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别采用CAMSIZER数字成像颗粒分析仪(简称CAMSIZFR)、机械振动和手工筛分测试了聚乙烯(PE)粉料的粒径分布.采用机械振动筛分和手工筛分测得的PE粉料粒径分布数据波动较大,重复性较差;采用CAMSIZER测试PE粉料粒径分布,重复性较好:用CAMSIZER获得的粒径分布数据以体积分数表示,与机械振动筛分和手...  相似文献   

2.
聚合条件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制备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引发剂和单体等对微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NS-86、KPS用量的不断增加,乳胶粒的粒径逐渐减小,但过多加入KPS时会导致乳胶粒的粒径增大;乳胶粒的粒径均呈双峰分布,并且双峰随单体用量增加均向大粒径方向偏移;当w(DNS-86)=11%、w(KPS)=0.5%和m(单体)∶m(水)=6∶14时,采用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小(平均粒径为39 nm)、分布窄(粒径分布指数为0.202)的丙烯酸酯微乳液。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以工业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碱激发制备粉煤灰基地聚物,研究了粉煤灰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对粉煤灰基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单峰分布不同粒径的粉煤灰来说,随着D_(50)粒径的减小,粉煤灰基地聚物的28 d抗压强度随之显著升高,早期抗压强度也随之大幅提高;对于相同D_(50)粒径下单峰和双峰分布的粉煤灰来说,单峰分布的粉煤灰基地聚物的抗压强度略低于双峰分布粉煤灰基地聚物的抗压强度;进而证明D_(50)粒径是影响粉煤灰基地聚物的因素之一,通过调节粒径分布可以改善抗压强度,为进一步控制粉煤灰基地聚物的抗压强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PHMS为助稳定剂的苯乙烯细乳液聚合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含氢聚硅氧烷(PHMS)为助稳定剂,研究苯乙烯(St)细乳液聚合。考察了细乳液聚合过程中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变化;PHMS用量对单体液滴数目(Nmi)和PSt乳胶粒子数目(Npf)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体系成核机理;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PSt乳胶粒子形态。结果表明:PHMS用量由5%增加到20%时,单体液滴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粒径分布在0.211~0.272之间;乳胶粒子粒径由85.97nm减小到72.65nm,粒径分布在0.043~0.098之间;而Npf/Nmi数值在1.46~2.10之间。当PHMS用量为10%(wt)、15%(wt)时,PSt乳胶粒子形态规整匀称,粒径分布较窄。通过以上分析认为PHMS可以作为细乳液聚合的助稳定剂;聚合体系中除单体液滴成核外,还存在均相成核。  相似文献   

5.
SEDS技术制备水飞蓟素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技术(SEDS)从丙酮溶液中沉淀制备水飞蓟素纳米颗粒,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工艺参数温度(25℃,32℃,40℃,50℃)、压力(9.5MPa,12MPa,15MPa,20MPa)、溶液浓度(40mg.mL-1,60mg.mL-1,80mg.mL-1,100mg.mL-1,120mg.mL-1)对颗粒形貌、粒径尺寸及粒径尺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颗粒均为实心微球;温度和溶液浓度是影响粒径尺寸的主要因素,降低温度和浓度能够显著减小粒径尺寸;温度也对粒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在40℃时,粒径尺寸分布较窄,当温度高于或低于40℃时,粒径尺寸分布明显变宽。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9.5MPa,40℃,60mg.mL-1的条件下,制备出粒径尺寸介于100~300nm的水飞蓟素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声衰减谱和相速度的颗粒粒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在颗粒两相体系中传播,包含了大量颗粒粒径信息,结合理论模型,通过提取超声波有效衰减谱和相速度谱分析了颗粒的粒径分布。实验中,对体积分数为10%的3种不同粒径分布的聚苯乙烯-水悬浊液,通过双样法和插入取代法(单样法)分别获得宽带超声波衰减谱与相速度谱,以ECAH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分别用Twomey、ORT和Davidon-Fletcher-Powell优化算法,反演出悬浊液颗粒粒径分布。测量结果与显微镜图像法结果进行对比,中位径误差小于15%,表明了利用超声波衰减谱法(UASA)和相速度谱法(UPVSA)测量悬浊液颗粒粒径分布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5L聚合釜中制备了偏氯乙烯(VDC)一氯乙烯(VC)共聚树脂,研究了起始搅拌转速、分散剂配比、水油比和助剂对共聚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起始搅拌转速的增加,树脂粒径增大,而粒径分布变宽;增加复合分散剂中纤维素醚K的配比,树脂的平均粒径增大;增加水油比,树脂颗粒的粒径变小,分布变窄;聚合前加入助剂环氧大豆油(ESO)对树脂颗粒的粒径及分布影响不大。本实验制备的树脂颗粒形态规整,与日本同类产品相近。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和水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两步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高交联的PMMA微球。研究了滴加开始时间、滴加持续时间、交联剂用量和交联剂种类对交联PMMA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滴加开始时间在反应90 min之后,才能得到交联PMMA微球,并且滴加开始时间越晚,微球的粒径越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滴加持续时间的延长,微球的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窄;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微球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对交联PMMA微球的性能进行分析测试,发现所制备的微球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不溶物含量最高达到90.43%。  相似文献   

9.
陈敏  贺益君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2010,61(6):1349-1356
颗粒粒径分布的实时在线检测对于调控气固流化床中颗粒的流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混料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以声发射(AE)技术为检测手段,结合小波包分析,提出采用K-OPLS方法构建颗粒粒径分布的声信号预测模型,定量描述小波包能量特征与颗粒粒径分布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留一交叉验证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63,表明基于K-OPLS的颗粒粒径分布声信号预测模型能准确测量气固流化床中颗粒的粒径分布,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全散射法,在独立模式下通过测量可见光不同波段下的光谱消光值反演几种常见粒径分布,其中正问题利用反常衍射近似(ADA)计算得到估计值,测量值通过Mie理论计算得到,反问题利用截断奇异值分解(TSVD)的正则化方法,并结合粒径分布非负和粒径分布积分和为1两个约束条件优化反演结果,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带约束的TSVD方法在粒径分布的反演中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稳定性和抗噪性。  相似文献   

11.
郑红莲  陈兆斌  夏炽中  卫星 《精细化工》2002,19(10):606-608
以苯甲酸为原料 ,铁粉做催化剂 ,在 1 4 0~ 1 50℃下滴加Br2 ,然后在 1 50℃下回流反应 1h ,再在 1 60℃回流反应 6h ,反应混合物用碳酸钠的水溶液碱化后 ,再用c(HCl) =2mol/L的盐酸酸化 ,得苯甲酸溴代的产物 ,将溴代物在常压下升华 1 6h ,除去 2 溴苯甲酸 ,收集不升华的 3 溴苯甲酸 (Ⅰ )。将Ⅰ与氯化亚砜在 50~ 60℃反应 ,然后减压蒸馏 ,收集 1 32℃ / 2 4kPa的馏分 ,为 3 溴苯甲酰氯 ,它被滴加到苯与升华过的无水三氯化铝组成的混合液中 ,在 55~ 56℃下回流 ,经Friedel Crafts反应制成苯基 3 溴苯基甲酮 (Ⅱ )。将Ⅱ在对 甲苯磺酸存在下 ,与乙二醇在 78~ 80℃下反应 2 4h ,进行羰基保护 ,制得 2 苯基 2 (3′ 溴苯基 ) 1 ,3 二氧杂环戊烷 (Ⅲ ) ,然后将Ⅲ制成格氏试剂 ,与α 溴化丙酸乙脂在 50~ 60℃下反应 1 5h ,并进一步用盐酸和醋酸混合物与酯类产物一起加热回流 8h ,使酯类水解 ,得产物 2 (3′ 苯甲酰基 苯基 )丙酸  相似文献   

12.
以四氢吡咯为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N-(2-氯乙酰基)四氢吡咯;以(E)-3,4,5-三甲氧基肉桂酸为原料,与1,1-羰基二咪唑反应生成活性酯后再与N-叔丁氧羰基哌嗪反应,生成物经过脱保护得到关键中间体1-(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哌嗪盐酸盐;再经烃化反应制备桂哌奇特游离碱,与马来酸成盐得到目标化合物。产品结构经1H NMR确认,总收率为46%。该合成工艺简便、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漪  崔建兰  唐昌盛  郭文龙 《应用化工》2006,35(11):861-863
采用微波技术对二氯菊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为二氯菊酸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促进下最佳水解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功率100 W,反应时间10 m in,物质的量比n(二氯菊酸甲酯)∶n(C2H5OH)∶n(NaOH)=1∶4∶1.5,重结晶后收率高达99.6%。与传统条件相比,时间缩短30倍,收率提高24.6%,无水乙醇用量减少60%,NaOH用量减少17%。并用红外光谱和熔点对二氯菊酸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4.
孙衎  石萌  巫寒冰  朱燕平  聂华丽  权静  朱利民 《精细化工》2013,30(12):1321-1325
采用酶促法合成了含糖单体6-O-乙烯基己二酸-D-吡喃型葡萄糖酯(OVAG),使用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聚合)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OVAG共聚,制备分散度(PDI)低且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含糖高聚物Poly(NIPAAm-co-OVAG)。用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发现自组装形成的聚合物胶束结构规整且粒径均匀。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聚合物温敏性检查表明,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共聚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当NIPAAm与OVAG的摩尔比为14∶1时,共聚物的LCST值为36℃,在人体温度下可以形成纳米胶束,在药物载体方面拥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天然左旋多巴合成卡比多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左旋多巴(Ⅰ)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得到左旋多巴酯盐酸盐(Ⅱ),Ⅱ与苯甲醛反应得到左旋多巴胺苯甲醛Schiff碱(Ⅲ)。通过相转移催化反应的方法,Ⅲ经过甲基化得到甲基多巴苯甲醛希夫碱(Ⅳ),Ⅳ进一步水解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甲基多巴(Ⅴ)。Ⅴ变为乙酯(Ⅵ)后与尿素反应得到化合物(Ⅶ),Ⅶ通过硫酸二甲酯保护羟基得到化合物(Ⅷ),Ⅷ在次氯酸钠作用下脲基被还原成肼基从而得到化合物(Ⅸ),最后,Ⅸ在浓盐酸作用下脱去甲基保护基,得到最终产物卡比多巴(Ⅹ)。该研究结果为卡比多巴的合成,提供了一条以天然左旋多巴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6.
Polyethylenimine-modified sugarcane bagasse cellulose (SBCMP), as a new adsorbent,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polyethylenimine (PEI) with sugarcane bagasse cellulose and glutaraldehyde. The adsorption of Cu(II) by SBCMP was pH-dependent, and the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of Cu(II)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pH 3.0–6.0. The adsorption isothermal data fitted well with the Langmuir model,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BCMP was up to 107.5 mg/g.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was best described by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The adsorption of Cu(II) by SBCMP was unfavorable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es impli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II) by SBCMP was an exothermic re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combined with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revealed that Cu(II) adsorption on SBCMP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nitrogen atoms of  NH group in PEI. The results of regeneration cycles showed that SBCMP was suitable for reuse in the adsorption of Cu(II)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BCMP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biomass adsorbent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removing Cu(II)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7.
4-(N,N二苯氨基)-苯磺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苯胺为原料,浓硫酸(或氯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4-(N,N-二苯氨基)-苯磺酸,具体合成步骤为:将三苯胺加热到180°C使其熔融,然后加入浓硫酸,在充分混合下,反应1.3min后,搅拌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在搅拌下加入ρ=2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强碱性,将固体4-(N,N-二苯氨基)-苯磺酸钠滤出,溶于稀盐酸中,调pH值至酸性,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蒸去溶剂乙酸乙酯,得紫色固体4-(N,N-二苯氨基)-苯磺酸,产率86%  相似文献   

18.
张学骜  陈柯  龙永福  谢凯 《现代化工》2004,24(10):39-42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O-b-PS),用红外光谱(IR)、氢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进行了初步的自组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环丙胺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健民  唐阔文  黄良 《精细化工》2000,17(9):552-555,557
采用γ 丁内酯和异丙醇为起始原料 ,经 5步反应合成环丙胺 :γ 丁内酯开环酯化得γ 氯代丁酸异丙酯 (Ⅰ ) ,产率 93% ;通过固 /液相转移催化 (PTC) ,由Ⅰ合成了环丙烷甲酸异丙酯 (Ⅱ ) ,产率 92 % ;Ⅱ经液 /液PTC水解、中和制得环丙烷甲酸 (Ⅲ ) ,产率 85 % ;Ⅲ和尿素发生酰化反应 ,生成环丙甲酰胺 (Ⅳ ) ,产率 82 9% ;最后Ⅳ经Hofmann降解 ,得目的产物环丙胺 (Ⅴ ) ,产率87 2 % ,总收率达 5 2 6 %。在环化和水解这关键的两步采用了相转移催化 ,使得整个路线反应条件温和 ,时间短 ,原材料价廉易得 ,可望适合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0.
周威  郑开梅  周永红  张猛 《化工进展》2019,38(7):3285-3290
桐油与甘油在甲醇钠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醇解反应得到桐油醇解产物(GTO),GTO经环氧化得到环氧化桐油醇解产物(EGTO),EGTO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新型含磷阻燃型桐油基多元醇(PTOP)。PTOP部分取代聚醚多元醇(PPG4110)与异氰酸酯及助剂反应,通过一步法制备聚氨酯硬泡(RPUF)。采用万能试验机、热导率测定仪、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分别考察RPUF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结果表明:随着PTOP替代石油基多元醇的比率增大,RPUF的压缩强度、密度、热导率先增大后减小,热稳定性提高,极限氧指数(LOI)由18.1%提高至26.0%,而总放热量先减小后增大,这主要是由于PTOP结构中的DOPO基团具有阻燃作用而PTOP结构中含有的桐油基脂肪链易于燃烧且热释放量较大。以上结果表明PTOP部分取代PPG4110制备的RPUF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