌鼠钠盐灭鼠效果虽好,但耗饵量大,在目前粮价较高的情况下,组织防治运动有一定难度。为寻求经济、有效、低耗粮的鼠药品种,1989年4月我们对甘氟的灭鼠效果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杀鼠新化学结构的IR和13C-NM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R光谱和13CNMR谱对新型杀鼠剂杀鼠新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杀鼠新是以双甲苯敌鼠烯醇式结构的铵盐为主,还有一小部分酮式结构的双甲苯敌鼠存在.分析证实,在弱碱的作用下,得不到完全的双甲苯敌鼠铵盐.  相似文献   

11.
用IR光谱和^13 CNMR谱对新型杀鼠剂杀鼠药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杀鼠新是以双甲苯敌鼠烯醇式结构的铵盐为主,还有一部分酮式结构的双甲苯敌鼠存在。分析证实,在弱碱的作用下,得不到完全的双甲苯敌鼠铵盐。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由大连化工总公司主持,召开了敌鼠钠盐工艺改革(小试)技术鉴定会。 一九六六年,由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敌鼠钠盐,系抗凝血型杀鼠剂,对人畜毒性低,有特效解毒药。自1970年在大连化工实验厂投产,以来,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鉴于原有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由辽宁省化工研究所与大连化工实验厂共同进行了“丙酮经次氯酸化得二氯丙酮,再与次  相似文献   

13.
田明祥 《辽宁化工》1999,28(2):122-123
报导了杀鼠酮钠盐的用途及制备方法,并讨论了环合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新华 《农药》1991,30(4):51-51
氯鼠酮(氯敌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抗凝血杀鼠剂,国外已广泛应用。1985年我国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1988年江苏省无锡洛社卫生用品厂合成此药,目前已进行批量生产。为了了解氯鼠酮的灭鼠效果,1989年3月我们在小海乡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老鼠损害作物、啃咬储品、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极大。几世纪来,人们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灭鼠。目前,杀鼠剂使用情况可概括如下:国外主要使用抗凝血剂、磷化锌、有机氟(1080、1081、甘氟)等。国内主要使用磷化锌、敌鼠钠盐、氰熔体、甘氟等。防治鼠类的化学药剂,包括杀鼠剂、熏蒸剂、驱鼠剂、化学不育剂及增效剂等。本文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维生素C的氧化降解途径,详细描述了维生素C降解产物2,3-二酮-L-古龙酸及其钾盐、钠盐、钡盐和钙盐的合成方法和步骤,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苯乙酸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在农药工业上可用于制杀虫剂稻丰散、杀菌剂苯霜灵、除草剂三氯苯乙酸以及杀鼠剂大隆、鼠得克、杀它仗、硫大隆、敌鼠、氯鼠酮等。1合成方法关于苯乙酸的合成,国内外的研究较多,根据反应所用原料不同可以分为苄卤羰基化法、苯丙氨酸发酵法、芳香醛羰基化法、干冰羰基化苄基钠法。  相似文献   

18.
敌鼠纳盐(Diphacinone-Na)是一种抗凝血剂,其化学结构式为: 该药急性中毒的毒力较差,对小白鼠一次给药时LD_(50)为78.52毫克/公斤,而慢性中毒的毒力较强,对小自鼠四次给药时LD_(50)  相似文献   

19.
溴敌隆、氯鼠酮毒饵对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溴敌隆、氯鼠酮对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土壤解冻后,在中华鼢鼠活动有效洞内每洞投0.02%溴敌隆当归毒饵3克或0.05%氯鼠酮钠盐毒饵10克,投饵深度10~15厘米,小心封洞,均可有效地控制中华鼢鼠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1945年Link发现和首创抗凝血杀鼠剂杀鼠灵(Warfarin),随后各种抗凝血剂相继出现,其发展一直持续至今。它们有:Coumachlor(1951)、敌鼠(Diphacinone 1952)、氯鼠酮(Chlorophacinone 1962)、萘满香豆素(Coumatetralyl 1956~7)、鼠完(Pival 1962)、溴敌隆(Bromadiolone 1976)等。50年代末,由上述一些香豆素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构成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